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室协作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10张啸尘陆志龙
张啸尘 陆志龙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基。当前,如何建设新时代的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推动中学思政学科发展的关键点。本期专题,我们特选登四篇有关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文章,从院室协作共同体、对思政课教师区域现状调研及分析、区域研学共同体,以及校本教研等角度展开论述,以期为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可靠途径,推动中学思政学科的发展。
摘 要:“院室协作共同体”是提高思政专业卓越班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教学研训共同体。作为思政学科的一种新型团体建设,院室协作共同体在大学和中学间平台搭建、理论和实践上课程指导、线下和线下间研修展开、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长效合作机制的完善、大学与中学课程群一体化的有效建设、教学研训的有机合一等问题。
关键词:院室协作共同体;名师工作室;线下教研;线上研修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出与中小学校实际需求相一致的师范生。2014年12月,教育部在62所高校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浙江师范大学是其中高校之一。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教师发展学校是在中小学校建制内,由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培养和培训的教学研训合一的共同体。迄今为止,我省已有1000多所中小学成为教师发展学校。其中,嘉兴市陆志龙(高中政治)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所在的学校大多已是教师发展学校,而且合作高校就是浙江师范大学。在这一时代背景下,2015年上半年,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嘉兴市陆志龙(高中政治)特级教师工作室围绕“如何提高思政专业卓越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一主题进行合作。通过构建“院室协作共同体”,旨在建立思政卓越班学生与中学名师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卓越班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工作室成员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力图使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找到具体的实施载体,并落地生根。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值得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现思考与总结如下:
一、“院室协作共同体”平台:大学学院+名师工作室
1.性质。“院室协作共同体”是由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业和嘉兴市陆志龙(高中政治)特级教师工作室合作建立的,是提高思政专业卓越班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教学研训共同体,是连接中学思政教师和师范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业新型的、跨越原有疆界的平台。它是大学与名师工作室在平等合作基础上,构建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培训的新型模式探索,也是思考和实践习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所倡导的大学、中学和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新途径。
2.目的。建设“院室协作共同体”的目的在于关照职后和职前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推动教、学、研、训合一的学习或工作方式的形成,进而提高职前卓越教师培养的质量,促进在职名师的专业化发展。
3.愿景。建设“院室协作共同体”的愿景是工作室教师与思政卓越班师范生共同分享和共同发展。这种愿景的核心是职前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院室协作共同体”建设的过程就是在所有参与者的合力奋斗中不断将愿景变成近景的过程。
4.范围。“院室协作共同体”的合作建设有一个工作范围的问题。“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和思政卓越班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工作室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参与者。“院室协作共同体”的建设依靠高校教育学科整体性的学术支撑和校内外教育因素的合作。主要参与者包括: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成员、中学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专业领导、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与心理学教师,思政学科教学法教师、卓越班师范生等。
6.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旨在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终身化的机制,是“院室协作共同体”建设的基本保证。
7.建设教师发展学校要素。“院室协作共同体”建设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微观载体,因此其构成要素是一样的,共有四个方面:即合作对话、实践生成、反思建构和专业发展。这四大要素包括“院室协作共同体”建设目的——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方式——高校与中学的合作对话;建设原则——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建设途径——形成教师教、学、研、训合一的专业学习或工作方式。每个要素都有思想、制度和行动等不同方面的支撑。
8.操作建议。操作建议实际上是一个在“院室协作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包括:合作形成、机制建設、访谈调研、规划安排、挖掘经验、学习理论、执行政策、问题解决、修订计划和评价促进等内容。“院室协作共同体”建设不可能有共同遵循的统一,有严格标准、准确顺序的操作模式,一切应从实际出发。
二、“院室协作共同体”内容:理论课程学习+实践研修活动
1.“双导师”培养制度。为浙江师范大学思政卓越班学生配备理论指导老师和实践指导老师(理论指导老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师;实践指导老师为嘉兴陆志龙特级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部分学员)。一般由实践指导老师和结对卓越班学生共同协商制订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方案,最大限度地实现小班化和个性化培养。
2.连续的见习制度。第一学年是基础见习,目的是卓越班学生初步感知中学,主要任务是端正教育观,观察中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多种班级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等。卓越班结对实践指导老师所在学校为见习基地,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到见习基地直接观察。第二学年是专业见习,主要是对中学进行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有目的地了解实践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班队会的组织与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等。
3.连续的实习制度。第三、第四学年安排综合实习,这是第一、第二次见习的延伸和提高,要求卓越班学生独立设计教案、备课、讲课,使其获得课堂教学工作的全程体验,独立地设计并实施班会,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客观评价等。
4.灵活的研修机制。“院室协作共同体”建设期间,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实行集中研修和自主研修、个别指导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灵活研修机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导师陪伴研修。卓越班学生每学期不少于1次与实践指导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交流主题只要是提高教育实践能力方面的,形式可多样化,如,或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磨课;或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或挑题、选题和命题;或扎实教学基本功方面和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等。
