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多样性与知识分享的研究视角
——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及解释主义
2020-12-11农任媛
农任媛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西百色 533099)
绪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加剧,团队成为企业应对变化、快速反应的运作手段和重要的组织形式。同时随着全球化大趋势的持续,企业员工的组成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多样性特征。随着业务的拓展,很多企业在全世界都有开展业务,必须要在当地广纳贤才,以使得业务能够顺利开展。因此无法避免地造成了员工的多样性现象。
现有文献综述
多样性及知识分享的相关研究。邓然(2017)在研究如何有效管理具有多样性特征的团队并激发其创新潜力时,采用Harrison& Klein(2007)的分类方法,将多样性的属性与其分布状态结合起来进行分类,并将多样性划分成区隔型多样性、差异型多样性和差距型多样性三类来进行研究;同时借鉴了社会分类,相似吸引,信息决策,相对剥夺等多种理论,分析了区隔,差异和差距这三种多样性类型是如何对团队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导致,团队中知识分享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导致创新绩效的差异。研究中把知识分享定义为团队成员向他人传递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认为自我效能、团队氛围和期望收益有关。
多样性与情境的相关研究。邓渝(2013)认为如果单纯研究多样性对团队绩效的主效应,只能得到大量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而无法真正理解员工多样性所发挥的作用,因为从现有研究来看,员工多样性效应并没有一个普适性的研究结论,多样性效应一定会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
本文认为,虽然关于知识分享的情境因素目前也有一定的研究,但基本都是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的结论。
知识分享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汪轶(2007)在研究知识型团队中成员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效果作用机制中,认为知识分享会受到组织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该研究认为,无论是跨文化组织间还是组织内的知识分享,都存在不同个体、不同单元间的冲突和融合问题,可以通过创造知识流动的氛围加以促进和改善。
宋建元&陈劲(2005)、谢晓专(2006)等人在研究中进一步对个体能力类型进行区分并指出,知识拥有者的传授能力和知识需求者的学习能力,以及双方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是知识分享获得成功的基础。
由上述文献综述可发现,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多数都是与人为中心的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文献大都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不能完全诠释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
社会建构主义及解释主义的研究视角
为了找出特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实的看法,首先采取倾向,倾听他们所说的话,而不是使用任何现有的理论将这些现实强加到预定的范畴。为了做到这一点,解释主义的观点也应该在研究中被重视。解释主义观点是管理研究中实证主义认识论正统观念的替代,并强调尊重人与自然科学对象之间的差异(Denzin &Lincoln,2011)。人类以反映他们的主观思维的方式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因此,为了把握一个人的行为的意义,研究人员应该尝试从那个人的角度看事情(Bogdan &Taylor,1975)。
综上所述,相关知识分享方面的研究可以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和解释主义的哲学基础上,通过访谈发现知识分享的传播方和接收方在知识分享的过程中所隐藏的实质现象,并在诸多访谈者所描述的案例中发现、归纳出其共同特性,真正找出影响知识分享的具体因素,最后通过相关方法进行验证,在知识分享的过程中进行人为干预,以达到知识分享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