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

2020-12-11陈豆豆丁志翔

缔客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角度农村经济

陈豆豆 丁志翔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在城乡经济协调性发展过程中,经济失衡、地区发展不均衡始终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若想针对性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必须要从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其不仅强调经济水平稳步提升,还囊括了缩小城市周围地区经济差距的内容。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若想有效缓解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需要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性发展。由此可见:研究城乡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希望本篇文章的发表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一定启示。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特征

1.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全面性

综合对城乡经济失衡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全面性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在经济收入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总消费已经达到了农村地区四倍及以上。在消费能力方面:农村地区有效消费能力仅能够达到城镇居民三分之一左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地区道路、用水、清洁能源方面,相比较于城市地区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教育资源方面,多是向城镇地区倾斜,很少有教师愿意到农村地区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些条件影响之下,农村地区吸引不到人才,生源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受教育水平也便低于城市人口。在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甚至未完成业务教育。在医疗方面:其设备落后、技术不先进、住房条件较差。在医护人员专业素养方面:专业程度不够、经验不丰富,都影响了医院长远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因其经济来源不足,不平衡性特征极为明显。在人民消费观念、居住条件等多个方面中,都和城镇存在着明显差距。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度。

1.2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城乡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改善等多方面因素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进行分析,其会受到国家经济政策、当地发展规划、客观条件、人才配置等多方面影响。因此,这也成为了复杂性的主要来源。就目前工作形势来看,虽然国家层面在正视到该问题之后,已经进行了相应调整,但其所提出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未能够满足城乡协调性发展的目的。这些措施,仅是能够解决某个地区中所出现的个别性问题。就发展不平衡性具体表现特征来看,在农村建设主体和价值输出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距。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个体性特征较为明显,无法集中力量,实现共同发展。并且在农村地区,资源有限,村民都想让自身在短时间之内取得快速发展,显然是不理想的问题。政府部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但这仅是一种外在推动力。若想进一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还需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国家部门所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有效融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推动[1]。

2 城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分析

2.1 经济政治学中的增长动力角度

从增长动力角度来分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都运用的是要素核算法。在进行相关内容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经济发展质量、经济贡献值等多个角度和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从其应用效果来看,在核算工作中,会涉及到众多经济因素。若想实现对其进行全面化分析,还需要从整体角度考虑,不可将其中某个重要因素作为决定性条件所在。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看,其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特征。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的便是报酬递增。因此,从该方面特点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差异。这一定律不仅表现在某个方面,更是体现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其所呈现的经济要素,是在多个方面共同影响之下所形成的,并不是一种个别化分析。这些元素在发挥作用时,并不是在某个方面形成单一化影响,而是会在综合了多种要素之后,对其进行叠加重组之后所形成的综合性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技术变革、经济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必须要从多个角度考虑,综合多方面影响因素。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化规划,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2.2 政治经济学中的发展意义角度

从发展意义角度进行分析,这主要指的是“发展”概念的分析。在经济发展质量,其强调的是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的综合和统一。对其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从协调性、全局性角度进行综合性考虑。一般来讲,对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时,可以从三个演化阶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增长为首时期、注重永续发展时期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时期。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了对人本目标的追求和综合性考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因为过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略了经济发展质量,从而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较为明显。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控制,不仅会影响着经济稳步发展,对于人类正常生存也会产生较大威胁。因此,在当前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在社会层面得到了深化贯彻和落实。在这种发展观念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生态发展规模、社会分配以及经济分配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对于农民来讲,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平均分配对其所带来的各种福利。在今后工作中,若想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稳定性进步,必须要不断扩大人们自由权利。对于各个社会主体来讲,唯有让其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发挥之后,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性发展。借助到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为人民自由发展提供保障。针对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仅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要不断调整福利目标[2]。

3 促进城乡经济和谐的具体政策

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从该角度来看,这严重违反了“协调发展”理念中所倡导的协调性发展。在经济质量稳步提升的背景下,需要正确认识到城乡经济在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不平衡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解决。一方面,这样的发展理念能够及时发现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弊端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问题之后,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出经济发展潜力。在城乡经济发展失衡性问题中,其还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复杂性和全面性特征。在今后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综合性考虑,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3.1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性发展的经济措施