(2)网络交流研修。通过建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开展网络交流研修。网络研修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搜集整理信息作为资源储存;撰写教学笔记、教学心得、教学体会、教学反思等教学随笔性的文字;发布个人教学信息、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开设教学诊室,诊断教学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教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学习研究,积累研究成果;开展在线互动研讨,共同研究、分享。
(3)个人独立研修。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观看教育类电影、观察教育现象、撰写教育文章等方式,进行个人独立研修。
5.任务式驱动策略。(1)中外教育名著研读、学科杂志阅读、教学技能提升等;(2)通过公开课、讲座、课题、论文、案例、随笔等多种形式,记录和思考研修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感悟;(3)积极参加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教师资格考试等竞技性活动。
三、“院室协作共同体”形式:线下教研活动+线上研修活动
1.线下教研活动。线下教研活动主要有院室协作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和讨论,这是一种集教学、研究、学习和培训于一体的研修活动。一般而言,选择“多人同课异构”模式的比较多见。所谓“多人同课异构”,即多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针对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彼此展示研究课。由浙江普通高中名师工作站(设在浙江师范大学)组织的年度“浙师尖峰论坛”,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学科“课例研究”活动。嘉兴市陆志龙(高中政治)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以来,主持人主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系主任、工作站负责人策划“浙师尖峰论坛——政治分会”的“课例研究”活动,积极组织工作室成员和卓越班思政专业师范生参加“浙师尖峰论坛——政治分会”活动。活动过程中,先由工作室选派成员围绕同一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同时邀请课堂教学研究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参与活动的其他工作室成员或从教学全程,或从某个角度(如导入、教学素材、问题设置等)进行深度相互评课,从而在研讨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系要求所有思政专业卓越班的学生全程参与“浙师尖峰论坛——政治分会”的“课例研究”活动。三年的实践证明,这些“课例研究”活动大大提升了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思政专业卓越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2.线上研修活动。主要是指院室协作线上网络研修。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给院室协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互联网+教育”让思政专业卓越班的学生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促进工作室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工作室一直把“名师送教”活动作为基本任务去完成,而现在把送教过程当作工作室送教方与受教方互相学习的平台,借助送教平台,为“工作室学科成员与受教方一线教师的交流”“两方一线教师与引领专家的沟通”,以及“教师们线下和线上研修的互补”架起桥梁。送教活动结束后,会把活动资源上传到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名师评课”栏目中。“院室协作共同体”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多次组织思政专业卓越班的学生参与在线交流、评课。由于在线交流方便、灵活、跨越时空等特点,无论是工作室成员还是卓越班的学生进行网络研修的积极性都很高,使工作室送教活动的受众面得以扩大,这进一步延伸了送教研修的实际效果。
四、“院室协作共同体”成果:职前教师+在职教师
1.职前教师的成果。从卓越班学生撰写的体会来看,学生普遍感到从导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在观摩课堂和体验课堂中增长了才干和能力。他们认为,角色的转变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相当巨大与深刻。具体表现在:(1)近三年思政专业卓越班在师范技能大赛方面:①2014级张陈静同学在2017年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省师范技能竞赛二等奖、校赛二等奖;夏咸乐同学获省师范技能竞赛优胜奖、校赛一等奖;周安娜同学获校赛二等奖;褚园园同学获校赛三等奖。②2015级潘雨梦同学获省赛二等奖、校赛二等奖,阮诗文同学获省赛三等奖、校赛三等奖。③2016级陈诺同学在2019年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三等奖、首届长三角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省赛二等奖、校赛一等奖;徐依泓同学获全国未来教师素质大赛二等奖,在2018年全国高校大學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三等奖,以及获首届长三角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省赛二等奖、校赛二等奖;张鑫同学获首届长三角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三等奖、省赛二等奖、校赛一等奖;林昕同学获省赛三等奖、校赛二等奖。(2)教学实践总结和提炼方面:①卓越班周安娜同学申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导师制核心的卓越教师培养探索”课题成为2017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项目。与此同时,她还撰写了论文《自我视域下的师范生教育见习思考——以平湖当湖高中教育见习为例》。②卓越班邓燕宁同学和实践指导老师韩云合作撰写的论文《追寻品质之问,展现思维之美——以“价值与价值观”一课为例》发表在《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年第5期上。
2.在职教师的成果。从导师成长的角度来看,工作室与高等师范院校的交流以及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使工作室成员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延伸到了职前教师,在导师提升研究能力、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扩大心胸、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1)2017年5月,工作室主持人陆志龙被列为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围绕课题撰写的论文《教学素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师范生见习课为例》发表在《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年1-2合刊上。2016年10月,工作室主持人、卓越班实践指导教师陆志龙老师接受了《浙江教育报》记者的采访,10月21日该报在专访稿《教师发展学校的“产学研融合”探索》中介绍了陆志龙老师工作室与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提升卓越班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开创性工作。
(2)工作室成员韩云和卓越班学生邓燕宁合作,撰写的论文《追寻品质之问,展现思维之美——以“价值与价值观”一课为例》发表在《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年第5期上。院室协作两年来,韩老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很快,并于2017年8月被评为嘉兴市学科带头人。
(3)2016年8月,工作室成员陆国良荣获“嘉兴市名师”称号;2017年1月,入选嘉兴市首批杰出人才(第二层次);2017年4月,被评为嘉兴市科研型校长;2019年1月,被评为浙江省正高级教师。(4)2016年8月,工作室成员曹国红荣获“嘉兴市名师”称号。(5)院室协作以来,工作室成员冯黎敏已有5篇论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17年8月被评为嘉兴市学科带头人。
“院室协作共同体”作为思政学科的一种新型团队建设,其探索和实践的时间还比较短暂,实践过程中存在着长效合作机制如何完善、大学中学课程群一体化如何建设、教学研训如何有机合一等诸多团队建设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但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在新时代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