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柞蚕种的包装和运输史简说

2020-12-11陈凤林

北方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柞蚕蚕种笼子

陈凤林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凤城 118100)

柞蚕种在销售时主要以种卵和种茧为主,因其具有呼吸本性,所以对气体交换、热量交换、承重能力、环境质量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柞蚕种在“优中选优”、“拔蚕筋留种”的自繁自育时期,蚕种的地区间流通量受到局限,柞蚕种的运输基本上靠肩挑和手提,包装就无从谈起了。这一时期也占据了从野柞蚕的初始驯化到20世纪初的相当长的时间。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日渐发达,蚕种区域间交流不断扩大,蚕种包装材料不断改进,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柞蚕种的包装和运输,实现了从落后到进步的历史性跨越。

1 春蚕种和二化一放种的包装和运输

1.1 种茧的包装

1.1.1 茧笼子

用1~2 a生的胡枝子、杨、柳、桑、榆、蜡、樱桃、枫杨等枝条编制,正圆台形,上口用笼盖压实,再用麻绳封紧,每笼装茧50 kg。11月下旬运往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寒冷地区时要用5层毛边纸、窗户纸或棉毯做笼衬,以防冻伤发生。茧笼盛茧具有耐挤压、容量大、适宜长途运输等优点,但因笼体缺少抓手点、单件过重造成装卸车十分不方便,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淘汰使用。

1.1.2 瓦楞纸板箱

由瓦楞纸板制成,每箱容量10 kg,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辽宁省西丰县的三家母种场使用,该包装具有装卸车方便、保温效果好、定量准确、标识清晰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成本高、不耐潮湿、不耐挤压等缺点,在上世纪末停止使用。

1.1.3 麻袋

用苘麻、苎麻、茧丝、火麻编制而成,自重1 kg左右,容量40 kg,具有成本低、适用于早期运输使用等优点,但存在装卸车费力、种茧易受挤压、不保温等缺点,2010年后被淘汰使用。

1.1.4 塑料筐

由硬质塑料压制而成,容量10 kg,具有无毒、轻便、耐用、装卸车方便、成本低、易定量、透气性好、种茧不受挤压等诸多优点,现在被春秋期广泛使用。

1.2 种卵的包装

1.2.1 口袋

早期盛卵用的口袋以棉、麻、丝等材料缝制而成,容量1 kg左右,由于口袋散热性较差,只能做短途运输时使用,现已绝迹。

谈到教研论文的撰写,仅仅是单纯的一个教学设计是很难被期刊录用发表的,我们可以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立意、教学设计+课例评析”的形式呈现,这样对其他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会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录用的可能性就会较大一些.其中,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后反思,教后反思对一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谓“经验+反思=成长(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学立意主要是指课前对一节课的初步规划或设计这节课的指导思想等,类似于“图纸”;课例评析主要是指听课老师在听课后对这节课的评价,成文时应该在“加工”的基础上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呈现.

1.2.2 塑料纱袋

用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外涂胶,规格为14~22目,颜色有黄、黑、蓝、绿、白等。具有阻燃、透气、耐用等优点,制作时要“五线四格”,以防种卵堆积伤热,盛装种卵时要用特制的四孔漏斗,以提高工作效率,容量为1.5 kg。由于该类纱袋存在制作费工,有异味、易风化等缺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淘汰使用。

1.2.3 尼龙纱袋

由聚酰胺纤维制作而成,规格为45 cm×35 cm左右,容量为1.5 kg,具有透气、耐酸、耐碱、无毒、无味、耐用等诸多优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1.3 种茧、种卵的运输

早期的种茧运输主要靠肩挑、肩抗、背、头顶等几种方式,后来发展到独木轮推车、胶轮推车、自行车和畜力车,现代运输已发展到摩托车、帆船、机动船、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等。种卵的运输过去以步行手提为主,逐渐发展到以自行车为主,现在已发展到以摩托车、轿车、面包车、飞机、轮船等为主。

2 秋蚕种的包装和运输

2.1 种茧的包装和盛装

秋蚕种期适值高温多湿季节,种茧的包装和春蚕用种截然不同,此期的盛装物必须以通风换气良好为要。

2.1.1 蚕筐

2.1.2 三脚架

用比较坚硬的直径2.5 cm左右的柞树、白蜡树、枫树等做成三棱锥形三脚架,根据茧数量确定架高和架顶角度,但顶角一般不超过70度,架高不超过100 cm ,架顶角度过大或架高过高都会造成行走不便。把种茧串好后盘在架上,用扁担挑行。三脚架优点是种茧通风不伤热和便于停放休息等,缺点是种茧容易掉落、承载量较小,此法上世纪90年代初被淘汰。

2.1.2 鱼篓

沿江和沿海一带蚕农常用,鱼篓用胡枝子、柳等荆条编成,长80 cm、宽20 cm左右,深80 cm左右,容量1 100粒左右,适宜较长途运输,通气性较好,但造价较高,会编制的人较少。

2.1.3 果笼子 、花笼子

过去盛装苹果、梨一类的果笼子或专用挑茧的一种笼子,用胡枝子、紫穗槐类荆条编制,专用挑茧的花笼子大多用剥皮荆条编制,这两种笼子腰部都编成菱形孔,容量在2 500粒左右,通气性较好,笼中间插秫秆把,以利通风,用扁担挑运,现已很少见。

2.1.4 网袋

有尼龙网袋和塑料网袋2种,网孔一般在22 cm左右,容量1 000粒左右,这类网袋通风好、携带方便、取材广泛,废弃的大蒜、圆葱、荸荠等果蔬类包装袋都可利用。适用于小型机动车运输,但只能单层摆放,也可挑行,运输量较小,现在做种茧包装应用较少,收购原料茧时应用较多。

2.1.5 茧床

以落叶松、油松、柞、杨、枫、椴、桦、竹等木木质材料制成,规格为长,每床容量4 000粒,上世纪中期至末期广泛用于中远途运输,但因其装卸车十分费力,所以现在已经停止使用。

2.2 种卵的包装

早期的秋蚕种以种茧销售为主,柞蚕种采用拴蛾法产卵,雌蛾直接把卵产在柞树枝叶上,种卵的包装是不存在的。但当实际发蛾量与计划发蛾量出现较大空缺或剩余时,可以在近距离内进行种蛾买卖。自从上世纪80年代前后纸面产卵技术被推广以后,秋期种卵绝大多数以纸面产卵为主,极少数袋产和散产。蚕种的区域流通逐年扩大,特别是近10年来,柞蚕种的区域间纵向交流和横向交流更加活跃。纸面产卵一般用塑料纱、尼龙纱、塑料纱袋、尼龙纱袋、塑料网袋做包装,既能通风散热,还能防止落卵流失;散产卵的包装基本和春用种卵的包装相似,只是这个时期恰逢高温闷热季节,每袋容量应控制在1 kg以内,以防伤热。

2.3 种茧、种卵的运输

这个时期的种茧、种卵运输同春用种及二化一放用种基本相似,只是前者要注意伤热和冻伤,后者只注意防止伤热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柞蚕蚕种笼子
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吉林省柞蚕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大象和我
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选育报告
巴中市柞蚕3项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扎紧防止“带病提拔”的制度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