农村地区若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从自身规划角度出发,严格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原则。发现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弊端问题和具有的优势,唯有此,才能够激发出经济稳步发展的动力。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两个方面重点内容。因此,在今后工作中,需要从消费角度出发,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和农民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从其影响来看,这能够有效提升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发展质量,使得农村地区能够获得长远、协调性、健康发展。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大有效生产和可支配收入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这主要是从价值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明确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价值和就业者关系比例。如果出现了大量劳动力流出现象,则会导致农业生产率降低问题的发生。当其他外界条件属于一致条件下,二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就我国当前现状来看,土地生产率指数长期高于劳动生产率指数。并且在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大越大。由此可见:若想进一步提升劳动产出率,便需要从土地生产率角度进行考虑,提升土地生产率。在相同条件背景之下,每平方米土地所产出的农作物产量会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土地产出率对于规模经济贡献率并不高。针对该方面问题,还需要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得各种新式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技术,都能够被有效运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在此条件影响之下,能够缓解现阶段所出现的农业生产结构失衡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协调性、全面性问题。

农户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重点考虑的便是在粮食物价、粮食供应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农户会针对性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为此,在今后城乡经济协调性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农产品价格稳定所产生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成为了农产品批发商开展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来讲,需要结合当前粮食生产状况,制定合理物价,并借助到科学、完善、系统性粮价政策的积极作用,保障农户和农产品批发商利益。农民在选择相关农产品消费时,会重点考虑到期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政府部门来讲,便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农业生产领域,如果仅是靠“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影响,很容易出现市场调节失衡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户相关力度。因此,便需要各种宏观政策积极作用,保障农户利益,确保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

3.2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性发展的政治制度

3.2.1 政治制度中的户籍管理制度

户籍管理制度是在今后工作中需要重点调整的一项政治制度。具体来看,在传统户籍管理工作中,多是将农业性质和非农业性质作为唯一评判指标,并对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进行差别化对待,从而严重影响了社会协调性发展。今后工作中,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示范活动,降低户籍办理门槛,减少不必要程序消耗。在农村地区,需要深化政治制度调整与改革,充分发挥一元化全国户籍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3.2.2 政治制度中的农村土地保护制度

在土地保护制度方面,需要充分贯彻落实农村基本经营管理制度,对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对于农民来讲,唯有在充分保障了自身权益之后,才能够按照平等、自愿原则,开展土地承包、经营转让活动。扩大土地在农民手中的自主权,在法律层面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在不同地区,其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基础不同,各项产业优势和资源也会有所差异。针对该方面内容,便需要将资源优势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进行融合。寻找相似资源,实现集体经营[3]。

3.2.3 政治制度中的社区转变制度

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就目前形势来看,其已经覆盖到了整个农村和乡镇地区。针对社区划分和办事处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健全。在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现有组织结构、社区结构进行优化。原有组织结构方面,仅是包括了村委会。针对该方面内容,需要对街道、居委会进行深化,不断扩大小范围主体在政治制度中的比例。通过对个别地区的调整,吸取优秀经验,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推广活动。如果发现个别社区人员较多,还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研究,完善各种基础设施。

3.2.4 政治制度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国家发展规划来讲,也需要结合市场行情,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大量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当前阶段,若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便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性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例,扩大第三产业比例。从其影响来看,一方面能够加快经济结构有效调整,将城乡结合地带取得快速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也能够产生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快劳动要素在整个社会中的流通速度,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当农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提升之后,能够缩短城乡经济差距过大的问题。加快城乡之间人民经济沟通和文化交流,提升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确保“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4]。

在当前阶段中,若想推动城乡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其所面临的“全面性”和“复杂性”失衡问题。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便需要重视经济社会的增长动力和其所产生的意义。从该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做出合理化政治对策,才能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对此,需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展开调查,考虑到人民真正所关系的问题。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人口缺失问题的发生。对于农村地区来讲,便需要利用多种优惠性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4 结语

综合文章上述内容来看,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在城乡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性问题。从多个角度,对现阶段所实行的政策进行有效调整,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角度农村经济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角度不同
人啊
新农村 新一辈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