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永不熄灭的火
2020-12-10颜士州
颜士州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为加强读者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我们将继续介绍“一带一路”政策及文化、沿线地区及国家的人文风情,助力“一带一路”,共赢人文发展。
蒙古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也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为更好地对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蒙古国在2014年提出了“草原之路”倡议,在2017年将该倡议升级为“发展之路”。2018年9月,習近平主席会见了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巴特图勒嘎总统表示,蒙古国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中方在贸易、电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的合作,推进蒙中俄经济走廊建设,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
蒙古国历史悠久,国土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人口约300万,耕地面积较少,是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将近一半的人口从事畜牧业。“蒙古”一词在蒙语中释义为“永恒之火”,这里人文色彩浓厚,自然风光优美,是全球旅游背包客的集散地。
乌兰巴托的悠远情怀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约4700平方公里,位于蒙古高原中部,东西走向的图拉河穿城而过,南北是连绵起伏的高山,一条中央大街把城市一分为二。乌兰巴托的居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其中年轻人的比例高达74%,行走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老年人,号称是“世界上平均年龄最小的城市”,到处绽放着青春的风采。
乌兰巴托宽广整齐、风景秀丽,既是蒙古草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新兴的年轻城市。市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在现代化楼群之中,传统的蒙古包仍然可见,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使得乌兰巴托更具魅力和特色。
苏赫巴托广场位于乌兰巴托的中心,因纪念1921年蒙古革命领袖达木丁·苏赫巴托尔得名,这是一个大型广场,两侧则是该市最重要的建筑物,包括国会大厦、文化宫、国家歌剧院等。一年四季,人们都聚集在苏赫巴托尔广场,举行那达慕、国家庆典、假日文化活动。在国家体育日时,这里展示了蒙古人摔跤、拳击和其他传统运动;文化节期间,这里到处是穿着盛装的舞者和令人振奋人心的乐曲,音乐家们演奏着马头琴、大鼓等相关传统乐器,俨然一幅塞外游牧盛典的景象。如果想欣赏城市壮丽的景色,可前往和平大道附近的蓝天塔,在那里一切城市五光十色的美景,可尽收眼底。
从苏赫巴托尔广场步行不远便是蒙古国立博物馆,以蒙古历史为主轴,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迄今的蒙古历史文物。其中包括约5.7万件物品的收藏,分为九大展厅,巨细靡遗地介绍了蒙古各朝代的历史、遗迹及游牧民族文物与生活。主要的亮点为镇馆之宝——突厥黄金皇冠,还有多彩的民族服饰大厅、传统乐器和恐龙文物。
甘丹寺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西北部,是蒙古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拥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铜铸观世音菩萨塑像,意为“完全欢乐的好地方”。在动荡时期,甘丹寺曾遭遇破坏,只好关闭数年重建,于1944年重新开放后,甘丹寺迅速在蒙古复兴,成为蒙古的信仰中心。寺内除了大佛之外,还有一座水泥宗喀巴像,和其他藏传佛教的寺庙一样,有大大小小的转经轮和缤纷的经幡,寺院有数百名僧侣绕着寺庙内,转着转经轮,嘴里默念着经文,很是宁静与祥和。
除了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之外,乌兰巴托的饮食体验也是一绝,无论是喜欢冒险的食客,还是寻找古老的蒙古标准,都可以在乌兰巴托找到美味的食物。蒙古人以肉食为主,在市中心附近有很多提供本地和国际美食的餐馆,可供品尝美食;大多数传统菜肴都以牛肉、山羊肉或马肉为主;无论是小馆还是餐厅,桌子上始终摆放着许多刀叉和勺子;奶类食品、手扒肉、烤全羊、手抓饭、石烤肉等都是蒙古传统的民族佳肴;火锅餐厅、各种形状大小的饺子在乌兰巴托也很流行和受欢迎。
多姿多彩的那达慕大会
蒙古国的主要民族是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7月这一牲畜肥壮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意为“娱乐、游戏”,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项活动始于汉代,当年王昭君出塞时,大草原上的蒙古人民为了迎接她,就是以这种方式展示了自己民族的热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多个部落后,为强大自己的势力,每年都要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举行较大规模的那达慕活动。
