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历案课题研究的校本教研转型探索

2020-12-10王静慧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教研组

王静慧

摘    要:学校教研组在教研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以校级课题引领、专家组团队指导,在主题和问题驱动下,依托学历案编制与实施,教研组可有序、有质展开教研活动,推动校本教研活动转型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教研组;校本教研;学历案;课题研究

教研是教学研究的简称。在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体系中,学校教研组处于基础性地位。从学校的组织架构来看,教研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基层组织,是一个基于学科的校本研究组织。如何发挥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体作用,以教研组带动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研组整体绩效?学历案是教师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围绕某一主题而设计的学习过程的专业方案。其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校本化的课程计划,一种可以在课堂内外师生、生生、师师交流的互动载体,一种供师生双方保障教学质量的监测依据。[1]可见,学历案的研究能为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改进提供有效载体。我校在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团队指导下,聚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学历案研究”课题,并以学历案的编制与实施为载体,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全员参与式教学研究,依托学历案这一实践探索研究模式,实现由教为中心转向为学而教的课堂转型,成为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笔者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教研组长,在参与学历案团队研究中发现,这一模式也未尝不是教研组推动校本教研活动转型的一种新探索和新尝试。

一、围绕大主题,教研活动系列化设计、持续性推进

教研组作为教学研究的专业组织,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本身就是教研组建设的过程。教研活动需要顶层设计,这样才能推动教研组成为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研究共同体。以往很多组内教研活动的主题设计比较随意,即使有主题,也经常止于碎片化研究,教研过程设计也缺乏系列化、持续性的推进。

我校通过不断创新校本研究机制,将课题研究有机融入校本研究,让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教研活动紧密融合起来,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全员参与式课题研究。学校教研组聚焦课堂教学,围绕校级课题这一中心主题,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维度进行专题化深入研讨。

同时,学校从宏观层面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系统化課题研究平台,为其提供教学研究的视角。如政治教研组围绕学校大课题研究,积极推进课题研究课堂化,把课题研究分解、落实到教师的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指导教学实践。有了学校大课题的引路,组内教师参与课题并在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慢慢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并养成以研究者的角色认识和进入课堂教学的习惯,形成具有浓郁研究氛围的教研组环境。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教研组在教科组长带领下有序地参与课题,结合学校课题整体进程,将教研活动进行系列化设计、持续性推进。在这个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围绕主题采用了“分阶段—小步伐”的实施策略。从了解学历案、把握学习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开始,通过学校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教师逐步学着叙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将标准纳入教学设计;学着创造性地设计深度学习过程,将深度学习的理念渗透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学着设计与目标紧密联系的评价任务,获得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证据,将学教评一致性理念贯彻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研组分别从学习理论和实践中的技术性操作方法、编创学历案初稿、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等几个方面开展教研活动,同时将深度学习和课堂评价作为本组研究的重点。在学校大课题统领和课题研究课堂化过程中,我们实现了理论学习有主题,教研活动序列化设计、持续性推进。

二、聚焦真问题,教研活动展开探究性、焦点式对话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是教学研究的本真价值所在。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常态,一般立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形式开展,教研的主题往往与教学相关。政治课教学研究离开了课堂实践的土壤,就无法解决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学研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校本教研活动只有聚焦课堂教学真问题,才能使教研深耕于课堂,服务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凭经验设计教学、跟着感觉实施教学的教师来说,课堂教学运作系统缺少整体性规划意识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教师一般比较容易割裂教学目标与学习活动、教学评价等要素的内在联系,这一现象恰恰是学生低效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本组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真问题,而解决问题离不开教师之间围绕教学问题的深度交流与探讨。同样的,以往在教研活动中,研讨侧重点也往往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不同问题,但对于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针对这节课的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内容进行研究等本源性问题,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

围绕学校大课题,我们教研组聚焦了本组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让常规教学设计实现科学化,开展具有探究性、焦点式对话的教研活动,进行深度交流与对话,力求每次教研活动解决一个课堂教学中的子问题。我们主要以课前编制学历案作为载体,探索科学设计的具体操作要求。一份学历案的基本要素是:(1)学习主题/课时;(2)学习目标;(3)评价任务;(4)学习过程(学法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5)检测与练习;(6)学后反思。教师编制学历案需要标明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学习任务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科学规范地设计和编制学历案,教师必须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逻辑的方式对预期学习结果进行清晰具体的界定;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在达到学习结果的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深度学习的;此外,为收集到更为丰富的学习信息,教师在制定评价规则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

