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印章艺术的现代品牌发展空间*
2020-12-11张潇潇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文/张潇潇(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一、引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领域出现了“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思潮,许多艺术家崇尚西方文化艺术与文艺理论,而忽视了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本土、吸收外来,成为当今艺术领域所要探讨研究的关键。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以中国传统印章艺术发展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印章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当今时代立足与发展的空间,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分析传统印章在当代的审美价值及现代意义,对传统印章进行活化设计。
二、传统印章的美学特征
中国艺术发展进入新时期面临诸多未知的问题和挑战,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文艺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教条主义与机械主义、主体性的作用、事实与现实的判断、意识形态与情感现实的区别,都是在解决该问题时所应注意的关键之处。其中从“实践”的角度孕育学术思想,有助于打破过度学科化和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式,以此“激活”文本,使之在实践中重获生机。例如,古代的技术工艺水平较落后,基本上没有形成印刷字体,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采用印刷技术来提高效率;之前少有印章印面内容与当下平面设计的结合,但传统印章时至今日仍有着实用价值,因此可以从内容形制到设计布局上对其可塑性做文章,迎合当下审美倾向。
艺术的第一属性为美。马克思认为,“美就是人的‘内在尺度’和对‘存在意义的叩问与追寻’”。[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指出,研究美学首要关注的就是艺术美,艺术是以形象而存在于欣赏者的视野中,因此我们所研究的艺术美说到底就是探讨艺术形象的美。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美的典型概括,因此艺术中的美更加集中、典型。印章在方寸之间用文字或图案表现其艺术性与美学特征,整体上呈现疏可走马、密不通风、计白当黑等艺术规律。文字虚实结合,疏密均匀,往往采用挪让、呼应、增减、屈伸的创作方式进行印面布局与字体设计。虚实相生,像外有像。布局讲究轻重起伏与呼应离合的关系,力求在参差不齐中达到统一和谐、意境深邃、回味无穷的效果。
传统印章艺术创作之美,包括“图文结合美”“章法布局美”“图文刀法美”三种,特征为严谨工整,排列整齐,字体方正饱满,印面整体上呈现出饱满浑厚之美。文字在结构上自由灵动,疏密有序。总体上呈现出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的章法美和意境美。不同时代的印章有着不同的艺术美感与风格特征,仅就官印而言,西汉、南北朝、明清时期的官印皆有不同的显著特征,在方寸之间展现不同时期的文化审美、工艺技术,充分彰显其艺术价值,同时人们可从中体会出当时的风尚和民情所好。
三、传统印章艺术的现代意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一时期的生产力状况不同必然会影响到该时代的艺术精神,也就是说我们对每一时期艺术发展的研究,必须以对这一时代“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地理解为前提。况且,每个时代自然有每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与时代特色,艺术创作不能与时代脱节,脱离时代特征空谈创作是没有意义的。而印章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与演变,现如今已然成为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艺术瑰宝。
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对印章的演变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古代,印章的主要的作用就是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具有“示信”的作用,例如官印和名章,官印发展到汉代称为一种制度,官员必须随身携带,而名章在印史上留存最多,主要用于书画作品的落款,实用性最高。这类印章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印章的另一使用功能表现为抽查打假,古人云“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就是指手工匠人在制作工艺品完工前,通常会在所创作的作品上印上姓名、产地信息等,这类印章在现代已发展为荣誉商标。古代印章还具有辨别管理马匹的作用,这类印章称之为烙马印,如今在我国内蒙古等牧区作为传统节日的庆祝使用。印章的另一功能表现为防窥,到今天发展为火漆封或骑缝章。古代印章通常会在主人去世时作为殉葬明器系在腰部,若主人在生前没有印章,死后也会临时加刻一方,一是随尸体埋葬后可以避邪,二是灵魂升天后可标志着墓主人生前的真实身份。