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四副面孔

2020-12-10彭正生

安徽文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精神

彭正生

一九九三年,《废都》出版,如雷炸晴空,文坛哗然。其令人震惊之处,与其说源于它性爱文字之密,好似《金瓶梅》幽灵附体;不如说,我们还无法接受如此糜败的知识分子。彼时,尽管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金钱渐成时代宠儿,毕竟理想主义尚未颜色褪尽。因此,它着实刺痛了文化人的心:知识分子已确然如此?怎么能轻易撕掉文化人的美丽画皮,毁掉他们的崇高面孔?!庄之蝶死去了,知识分子的伟岸形象倒在二十世纪末的残阳之中。庄之蝶之死俨然成为标志性的文化事件,是意义深远的文化寓言和文化预言,庄之蝶也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症候和精神能指符号。他/它,标志着启蒙时代的逝去,也标志着商品时代的到来;宣告了生产伦理的隐身,也宣告了消费伦理的出场。

历史轻轻纵身,二十世纪变成记忆。然而,记忆却拖泥带水,不肯划然离去。庄之蝶的终点,转为新的文学想象的起点。新世纪的二十年来,庄之蝶变换不同面孔复活了。因此,观察新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庄之蝶便是首当其冲的参照物,他不是精神源泉,就是告别对象。

二○○二年,庄之蝶易容邵景文;二零一八年,庄之蝶则变脸应物兄。

不过,尽管庄之蝶声色犬马、云雨酒肉,仍然是西京城里的文化人,他的身份是确定的,也是稳定的。然而,《桃李》里的邵景文,或者《应物兄》中的应物兄,身份混杂、暧昧,都已非纯然知识分子。他们混迹大学,名为知识人,却实在跨过了知识界;形是文化人,却神游于文化界之外。邵景文是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头衔累身、光环绕身,却更像知识商人,他将学术声望转为商业利润,欲望与财富共涨,浮华共腐化并生。他有公司,雇佣学生,开奔驰,玩婚外情,KTV与宾馆代替讲台与书斋。相较之下,李洱好像更有雄心和野心,他落笔惊人、视野宏阔,坐标济州大学,囊括政界、商界和学界,意在以成立儒学研究院为绳线,编织历史画卷;也意在以应物兄为圆心,雕刻儒学三代的精神景观。只是,济州大学实体虽在,但是大学精神消失了,它消失于它变成了社会、名利场;所谓儒学家也在,但是儒学消失了,它隐遁于文化人独立自由精神的魂飞魄散。

邵景文、应物兄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分子形象,也转变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想象。班达所期待的知识分子是“人类的良心”,“真理与正义的标准”,他们疏远而非亲近资本与权势,志在成为世俗社会里格格不入的“同时代人”。但是,邵景文、应物兄这类知识分子,在时代转型过程中,印证了奥尔德里奇的隐忧:知识分子最危险、最致命的堕落与挑战,乃是“屈从于金钱、地位、安稳和权力”。他们已被商品主义浪潮裹挟而去,抛开理想,丢掉矜持,随波逐流,匍匐在在资本与权力脚下,转身成为“背叛的知识分子”。

这类“背叛的知识分子”,往来于学界、商界与政界,逐利纵欲,谄权媚势,是新世纪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之一。

小说家虚构人物,人物也倒影或折射小说家,所谓“我就是蔡文姬,蔡文姬就是我”。小说家与小说中的人物,实际彼此镜像,互相照见。小说家造人,反过来也被人泄露内心隐秘,也被人画出灵魂。张者写死了邵景文,死于女人胸脯之上。有人说:邵景文之死象征了知识分子之死。我却以为,这并非知识分子之死,而是伪知识分子之死。它代表着张者的态度,表达了他对颓败知识分子的愤恨、对伪知识分子之死的快意,似乎也表达了他的期待。循此逻辑,张者再写《桃花》(二○○七年),便让姚从新变成社会的骨头,对抗世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虽然注定完败,仍信念坚定。又写《桃夭》,让已到中年的邓冰忏悔、赎罪,就毫不令人惊讶了。反观李洱,虽然他让《花腔》里的葛任死了,却让“我们的应物兄”潇洒自在、优哉游哉。葛任(个人)死于革命枪下,隐喻了集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覆盖,有清晰的立场与深刻的悲剧感。然而,写《应物兄》的李洱却仿佛迷失了。他太爱应物兄,可是,这个被宠坏的、油滑的、精明的应物兄,却让李洱的面孔模棱两可、模糊不清。死与不死之间,划出张者与李洱叙述伦理的分野。

张者与李洱让知识分子背叛了大学,阎连科和阎真又让他们重归校园、重返学术。

《风雅颂》(二○○八年)和《活着之上》(二○一四年)专注象牙塔里以学术为志业的知识分子,谱写杨科与聂致远的生命悲歌。他们皆以名士为榜样,醉心学术,埋首书斋,崇文重道。这是否意味着“背叛的知识分子”归来?杨科沉迷于《诗经》研究,聂致远视曹雪芹为典范明志治学。然而,清燕大学也好,麓城师范大学也好,尽管不似济州大学,学界、商界、政界边界不清,却也不是清水塘,充满了名利纠葛、精神压制和权力斗争。妻子赵茹萍与副校长李广智通奸,学术成果被窃,被权力层表决为精神病,这是杨科的遭遇;领导弄权操纵晋升规则,学术大腕控制资源与话语权,这是聂致远的生存处境。

