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二贵摔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庭和社会教育活态传承研究
2020-12-11杨华莉魏兴利李戈辉
杨华莉 魏兴利 李戈辉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2.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和体育局 河北承德 06835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国家独有的文化识记。对确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有很大益处。教育传承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等重要[1]。二贵摔跤属于国家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二贵摔跤家庭和社会教育活态传承,寻求更多的二贵摔跤传承方式,为非遗传承贡献微薄力量。
国家级二贵摔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庭教育活态传承
传统与现代传承相结合的家庭教育保障与实施。家庭教育在传承国家非物质遗产二贵摔跤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变迁,这种传承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传承地位急剧下降,开展二贵摔跤的团体分散,二贵摔跤的传承主体流失,继承人和传承人正在日益减少。传承的人才梯队出现断层,人才培养陷入困境,文化传承代际传承阻滞。家庭代际传承是延续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段之一,需要不断的选择、延续和构建新的二贵摔跤家庭教育内容及方式,实现家庭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的转型,发挥自身场域优势,需要家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并且不断的给二贵摔跤增添新活力,同时多开展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小型赛事,既增强了家族凝聚力,又使二贵摔跤得到传承。
师徒传承技艺的“活态”承载者和传递者的保护。在河北承德,尤其以隆化满族二贵摔跤保留较为完整,普及程度较高[2]。二贵摔跤在的家庭传承形式主要是“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活态”传承为主,传承要拜师,只有拜师入门后才算正式传人,一旦“登堂入室”,那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正式建立起了契约关系。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目前开设了三处培训基地,共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学员150余名, 由王大中老师带领弟子们负责教授技能,在承德高校已有高校传承者刘德兵老师,负责高校学生训练比赛。王大中老师作为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二贵摔跤的文化内涵和精湛技艺,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在传承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诸如刘德兵、陈彬彬等代表性人物,这些传承技艺的“活态”承载者和传递者得到更好的保护。
以群众基础为主体的普通传承人的选拔与考核。无论是普通传承人还是代表性传承人都对二贵摔跤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要[3]。由地方主管部门下发通知,由各协会团体组织通知到各社区和学校,凡是二贵摔跤的习练者和爱好者都可以参与选拔,不限年龄和职业,按照选拔的标准最终选拔出一定名额的候选人。二贵摔跤传承人选拔标准:为人忠厚,能够真正地以传承和发展二贵摔跤为己任;心胸宽广,宽厚待人,能够团结同门,增强整体的作用;有较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能够担当起传承人的责任。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二贵摔跤传承人,让二贵摔跤这项古老的文化遗产的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惠顾。
国家级二贵摔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活态传承
打造二贵摔跤进社区的品牌活动机制。社会教育传承二贵摔跤主要是公共文化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传相关研究机构、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一些民间团体。这些团体组织一些规模大的活动或者开展宣传,利用社区展板向群众宣传二贵摔跤的起源、内涵、特点和功能,让二贵摔跤从神秘的高台走向普通民众。全力打造每年正月的二贵摔跤表演年会,通过表演、展示横竖旗、彩旗和会旗形式,贯街而行,走遍全镇,主要街道,这样的展示让二贵摔跤从书本走向大众,从“耳闻”走向“目染”。全力打造二贵摔跤进社区的品牌活动机制。
丰富传承方式,重视开展社区教育。社会教育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形成全方位的覆盖。开展二贵摔跤技艺的辅导与培训;组建二贵摔跤表演队展演、比赛等活动;利用节庆习俗、宗教活动平台等方式扩大二贵摔跤传承力度;利用社会组织或协会进行传承;与旅游业联姻,全力打造二贵摔跤+旅游的品牌;结合民族运动会开展二贵摔跤比赛;组织二贵摔跤传承人进行讲解演示、公益讲堂、调研座谈等方式,达到传承的最优化效果。在丰富二贵摔跤传承方式之时还应通过相关政策支持与鼓励社会居民参与进来。邀请相关政策在企业或事业单位来进行宣传,激励企业、社会人士融入到社会教育中,鼓励青年参与社会教育中,不仅能提升社会教育地位,对二贵摔跤传承及保护工作非常重要。
利用现代传媒,虚拟、AI互动技术等进行教育传承。开展社会教育传承活动,应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公益晚会、移动学习等新媒体,开设社会教育互动平台,定期在平台上对二贵摔跤进行宣传,不断探索易于被民众接受的新型活动方式;克服二贵摔跤的行政地域限制,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实现跨地域和社区之间二贵摔跤的切磋交流,充实社会教育传承的内容和形式,开拓参与社会教育人们的视野,提升其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