清代,那达慕大会逐步演变成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是时,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于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过去的那达慕是草地各部落头人们相互比赛牛羊膘情,显耀本部落“男子三技”(即摔跤、赛马、射箭)的集会;现在的那达慕已成为广大农牧民的娱乐盛会。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体育活动,也有文艺表演,同时还有物资交流、贸易活动等,但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男子三技”。
“男子三技”中的摔跤是那达慕大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自从成吉思汗做了蒙古大汗后,他把摔跤定为选拔将士的项目,此后历代相沿,广为流行。蒙古族的摔跤,有着其独特的民族色彩。比赛场地一般在草地上进行,参加者身穿传统的摔跤服,坎肩用多层帆布或皮革制成,上缀闪闪发光的银钉或铜钉,背上饰有铜镜或“吉祥”图案,腰系红、蓝、黄三色围裙,下身穿宽大的彩绸裤或镶有花色图案的黑色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脖子上套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比赛开始时,双方摔跤手在裁判员的带领下模仿古代蒙古骑士挥舞双臂,跳着摔跤舞,唱着摔跤歌,绕场一周,对手相互鞠躬致意后,比赛正式开始。一对对膀宽腰圆的彪形大汉开始注视着对方,接着像老虎一般猛扑上去,使出浑身力气来制服对方。比赛方式大体采用砍、绊、缠、推、拉等方法,按照比赛规则,只允许手对手,脚对脚进行,不能抱对方的腿、乱踢、扯裤子等,直到将对方膝盖以上的部位着地,才算取得胜利。
赛马是那达慕大会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比赛。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族人民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对马有着特殊的情感,人人都以有一匹骏马良骥而感到自豪。每逢那达慕大会,人们都会通过赛马炫耀自己的马匹和骑技,那达慕大会的赛马有两种形式,即赛跑马和赛走马(也称“亮走马”)。赛跑马的人数多少不等,少则二三十,多则数百人,参赛者大多数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红绿方巾,十分英俊。赛程通常是十几公里以至数十公里不等,起点和终点均插满各种鲜艳的彩旗,骑手们在亲人的簇拥下,从四面八方涌进赛马场。一声令下骑手们纷纷飞身上马,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人在马上如腾空一般,匹匹骏马如同疾风利箭在平坦的绿色草原上奔驰,你追我赶,十分壮观。赛走马参加者一般多为成年人,走马比赛要求马步稳、走势好、速度快,以先到達终点者为胜。为使观众观看方便,赛马的终点一般设置在起点处,当飞驰的头马冲到终点时,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欢呼雀跃,赞美胜利者和奔跑在最前面的骏马。
射箭是一项增强臂力的运动,分为静射和骑射,静射可使用任何样式的弓箭,比赛时分射3轮,每轮为3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评定名次。骑射是在4米宽、不足百米的跑道上进行,设置3个靶位,靶高2米,第一靶上挂1个彩色布袋,第二靶上挂1个白布袋,第三靶上挂1个等边三角形的白布袋,3个布袋里装的都是棉花。第一、二靶位设置在左侧,第三靶位设置在右侧,靶位之间相距约25米,跑道中心线与靶位之间相距2米。当裁判员发出号令,射手跃马冲入跑道,打马张弓搭箭,箭入靶心,靶环便自动脱落,神箭手们的高超射技,不断博得观众的叫好。
广袤秀丽的自然风光
蒙古国的自然风光以辽阔的戈壁沙漠和高山湖泊著称。戈壁沙漠又称“大戈壁”,面积130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和蒙古国之间,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北端的沙漠。戈壁沙漠的荒野每年都在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沙漠变得越来越大。戈壁沙漠以独特的沙丘形成而闻名,其高度约为200米,在不同季节,温度在-40℃到40℃之间变化,这里植被稀疏罕见,仅在高原和山下的平原上有灌木似的矮小植被。动物相对来说多种多样,有诸如野骆驼、蒙古野驴、詹兰羚羊和捷尔伦羚一类的大哺乳动物以及旱獭与囊鼠等啮齿类动物。
蒙古国北部群山环绕中的库苏古尔湖,面积达2620平方公里,是蒙古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有“东方的蓝色珍珠”美誉。地质运动时期曾给这一带留下近百个湖泊,森林勘探人员称之为火山堰塞湖,库苏古尔湖则是其中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佼佼者,它与其他湖泊散布在林海松涛间,登高鸟瞰,宛若一串串珍珠连缀,临近濯足,酷似玉镜相鉴,给大草原平添了难以描摹的灵秀妩媚。阿尔泰山脉横穿湖西岸,宛如钢浇铁铸的绿色屏风,遮掩、护卫着冰清玉洁的库苏古尔湖,山影倒映入湖中,蓝莹莹的,使潋滟的湖光显得颇具威势。四周青松围岸,连吹向湖面的风都似乎被树木过滤而变得格外清新、柔顺,岸边浅滩,澄澈见底,铺满了五颜六色的鹅卵石,细鳞草鱼游动其间。湖心处,数十对野凫拨蹼悠游,时而潜水觅食,时而腾空追逐,幸运的话,还可见到天鹅卧波、白鹤亮翅、“罕达犴”引颈饮水、梅花鹿对镜梳洗等景象。
库苏古尔湖木材资源十分丰富,落叶松、白桦树覆盖着远山近水,植遍了湖畔溪旁,好几个主伐林场均设在这块地域中。夏季,库苏古尔湖为伐木工人洗尘送爽;到了隆冬,冰雪晶莹的湖面就成为运材的天然冰道。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好一派北国风光闹雪图!冬天的湖最为奇特,湖水在封冻之际,常常听到似雷霆万钧的山崩地裂声,湖水封冻之时,湖面上又笼罩着一团团浓雾,仿佛要将蓝天和大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