杨科、聂致远是现代大学专业、学科细分的产物。这类知识分子,他们的学术研究不是面向公众,而是面向同行;他们的表达媒介不是公共媒体,而是专业期刊。他们将自己囚禁在一个狭小、封闭的学术领域,转变成相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专业知识分子。他们以校园为家,不再密切关注世界的模样、社会的变化,他们就是雅各比所谓的“消逝的知識分子”,他们的消逝正是消逝在大学里。然而,尽管如此,在权力、金钱弥漫的环境里,他们既不能淡泊以明志,也无法宁静以致远——聂致远在生活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杨科一次次被迫逃亡;甚至,他们的学术信仰变成他们的耻辱,他们的执着导致更深的迷失。

这类“消逝的知识分子”,埋首于专业,与世界隔离,画地为牢,精神委顿,是新世纪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之二。

李渔说:小说,寓言也。又说:言既曰寓,则非实事。故此,寓言逻辑是言此而寓彼。阎连科将小说几乎都写成寓言,隐喻笔法是他的拿手好戏。其著名的“神实主义”小说观念,怀疑经验实在,编织超验想象,构造精神象征。《受活》《四书》《日熄》等书,都是他所谓的“坟墓上的蝴蝶”。叙事外壳包裹精神内核,借表象以喻实意,是他小说的基本思维模式与结构造型——《炸裂志》记载一个乡村到都市的裂变历史,潜藏着落后群体焦灼的现代性焦虑和癫狂的城市化想象。《风雅颂》写杨科沉醉《诗经》研究,写他的现实困境与两次逃亡,实际是在写知识分子的灵魂放逐与心灵困境,写阎连科的内心挣扎与精神探寻。显然,阎真也将《活着之上》当作寓言写成。聂致远志存高远,自视甚高,立“活着之上”为座右铭,崇尚超凡脱俗的价值观,聂致远就是阎真心目中知识分子的理想代表、人格象征和精神旗帜。

应该说,杨科的软弱与怯懦、狂野与不安,也是阎连科的软弱与怯懦、狂野与不安,杨科内心的冲突与困惑,折射出阎连科内心的冲突与困惑。阎连科曾如此感慨:中国的作家都穿着“体制的棉袄”——它既带来了温度,也戴上了镣铐;既给予了安全感,也给予了束缚感。“连科”之于“杨科”,表层符号相似,精神深层更是相似。杨科是阎连科的精神符号,如同聂致远是阎真的文化代言人。然而,阎连科的杨科失败了、逃亡了,阎真的聂致远却胜利了、遂愿了。胜败之间,坦露着小说家的价值裂痕。其实,抛开生活的逻辑,失败似乎应是聂致远的必然结局,也更符合叙事的内在逻辑。不过,阎真设计了意外情节:聂致远坚不流俗,拒绝在职称评审时托关系,晋升无望几成定局,却因为鹬蚌相争,成为得利渔翁,顺利晋升。这样的结局,却突兀了。其一,它脱离了生活轨道,因为现实世界,鹬蚌相争不必然导致渔翁得利,往往可能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二,它打破了性格统一,聂致远虽然自比屈陶,却又计较名利;自标孤高,却也常牢骚满腹,发怀才不遇之叹……他本是灰色文人。然而,阎真却偏在结尾时峰回路转,欲将其抛光镀色理想化。结果是,文本内部失去了逻辑一致性,叙事人与隐含作者的叙述伦理发生冲突,价值指向模糊。最终,聂致远的胜利留下的是虚假和不真诚,相比之下,杨科的内心矛盾却是真实与真诚的。

杨科逃离象牙塔,放逐在未来和未知的旷野上。然而,邓冰和谭端午却似乎无处可逃了,他们青春早已不在,生命留给他们的,只有追寻、追忆逝去的时光。

《春尽江南》(二○一一年)与《桃夭》(二○一五年)是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浮世绘和精神流变史。谭端午呆坐在地方志办公室昏暗的办公室内无聊度日,而格式化的、沉闷的律师职业则耗空了邓冰最后的热情。他们面对相似的人生状况,事业一望到底,情爱味如嚼蜡,婚姻同床异梦。他们也拥有类似的生命感觉,精神倦怠,感觉麻木,激情消逝。他们深陷于深重的中年危机。然而,他们毕竟是八十年代的产儿,他们的精神构型于黄金时代,他们不满于、也不安于现实状况,念念不忘也时刻想着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谭端午喜欢文艺雅集,迷恋古典音乐,怀想李秀蓉(其妻庞家玉八十年代的名字)与自己年轻时候的诗歌活动。邓冰则热衷于大学同学聚会,珍藏已经泛黄的传情书。以此种方式,他们让岁月在想象中溯游而返、逆流而上,逃避日常的困厄,让心灵在短暂的幻象中获得安慰。