印章功能繁多,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部分印章的功能已淡化出历史舞台,只有实用性印章仍沿用至今,并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逐步将印章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相融合,形成更具生命力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方印章承载着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积淀,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特征的典型性。它作为一门传统而又古老的艺术形式,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收藏价值。印章在民间有着祈福作用,上面刻有各种表示祈福的动物图形和吉语。我们从众多的成语和图案肖形印中,可以领略到古代人民生活的民情风俗。印章也是文人精神与传承的载体,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制印者将自身的审美意向、鉴赏水平、志趣寄托于印章之中,托物言志,这也是主体生命的一种物化,由此创作出的印章又向欣赏者传达着作者的精神思想,并将个人情感转化为共同情感,产生共鸣,并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四、传统印章设计的活化
当下的印章艺术的发展空间应进一步拓宽“印外求印”的创作理念,以传统印章为立足点,同时结合时代特征与大众审美需求,对印章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印章之外,在创作手法与形式上可以突破传统印章的刻板印象,比如汉画像石现如今采用拓印的方式来推广,这一点恰好与印章形成了互助关系——以汉画像为对象,以印章为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现如今,由于各学科各领域之间相互交融、借鉴与吸收,对传统印章艺术在当下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能够将印章艺术形式设计得更加丰富多样。
本文所提出的创意表达是将传统印章的独特形制与当代标志设计相结合,以印章本身的形制出发,来打造一系列关于传统印章的品牌形象设计,且其本身的印章内容就可以是该产品的标志,并围绕印章标志来做辅助图形与衍生产品,形成完整的系列。艺术创作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对传统印章的活化设计首先考虑受众群体与当今时代的民情风俗,例如北京大学校徽,“借用中国印章格式构图,笔锋圆滑,线条流畅规整,蕴含丰富,透出浓厚的文人气息”。[2]在此研究思路基础上,可以将印章内容扩展到各种汉代纹饰与图形中,例如汉画像石也是采用篆刻形式,以拓印的形式进行传播,因此也可以用印章的方式将其推广开来,以画像石为主体、印章为载体,并赋予其新的生命。
首先,对于传统印章与当代标志设计的融合要体现出相关性。印章历经发展演变,在当下社会,其意义更加丰富,已然成了一种视觉符号。它与当代的标志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方寸之间进行布局创作。因此,对于印章的创新性表达与当代的标志设计相融合顺应了时代潮流,是中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融、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大势所趋。此外,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充分考虑到传统印章的特征与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寻求二者的共通之处进行保留与升华,依据二者的特性进行取舍。依据标志设计的原则,首先考虑的是印章文化是否与产品或企业有相关性,一般选用与传统文化联系密切的产品来定位,相关性更高;其次,深入了解企业或产品的文化内涵,对品牌定位有大致的把握;最后,在设计时,力求意念明晰、形式简洁、传文达意。设计中要体现印章字体、图形与章法布局的特征。印章大多用的是缪篆字体,但今天篆书已不再作为常用字体,因其易识别性低。故篆书具有时代特征,且该字体线条屈曲饱满,端庄厚朴,艺术性较高,不可或缺。因此,字体设计方面可以借鉴采用篆书与意象的结合,字与图相辅相成。在传统印章中,肖形印题材众多,图形内容涵盖范围极其广泛,以“形”为中心进行传文答意,因此在进行图形方面创作时有大量的参考典范,力求线条流畅细腻,整体图形呈现一种线条美和构图美。此外,本文所提出的创新性表达在此基础上主要与汉画像石中的图示相吻合,汉画像石中蕴含吉祥语义的图示众多,寄托了汉代人们的美好愿景,这一艺术瑰宝对印章内容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彰显了时代风格与地域特色。因此,在进行图形设计方面可以在汉画像石中汲取灵感,结合当代审美倾向进行活化设计,也可以与上述字体设计相结合,设计出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对印章的活化设计是主体生命的一种物化,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从古至今,印章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将印章作为托物言志的载体,通常与诗、书、画相伴出现,体现了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渗透。因此在印章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范畴上借鉴吸收,获取灵感,注入新鲜的血液,赋予其新的生命。
五、总结
本文以传统印章的发展现状为立足点,分别阐述了中国传统印章的艺术性与美学特征、使用功能,并构建传统印章的现代发展空间,探讨印章形制背后更深刻的意义与艺术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设计的艺术理论与审美倾向进行传统印章的创新性表达设计,与现代标志设计相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当代的艺术理论使得印章这门古老的艺术增添了新鲜血液,使传统印章艺术在新时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