由于学历案的编制研究涵盖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每次具体的教研活动,我们就以学历案编制与实施中的问题,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式、焦点式对话。例如,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做到了每次听课有目标:依据学历案的不同要件开展针对性听课,听课内容有关注学情与设计的关系、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还有关注学习目标的叙写与达成情况等。听课后组内教师围绕课堂聚焦点进行互动与交流。这样的教研活动有聚焦点,对教学设计也实现了各个击破,最终每位参与编制学历案的教师都慢慢开始践行“基于学习起点的教学设计、学习状态的教学实施,以及学生学习结果的教学改进”这一过程。

三、突出教学改进,教研活动触发个体自我成长

学校和教师处于一定的文化场域、一定的传统习惯和制度规范,以及各种外在的期待和要求之中,容易产生向外“顺应”的偏差,回归教研活动之“教学研究”本质的价值诉求,需要强化教研活动指向教师教学问题诊断和提升改进的功能。同时,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因此,我们教研组创新教研思路,引导教师在教学改进研究中寻找个体研究点,促进教师走上个体专业反思的自我成长之路。针对学校学历案研究方案,教研组各个成员在把握学历案全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兴趣点,选择性承担学历案设计各个环节的相应任务,使每位组员在具体特定的领域能够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大大推动了教师群体性专业成长走向个体专业化成长。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整體进程,教研组分别从学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开始,针对学历案的各个要素深入研讨,结合学历案的示范课进行教学改进。华东师范大学专家组成员定期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对教研组的实践探索提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一校本研究机制使得本组教师能够全面且有针对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准确地诊断自身教学问题、教学特色、专业技能和水平,审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思想开放性和局限性,逐渐成为一个教学研究者。

教学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题和问题驱动式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虽揭示了教学改进的可能性方向,但有时并不能当场找到有效的改进策略,即便及时找到了也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不断修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教研组开展了针对教学改进的专题研讨活动。每次学历案教学展示后,我们会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学历案教学反思的学习交流与分享,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反思要点进行逐条内化。我们还依据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推荐的《课堂观察》这一理论专著,开发了课堂观察评价量表和教学反思评价量表,通过一次次的交流对话、思维碰撞,教师对自我教学问题的诊断愈加精准,在反思中也使得研究不断深入。这一机制要求教师持续地就课题研究的主题展开探究,继续广泛地开展理论学习,吸取已有的教学经验,完善课堂教学改进的策略。同时,教师在自身的教学中积极尝试和应用改进策略,不断反思和完善之,并以教学反思的形式提交了相关文本材料。目前,我们组的教师对实践中的问题能超越从经验到经验,获得对问题更为深入、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性化实践图式是面向个人知识的系统化工作,教师要将自身的教育经验做自我反思和洞察,以文字、音像、图画等物化方式进行整理、澄清和总结。[2]个体的研究成果是教师反思能力、批判和系统地考察自我教学能力、对自己课堂与教学实践理解力的深度表达。撰写学历案需要每位教师将实践思考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经历,而对这些经历进行适度加工就能转变为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为此,我校在假期前都要求教师将学历案编制中的感悟转化为文字,为教师个人提供了生成研究成果的渠道。笔者作为教研组长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结合前期的学历案编制实践,将评价任务的设计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将撰写的论文《基于学历案的评价任务设计与应用》写作思路与组内老师进行交流,提升自我的同时引领同伴。

总之,在学校大课题引领下,教研组在主题和问题驱动下,可依托学历案编制与实施,有序、有质展开教研活动。这期间,每位组员要在序列化、目标化的专业共同体生活中,“亮”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建设性意见、创意性实践、可操作性工具,并在不断地对话、讨论、辨析、变构中,学习他人的观察视角、思维方式、行动范式等,切实享有具备研究品质的专业化生活,用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改进教学,收获专业发展的乐趣,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品质。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历案[J].人民教育,2017(20):43-48.

[2]黄玲,曹利军.当代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实践途径——基于“教师即研究者”角色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5):34.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教研组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网络教研,农村小学教师成长新途径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