APP下载

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四个维度

2020-12-11王新燕韩立婷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心群众

王新燕 韩立婷(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作为考验党性的基本原则,将人民的价值诉求与党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解决人民的发展难题、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传承和创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谋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的形成可从理论维度、文化渊源、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四个方面进行根源探析。

一、理论维度: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以人民为本,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基本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科学的理论观点。谋求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的主题。把人的世界和关系归还人本身,回归人的本质和重塑人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解放的最终目的。根据唯物史观的实践观点,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影响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2]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和历史发展进程,都是由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等创造的。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并非个人历史活动的简单堆积,而是个人社会作用的合力、总和,“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3]。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无产阶级运动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不懈追求,永恒关注全人类幸福。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立场的根本源头。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面对以伯恩施坦为主要代表的第二国际出现的严重修正主义,列宁进一步提出了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学说,其中着重强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新型无产阶级的立党根基,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基础上,列宁明确提出: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要特别团结、凝聚、联系群众,焕发群众力量,激活无产阶级新纯粹力量。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权应该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得到“真正自由和真正平等”,即承认公民一律平等,全体劳动者共同享受劳动成果,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决定国家制度的政治权利,享有在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自由发展的权利。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历程不难发现,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初心。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民立场坚守是中国共产党人使命的首要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强调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鲜明品格和人民主体力量的发挥,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念和实践上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5]在2013年“两会”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和“三个共同享有”联系起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形成“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依靠“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领导党其他工作的基本方略,发挥制度优势,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认知的创新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利益的价值统一体。要维护、实现和发展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人民群众只有不断发挥主体实践作用,积极创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等,作社会全面发展的凝聚力、依靠力和推动力,才能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合力。关注每个“现实的人”,将社会理想、价值目标等逐步转化为“人民群众”这一整体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持久动力。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关键时期,“富”已经成为现实,如何“强起来”便是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核心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解决时代发展问题而提出的具有指向性的新命题。“中心”明确区别于“边缘”,而“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在意识和行动上实现向“中心者”的转变,彰显人民的“中心”身份。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区别于客体,更鲜明地突出了人的创造性、自觉性、自主性。从人民范畴来定位,不同时期、不同事业、不同阶段的客观进程都与实践主体紧密联系,行动者的主体参与改革、参与治理、参与发展,引导各方形成社会合力,实现国家的良性发展,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迈进。

二、文化渊源: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批判吸收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有识之士都比较关心百姓疾苦,在20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本思想。《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百姓是治国安邦的根基所在,只有百姓安宁国家才能安定。周公总结商覆灭的教训,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劝诫统治者要实施“德政”,开创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传统“民本”迈入成熟阶段。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强调“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秩序理论。民贵君轻思想突出了人民在天下大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总体来看,古代的“民本思想”都着重强调了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君主爱民重民利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起着积极作用。但这一思想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出‘重民’意在‘尊君’的工具性价值取向”[6]。“民本思想”的本质在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障眼法”,是愚民的表现。

民为国之本,民为国之主。古代中国只片面强调“国之本”,新时代的中国则力图将二者有机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髓,不忘“得民心”的本来,推动开创“重民心”“得民心”“顺民心”“用民心”的创新性发展。古代的民本思想内含人民对国家形态的决定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此基础上继承吸收并将其从文化道德意义上升为理论意义,立足于历史和实践维度,跳出“历史圆周率”对社会发展主体形成原则性的认识。当前部分干部中还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验。为避免四大危险对国家治国理政成就的侵蚀,坚持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鲜明提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1]从群众喜欢的事做起,从老百姓需要的事做起,坚持老百姓反感什么就改正什么、回避什么。“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空洞的表述,而是实实在在地关注人民群众实质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基本权利和发展需求。例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展开一系列具体的工作行动,切实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本情怀和人文关怀。除此之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民本思想不局限于单向吸收,更是对其进行了“从君民到人民、从统治到发展、从用民到为民”[7]的重构和超越,是对人民当家做主最好的阐释。区别于古代社会“民本”在于“为君”,“以人民为中心”是实实在在的为了人的发展,切实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愿望、满意程度作为治理国家的判断基准和根本指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政策引领、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落实行动,充分保障全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参与权、表达权和发展权,以共建共享的新理念和新样态拓展人民在区域发展和生态建设等工作中的机会和条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改革的主体、复兴的主力,必将致力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质就是“为了完善人的生命本性,开发人的生命价值,摈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方式,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追求”[8]。