谭端午、邓冰身在二十一世纪,魂在八十年代。他们无法走出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光芒照耀着他们现在的黯淡,八十年代的歌谣吟唱着他们现在的伤感,八十年代的激情嘲笑着他们现在的颓败……甚至,他们比“穷途而哭”的阮籍更加悲伤;因为途穷可返,然而盛年不来,他们是“迷失的知识分子”。《春尽江南》和《桃夭》写他们在理想的彼岸与现实的此岸梦游,写在理想主义让位于现实主义的时代里他们的尴尬与无奈、空虚与无力。它们是格非和张者写给中年的“迷失的知识分子”,也是写给自己的青春挽歌。

这类“迷失的知识分子”,纠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生命褪色,灵肉离分,是新世纪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之三。

追尋、追忆逝去的时光,谭端午与邓冰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方式。邓冰珍藏泛黄纸条,乃是视之“承载着一种真挚的情感,一种绝对的信任,一种生命的重量”。他获悉谜底,却发现了“无疾而终的爱情”和“一个美丽凄婉的生命的逝去”。他选择认罪、赎罪,请求法庭的审判。邓冰取消现在、否定现在,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复活过去。谭端午似乎洞悉了时间的奥秘,选择与现实和解,让年轻的绿珠(李秀蓉的替身)成为他的情人,有向过去复仇的意味。谭端午认可现在、顺从现在,是以更现实主义的方式激活记忆。

格非和张者表达了中年知识分子面对现实寻求精神突围的两种方式。实际上,我们既可能选择谭端午式顺从的现实主义,也可能选择邓冰式对抗的理想主义。正如萨义德所说,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语言、传统、历史情境”。没有人能够脱离时代,知识分子也不例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春尽江南》和《桃夭》写出了时代、人与知识分子的复杂性,也写出了时代、人与知识分子的真实和现实感。

萨义德从身份意识,以及由身份意识而衍生的与名利、权势之关系,来界定一种理想型的知识分子。此类知识分子,他们是世俗社会名利、权势的“流亡者和边缘人”,是与公众对话的“业余者”而非刻板的专家,是敢于“对权势说真话的人”。

《屋顶上空的爱情》(二○一二年)里的郑凡热爱研究,以屈原为精神坐标,澡雪精神,涵养人格。《活着之上》里的聂致远仿佛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仅止于形似,神情却是云泥之别。郑凡生活清贫,却安于清贫;别人游戏爱情,他却始终如一。他有能力、有机会改善条件,但是他宁可兼职补课,收入微薄,也不为奸商写传记,不向金钱与权势低头。他就像“城市里的一棵稻子”,稀有且格格不入。许春樵不是一个远离生活、不切实际的小说家,《放下武器》洞察官场生态,《酒楼》写透腐朽商界,《男人立正》洞悉民间世情。然而,有意思的是,他叙写官员的蜕变、商人的堕落,描摹消费社会的不仁不义、道德颓丧,却始终让知识分子坚持良知,做社会的良心。许春樵在《屋顶上空的爱情》中反其道而行之,让现实主义让位于理想主义,刻意突出与强调现实世界稀缺的人与精神。虽然,这些良知的人与清洁的精神已难寻觅,却偏让他们/它们在小说中闪光,这便是许春樵的浪漫主义。

《三城记》(二○一八年)里的顾明笛似乎走得更远,他不想人生一望见底就果断辞职,不想迎合学界不良风气而放弃学位,因做深度调查冒犯权贵被报社辞退……他似乎是永不疲倦的逃亡者与抗争者,不僵守纯粹价值或观念,不死守固定职业或生活,不封闭自己,也不局限自己,不做“单向度的人”。顾明笛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是自觉的对抗者和否定者,更在于他还是一个自觉的生命意义的探寻者,他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精神状态。

此类“理想的知识分子”,疏远世俗名利,不屈从权势,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是新世纪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肖像之四。

郑凡代表了许春樵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张柠也将自己的经验、超验想象注入顾明笛的精神世界。相较之下,郑凡有些像是骑士唐·吉诃德,他更接近于班达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是一种传统的、保守的“理想型知识分子”;顾明笛则像是流浪者迪安,他更现代、更开放,更具时代性。

三十年过去,由庄之蝶所生发的话题仍未说尽。他让我们第一次目睹了知识分子在物欲社会中的蜕变,见识了消费伦理如何雕刻时代精神和它的强大吞噬力。至今,我们还在用这个虚构的人物,来标记时代的交替。仅此来说,庄之蝶、《废都》和贾平凹的文学史意义似乎已无法抹去。此后,中国当代文学的知识分子几乎都在复制、改写或修补庄之蝶的形象。直到《屋顶上空的爱情》和《三城记》的问世,知识分子形象才再次迭代——由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转成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正是这种迭代,产生了顾明笛这样崭新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改变了知识分子小说的书写格局,丰富了新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画廊,扩大了未来知识分子小说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 夏 群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