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览
2020-12-11
古代“入学”冷知识
古代学生的入学年龄没有一定之规,但通常比现在晚。当然,也有个别神童入学较早。如唐朝中后期理财名臣刘晏7 岁考中科举考试中专为少年儿童应试设置的科目“童子举”。《旧唐书》中记载,“药王”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有人称赞他“此圣童也”。明代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还提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
而古代的入学时间也跟现在不太一样。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有八月“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十一月)砚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入小学”等字样。综合看,彼时入学,大概是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小退”、十一月“砚冰冻”的时候。另外,《北齐书·李铉传》中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开学时间大概是农历十月。这个时候,一般农事活动也不是很繁忙。
古代的入学礼有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古代官府兴办的学校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国子监和太学是中央官学,是国家最高学府。中央官学还有学习史学、文学、算学、律学、医学等的专门学校。地方官学由地方官府举办,有府学、州学、县学等。私塾则是民间和私人设立的教学机构,有乡村塾师自己创办的学校,也有地主、商人等富裕家庭聘请塾师设立的家塾,还有村社集体在乡村祠堂等地方举办的义塾等。国子监又称“太学”或“国学”,同时具有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被称为太学生。
(清 石)
日本防浪费点子多
为了减少食物浪费,日本政府注重从立法着手。2001 年,日本实施《食品循环法》,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进行循环再利用。2019 年10 月,日本实施《食物浪费削减推进法》,规定政府有责任推行避免食物浪费的政策,并要求从食品生产到消费等各环节减少浪费。
很多浪费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在宴会、聚餐中,人们一般忙于聊天应酬而忽略了进食。为杜绝这种情况,日本一些地方政府想出了减少食物浪费的“新点子”。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政府发起一场“3010 活动”:希望大家在聚餐开始后的30 分钟内专心用餐、不要离席,并在聚餐结束前10分钟再次回到自己的座位,将食物吃完。松本市政府还呼吁民众在家也开展“3010活动”,即每月的30 日,积极利用冰箱里临近保质期的蔬菜、肉类等烹制菜肴;每月的10 日,与孩子们一起利用一些可食用但又常被扔掉的蔬菜茎秆和外皮来烹饪食品。“3010活动”在当地取得了良好效果,松本市食物浪费现象显著减少。
日本其他地方政府也积极尝试。石川县金泽市政府推出了一项“光盘行动”,呼吁餐厅、食品零售店积极成为“光盘行动参与店铺”。餐厅会在显著位置张贴“光盘行动”海报;按照顾客的需求去掉忌口食材;准备小分量套餐,并在消费者点餐时建议其适量;对吃完所有菜品的顾客给予适当优惠等。食品零售店则把食品分成小包装销售,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打折促销。
在日本,食品还有“赏味期限”和“消费期限”之分。“赏味期限”是指食品在此日期前食用较为美味;“消费期限”则指食品能安全食用的期限。这些措施的实施,既为民众节省了开支,又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减少了食物浪费。
(王 妍)
汉字知多少
古今汉字总共有多少?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给出精确的数字,因为这与字形标准的认定、统计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古今汉字的数量,总体上是逐步增加的,字数虽然不断增加,但汉字本身具有新陈代谢的机能,因此,各个历史时期的常用汉字都大致保持在5000 字左右。
历朝历代官刻私印的图书中,还有大量不规范的异体字、俗体字,若加上这些字典外的字形,总计会有8 万~10 万个汉字字形。
现在,汉字的使用规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13 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目前最新、最权威的规范,共收字8105 个。一级字表收字3500 个,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一、二级字表合计6500 个,可以满足大多数出版印刷和信息处理的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605 个,多是姓氏、人名、地名专用字和生僻字。
大致而言,普通人应该认识4000~5000个字,掌握和使用3000 字;文史及相关专业人员应该认识8000 个字,掌握和使用4000~5000 字。
(锦 新)
中医食疗养生的“四气五味”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气、五味等)是中医食疗养生的基础。按照中医药理论,应根据不同的病、证对食物进行选择。因此把握好食物的性味极为重要,这样才能熟练掌握食疗养生,做到有的放矢。
食物的“四气”,即寒、热、温、凉。
寒凉食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之功,可以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养护人体的阴液,适于体质偏热者或暑天食用。如甘蔗、荸荠、梨、西瓜、苦瓜、黄瓜、丝瓜、萝卜、猪肉、鸭肉、绿豆、甲鱼、银耳、番茄等。
温热食物大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活血、通络之功,可以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或瘀血,扶助人体阳气,适于体质虚寒者或冬令季节食用。如羊肉、牛肉、鸡肉、荔枝、龙眼、红糖、酒、葱、姜、韭菜、大蒜、辣椒、胡椒等。
食物的“五味”,酸(涩)、苦、甘(淡)、辛、咸。
酸味食物,如乌梅、柠檬、苹果、葡萄等,富含有机酸,具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涩精止遗之功,多用于肝气升发太过、虚汗、久泻久痢、遗精遗尿等病证,但过食易致痉挛。
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莲子心等,多含生物碱、苷类、苦味质等,具有清热燥湿、泻下降逆之力,多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肿瘤、便秘等,但过食则可能伤阳。
甘味食物,如白糖、大枣、甘蔗等,富含糖类,具有补虚和中、健脾养胃、滋阴润燥、缓急止痛之效,多用于防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液亏耗等病证,但过食则壅塞气机。
辛味食物,如生姜、辣椒、花椒、桂皮、大蒜、洋葱、韭菜、芫荽等,大多含有挥发油,具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多用于感冒、气滞、血瘀、湿滞、痰阻等病证,但过食则有气散和上火之弊。
咸味食物,如食盐、紫菜、海带、虾等,含钠盐较多,具有软坚、散结、润下之效,多用于治疗肿瘤、便秘等,但多食可致血凝。
(润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