三、历史维度: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一切为了人民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奋斗历程。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华民族开始由盛转衰。山河破碎,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剥削,生活极端困苦。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首先必须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社会性质,认真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科学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经过28年的艰苦奋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了发展新中国各项事业、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中国共产党坚持建设和改造并举,在三大改造完成后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愿望,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把发展生产摆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带领人民朝着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迈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离不开对中国共产党群众思想的总结、吸收、继承和发展。“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内核。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思想。随着中国具体实践的开展,毛泽东逐步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理念,以此作为党长期工作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他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9]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现实问题,邓小平着重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人民需求论。立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需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此基础上,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提出并进行宣示和实践,将“人”的整体利益同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方式紧密联系。多方面关注涉及人民群体的利益关系、利益主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等,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实践途径,把握人民群众总体受益原则,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发展这一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0]以人为本的“本”,强调人作为社会主体,不仅是权利主体更是责任主体;强调人不仅是作为手段更是注重将人作为目的的存在;强调人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根据。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为本在语义层面更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含义则更为广泛。“以人民为中心”的提出是在新时代本体论向人民中心论的理论演变。“人”向“人民”的升华,从政治和社会层面更适应我国国情,凸显新时期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同时,“以人民为中心”避免了“以人为本”中人们片面从价值归宿角度认识问题,适应了新时代迫切调动人民主体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演进和发展,正是立足于人民群众和实践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过程。

四、实践维度:对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实践的深刻总结

理论创新根植于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价值指导着实践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治国理政的实践总结,着眼于国家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基于问题意识和发展期许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系统总结和精准研判,是国家和党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扎根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国家的发展把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需要作为工作切入点,以人民的物质需求、创新需求、公平需求、环境需求等多方面需求为导向,推动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目标指向贯穿于国家发展建设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当下中国一个非常明确的民生实事,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确保就业环境,努力改善就业质量,保证劳动者享有参与发展的机会和享受共同发展的成果。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连续6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超1300 万,2019年1—6月就业人数达2019年全年的67%。中央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力量破解制约“三农”问题的难题,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培训力度、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老百姓尤其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所关注的重点。增强扶贫合力,加紧脱贫步伐,通过学校、医院、企业等实施对口帮扶,聚焦统筹协调发展灵活的教育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医疗制度保障,保证精准脱贫。通过建档立卡、驻村帮扶、产业帮扶、行业帮扶、易地帮扶、金融合作等助力扶贫。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更是在国际关系思维和全球治理秩序中,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助力寻求人类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激发中国和世界互动的潜力,推动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动力支撑,激发国家发展建设的内生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人民大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发挥能动作用,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毫不动摇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人民作为实践的主体,身上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但只有在正确领导下释放和发挥出来,人民才能在创造发展中享受果实。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巩固党的领导的源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目的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党的领导本质则立足于为人民执政。在党的执政过程中,切实将保证和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贯穿其中,接受人民群体的全面监督、聆听不同人民群体的诉求、汲取人民的群体智慧,秉承人民主体地位,克服党领导执政中的弊端,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人民的创造力。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发展面临更艰巨的挑战。目前,我们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通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则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就实践活动而言,在脱贫攻坚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尊重贫困地区人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实践主体意识、提高实践主体能力;就实践结果而言,在脱贫攻坚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将贫困地区的人民作为脱贫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和评判者。

结 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始终强调其革命宗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人与人之间现实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而非公民式抽象的和外在的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的文明形态的诞生,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表达。“以人民为中心”强调要依靠人民干事创业,要坚持以百姓为中心,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这些重要的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等重大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论底蕴深厚、系统完备、逻辑严密,是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道路指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关键要把握好发展方向这个生命线,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杜绝打折扣、喊口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人民福祉,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中心群众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