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四史”需要把握三个维度

2020-12-10谢俊

党政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四史

谢俊

[摘 要]学习“四史”,要从价值维度、理论维度和核心维度三个维度去把握。从价值维度看,“四史”的学习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价值;从理论维度看,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学习“四史”;从核心维度看,学习“四史”要有整体大局意识,树立起中国共产党核心观。

[关键词]“四史”;价值维度;理论维度;核心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要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四史”学习教育既是新时代党员的一堂必修课,也是推动党员教育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关键环节。学习“四史”,必须认真把握好价值、理论和核心三个维度。

一、把握好价值维度,明确学习“四史”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目的就是希望广大党员能从历史中找出营养剂和清醒剂,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激情。学习

“四史”,必须要弄清楚历史发展逻辑,梳理出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归纳有益于党员成长的精神食粮,厘清学习“四史”的真正价值所在。

从历史价值角度来看,学习“四史”必须正本溯源,辨明真伪。“四史”的落脚点在“史”,历史不能任意扭曲和抹黑,学习中必须注重史料的正确性。坚决抵制把虚构的、篡改的历史当作正史的猎奇行为,更不能宣扬传播伪史。个别党员同志不读正史,反而追捧某些歪曲的历史,造成自身思想混乱,动摇原本正确的价值观念,丧失了党性原则,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里。学习“四史”,一定要深刻洞察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和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一定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和问题,千万不能以偏概全,用狭隘偏激的眼光去审视历史。读正史,辨真伪,坚持读原著悟原理,权威书籍必不可少,如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

共产党的九十年》《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书籍的选择、资料的甄别对于学习“四史”来说至关重要,关系着史料是否正确,关系着党员能否吸收历史的营养。

从现实价值看,学习“四史”能够指明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用“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指出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历史是曾经发生的事实,就像一面镜子,从中能够看清现实社会,指明正确道路。历史不是平铺直叙的,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就像苏联解体事件,虽然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惨痛教训,但不能简单认为社会主义运动是错误的,反而要从苏联解体事件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说,历史是人们在不断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基础上曲折前进的历史。过去犯过的错不能再犯,过去走过的弯路不能再走,过去成功的经验要继续保持,这就是学习“四史”的伟大现实意义。

二、把握好理论维度,掌握学习“四史”的准确方法

学习“四史”必须把握好理论维度。历史是过去存在、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不可随意篡改歪曲。但是审视历史的角度却由当代人完成,这个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历史观的对错。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两个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在于发现了剩余价值、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把利器,为学习“四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价值导向。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表明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并同时指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動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①。在“四史”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准确运用唯物史观这个方法,全面系统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脉络,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审视历史、分析历史。

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②,唯物史观也一样具有基本的价值规律。唯物史观作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以及人类发展规律的方法,为我们研究“四史”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目前,我们大力提倡学习“四史”,目的就是要从历史中探寻发展规律,找出符合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和途径。坚持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为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如果只是单纯就历史而学“四史”,就不能全面系统掌握历史的脉络,不能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总结形成客观公正的观点方法,还有可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产生消极不良的学习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理论上清醒才有政治上清醒,理论上坚定才有政治上坚定。学习“四史”必须把握好唯物史观这一理论维度,保证学习不走样,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从历史的大局中培养历史自觉性,紧紧跟随党的步伐。

三、把握好核心维度,树立学习“四史”的整体大局观

“四史”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知识交叉、时间重叠的现象,难免有人会把“四史”看作成四段不同的历史来看待、学习。其实“四史”的内容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切勿简单地把“四史”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每一代历史,否则会陷入形而上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四史”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连通又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发展史500年、党史近百年、新中国史71年、改革开放史42年,任何一部史都是波澜壮阔的鸿篇巨制。

纵观“四史”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先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及发展,推动了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发展;继而有了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出现。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遇到过挫折,但是最终我们找对了方向,进行改革开放,继而在中国大地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转变工作重心,大力发展经济,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坚定前进。“四史”中的脉络清晰可见,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之后指导实践,全世界工运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成功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新中国,并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这条脉络中,始终有一个核心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是社会主义史上光辉一页,然后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接续奋斗。整个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过程是一以贯之的,绝对不能割裂开单独视之,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揭示的:“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③所以学习“四史”一定要聚焦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站在党的角度和立场去审视全部历史,就会发现“四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壮大、成熟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注释:

①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③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第1版。

(作者系中共昆山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讲师)

(责任编辑    王    玉)

猜你喜欢

四史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落实大学“四史”教育 增强“四史”教育实效性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共产党员要学好“四史”这门必修课
从学习“四史” 理解“四个为什么”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
“四史”教育: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