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动思维:让数学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2020-12-10蒋薇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蒋薇

摘  要:有效教学的根应体现在学生有效思维之上。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重视教学情境的预设与掌控,使其更具针对性、更富有效性,从而助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投入,促进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动思维;深度学习

学生如能在数学学习经历中逐步学会有序观察、有序思考等,就能够达成有效学习的目的。其中有效思维的发展更是关键要素之一,也正因为学生能够进行最自然的、最敏捷的,且富有创新的学习思考,那么他们的数学学习必定是饱含热情,也一定是充满创新活力和智慧的。当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发展了,他们会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会对认知的建构加重,也会为他们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一、以情境诱发有效思维

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催化剂,也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体验场。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情境的创设,通过最适合的情境诱使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促进学习思考的深入;又要关注在情境下他们的学习情感激发,进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思维,使得整个学习活动饱含热情,富含思考的因子,使得数学课堂充满着理性的氤氲。情境创设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还能够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促进学习的投入,使得数学知识形成的体验更为厚重。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情境的创设,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丰富素养服务;也让他们在情境中快乐观察、合作、实验、辩论等,让数学思考更加彻底,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例如,在二年级“表内乘法”教学中,要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就得充分酝酿好情境设计的目的性与有效性。一是创设一个观察情境:森林运动会开始了。看!运动员们精神抖擞地进场了。小鸭子2只、2只地依次走出来了……二是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与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会在直观的场景中发现:小鸭子一共有6只,分3次走出来的,每次是2只。学生会在思考中发现:2+2+2是3个2相加。进而为教师引入乘法的意义,为学生探究乘法的基本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感知。

这样的情境创设,一方面使得学习富有情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感知“相同加数的本质”,为提炼乘法的基本概念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的认识,从而使整个学习活动变得更加自然,不仅富有趣味,而且富有理性。任何情境的创设都得以学生的生活现实为基点,否则所创设的情境就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关注。那么这样的情境就形同虚设,甚至有画蛇添足之嫌。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孩子们的生活现实、学习喜好,以及当下社会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务等,并以此创设一些相关的学习情境、实践情境、问题情境等,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活力,从而让他们的数学学习平添几分智慧的气息。

例如,在六年级“百分数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事、要事等素材,创设一些相关的问题情境,诱发有效思考,促进数学学习的投入。利用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的新闻数据为背景,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利用好数据,引发有效的学习思考。“‘利奇马共造成中国1402.4万人受灾,57人死亡,14人失踪,20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教师利用此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提出一些问题吗?并想想该如何解决它们?同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组织的募捐活动,看看自己班级所捐的钱和物质在年级中的位置,在学校中的分量,等等。

用国内大事,创设学习情境,旨在让数学学习真正融合于生活之中。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数据中感受自然之伟大,体会人情之温暖;也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学会分析,学会有效思考,进而使得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以探究激发有效思维

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形成的探究者,让学习真正发生等理念,已经成为当下数学教学的共识,也是数学教学孜孜以求的境界所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惜余力地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引领孩子们进行最有效的探究学习活动,促使他们更加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更好地、更自然地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学生的数学是否有效,关键就在于他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究活动是否有效,是否有思维的介入。试想一下,一个没有思维参与的学习,它会有效吗?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储备与建构吗?很显然,这样的学习是达不到既定的效果的。

例如,在“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学生探究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成为孩子们能否感悟梯形面积公式的关键,也是建构对应数学概念的重要一环。所以在教学之始,教师就得重视探究活动针对性的思量与把控,从而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以积累,形成真知。

第一,引导学生有效猜想。比如“看着自己手中的梯形,想想它的面积可能怎么计算,会与哪些要素有关联?”问题情境,不只是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激活既有的知识、经验与思维等,去思考、猜想,从而让探究学习的愿望更强烈一些,让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强烈一些。同时,也为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智力支撑。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比如“你认为它的面积是多少?能用自己的方式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吗?”猜想为活动提供了模糊的方向,也为学生真实的操作注入了活力。学生会在经验、知识等支持下,进行不同的尝试。

有的学生采用一贯的方式,用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去测量出梯形的面积。用透明的方格纸,遮盖着梯形,数出对应的整格,以及不足1个的部分,通过计算,初步地计算出梯形的面积;也有的学生采用剪纸的策略,把梯形剪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上底为底的平行四边形,另一部分则是以上下底的差为底的三角形,并通过测量较为理想地计算出梯形的面积;还有部分学生按照教材的方式,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梯形上下底的和,高仍是梯形的高,从而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而推导出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即得到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学习,能够促进学习的深入,加速学习的突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探究学习活动针对性的思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力,促进有效思维的生成,助力学习向纵深处漫溯。

三、以体验助力有效思维

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是决定课堂教学走向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他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融合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把握准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并以此助力学习的有效性,使得有效思维成为学习深入的助力,成为数学能力发展、数学素养积累的坚强基石。有效的学习受制于有效思维,也受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探究活动有效性的谋划,力争让学生在具体的、简洁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知,积累丰厚的表象,进而促进学习理解的加深,促进数学概念学习的推进。

例如,在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为深化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就得重视探究活动有效的思考。引导有效观察。通过展示自行车的三角形的框架、移动通信的铁塔、斜拉索大桥中三角形的构造等,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物体等都用到了三角形?其中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奥秘?”等等疑问会激发学生思考,会诱发有效的思考。学生会在比较中感悟到,三角形如此广泛的应用,不是看重三角形的美,应该还隐藏着更为深奥的数学规律等。有效的思考,会促进探究学习的深入,会激发他们更为强烈的求胜意识,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有自主性,更有活力。

引导学生小组活动,通过推拉平行四边形木质框架和三角形木质框架,让他们在真切的推拉中比较、思考,进而发现,平行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而三角形框架却“稳如泰山”。大量的实践现象,学生不同的思维碰撞,最终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如此多的建筑、物体对三角形的使用,就是利用了三角形这一稳如磐石的特性。

实践证明,如能在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中引发积极的、有效的数学思维,那么他们的数学学习必定事半功倍,数学教学活动也一定会是成效倍增。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既要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与谋划,又要重视探究学习互动的设计与掌控,使得静态的文本变得更加生动,充满情趣,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