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

2020-12-11蒋紫燕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维能力思政

孙 杰,蒋紫燕

(中原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思维要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来的,他强调,“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立体诠释,同时也为新时代打造一支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承担着传播知识、思想与真理的时代重任,因此,必须具备新思想新思维,善于运用历史、辩证、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客观、全面、辩证地发现、认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使其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鉴于此,笔者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必要性,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使思政课教师真正做到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切实具备承担好铸魂育人时代责任的素养与要求。

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必要性

“思维要新”是思政课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启迪思想、开阔视野、开发心智的创造性工作,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以创新思维因时而变、因时而进、因时而新。

(一)现实维度——新时代新要求

从现实维度看,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们就会面临各种新形势、新问题。新发展、新情况、新态势,必然要求新思维。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就亟须我们做出回应和调整。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需立足历史发展新坐标,把握时代脉搏,跟上发展潮流。因此,思政课教师就要抓住时代发展新契机,与时俱进,以新的时代眼光认识新问题、总结新内容,做到常讲常新,才能与时代同进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理论维度——新思想新发展

从理论维度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与发展。新时代催生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全过程,这是思政课所肩负的责任。当下作为思政课教师,亟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其内容吃准吃透,全面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新思想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不断提升其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侵蚀的能力,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三)价值维度——核心价值观新任务

从价值维度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新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由于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价值观念交相杂陈,在此大背景下,亟须凝心聚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思政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政课教师肩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的新任务。鉴于此,思政课教师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着力点,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可通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途径,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信心,使之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四)实践维度——新使命新呼唤

从实践维度看,是教育新使命呼唤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的新任务,这是新时代的新使命新要求。因此,时代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与媒体融合的发展格局,能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需要思政课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筑牢坚定的政治信念,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确保思政课教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同时,时代新人要有高强的理论素养和文化水平,才能担负起新时代新使命。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确保思政课教学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服务[3]。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新理论和新使命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认识发展规律、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历史思维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蕴含着特有的工作方法。没有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就是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4],要多读一点历史,要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等内容的研究与学习,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开辟未来。在具体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运用历史思维,就要了解历史的大逻辑、发展的大潮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思政课教师要从纷繁复杂局势中把握规律、认清大势,顺应经济全球化走向是顺应大势的正确抉择;思政课教师运用历史思维,就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的过程,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思政课教师要正确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擦亮眼睛,作坚决斗争,捍卫好我们的历史;思政课教师运用历史思维,就要不忘初心,坚定历史定力。今天,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在风险考验面前,保持历史思维和战略定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朝着民族复兴目标前进。

(二)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科学思维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5]。同时他又强调思政课教师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智慧营养,以创新理念拓展教学方法,营造宽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教学场景与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是新时代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思维素养要求。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必须具备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的讲话为思政课教师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以下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真正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堪当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

(三)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6]。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价值观念交互并存,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摒弃,就必须转变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式、打破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在具体工作中,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争做一名创新型教师。在实践中树立革新意识,善于吸收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积极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譬如,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可将国内外时事、热点焦点问题等放在慕课网络平台上,让学生通过学习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推进思政课实现从“点名课”到“网红课”的转变,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抬头率”[7]。

三、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提升路径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新理念新知识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思政课教师应在以下三方面努力来切实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思想性与亲和力。

(一)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高理论创新能力

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思维要新”,就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8]。因此,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思政课教师才能从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更好地正本清源、认清潮流,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和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才能从日新月异的理论发展中更好地理清逻辑、知所趋赴,以做到更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在实际工作中,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既要坚持看原著、读原文、学原典,还要坚持深入学、持久学、学彻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扎深、扎稳、扎牢,做到对理论、原理、思想熟稔于心,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同时又要精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正确理解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发展的历史逻辑,学会科学阐释和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运用新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客观、发展、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真正绽放出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光华,彰显自身的学识魅力,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性。

(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教学内容创新

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思维要新”,就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思政课教师才能更加理直气壮、淡定从容,才能有理有据地向学生解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张力和感染力,达到大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厘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和逻辑,坚持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找准大学生关心、关切、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深度的理论思考、做出客观的理论解释,为大学生提供源源不断、内涵丰富的精神食粮,深化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感和担当感。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真正认同、科学信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的能力。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感染力吸引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都是95后、00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更加鲜明张扬、思维更加活跃前卫,喜欢挑战、追求新知,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思政课教师要促使自己的角色由“讲授者”向“指引者”转变,摒弃过去“填鸭”“说教”“划重点”的方式,坚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合作式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去,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9]。其次,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譬如,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综合使用讲授法、专题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新闻播报法、MOOC、SPOC、翻转课堂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融入学习中,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学生参与度,进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最后,创新话语体系,用生动的语言活泼的形式增强教学吸引力。思政课教师要将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用生动的语言、活泼的形式教授给学生,比如,运用具体的、通俗的语言阐释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思维要新”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从多方面做出不懈努力。除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高理论创新能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教学内容创新;以及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感染力吸引力之外,它还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当然,思政课教师的“思维要新”不是孤立的,它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中,政治要强指明了“思维要新”的方向,情怀要深指明了“思维要新”的旨归,视野要广指明了“思维要新”的期许,自律要严指明了“思维要新”的要求,人格要正指明了“思维要新”的定位;反之,“思维要新”为政治要强提供重要的基础,为视野要广提供博学多闻的条件,为情怀要深提供深厚宽广的保证,为自律要严提供谨慎不苟的支撑,也为人格要正提供立身行已的保障。为此,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坚定而正确的政治信仰感染学生,通过深厚宽广仁爱的情怀涵养学生,通过宽广开阔深邃的视野吸引学生,通过严格的自律感化学生,通过堂堂正正的高尚人格赢得学生,最终通过创新的思维、开放包容的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维能力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