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动物产业转向发展 存在的问题和路径分析

2020-12-10廖凌娟

林业与生态 2020年10期
关键词:禁食野生动物物种

廖凌娟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除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外,立即禁食所有陆生野生动物。在食用占绝对优势的产业结构下,野生动物产业是转向升级重建产业发展格局还是任其退出历史舞台,是迫切需要思考的。为了明确,本文所说野生动物产业转向发展是指转变野生动物利用目的,推动发展非食用(医药用、科研用等)性利用。本文所称野生动物均为人工养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湖南省养殖利用野生动物基本情况

2003年,湖南省有野生动物养殖单位193家,年产值3000万,主要养殖物种有蛇、梅花鹿、果子狸、环颈雉、蓝孔雀,主要的利用方式是食用。2020年年初,全省有养殖单位5715家,年产值超50亿,直接从业人员超3万人,主要养殖物种仍然是上述物种,其中食用为目的养殖单位5597家,占98%,医药、观赏为目的的养殖单位118家,占2%。这意味着17年来,虽然湖南野生动物养殖单位数量增加29倍,产值增加166倍,产业扩张迅速,但产业格局仍然是食用为主,产业模式单一。调查发现,湖南野生动物产业同时面临产业技术发展缓慢,产业效率不高的问题。

禁食后产业转向发展存在的困境

经比较湖南等7省市出台的落实禁食工作的相关文件,仅广西明确提出支持蛇类资源对接生物制药,融入大健康产业。当前情况下,野生动物产业要实现转向发展,重建产业格局,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

产业管理服务乏力。管理野生动物转向利用的相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在构建管理体系、搭建服务平台上未发挥相应的规范管理、引领指导的服务功能。野生动物转向利用涉及林业、农业、医药、科技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无法整合资源,难以提供产业转向需要的重大政策和资金项目扶持体系。现有行业协会在行业交流、科研推广上的技术服务力量弱。

产业转向方向不明。禁食后,受种质资源缺、资金技术弱、前景不明等影响,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个产业都难以在短期内确定产业转向发展的主导方向。特别是禁食后原有的产业基础被打碎,利用过去的产业基础助推新的转向发展存在困难。

产业转向支撑不够。调查发现,湖南野生动物养殖、利用缺乏研究解决产业瓶颈的科研平台和智力支撑,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

当然,影响野生动物产业转向的问题还有许多,如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检验检疫、构建产业集群、重建产业信心、正确应对国际国内舆论等。

禁食后产业转向的发展路径

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有维护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的现实意义。但禁食不等于禁养,不等于不要产业转向发展,要从资源延续、科普文化、生产生活原料供应等方面出发,推动野生动物产业实现高质量的转向发展。当前阶段,实现产业转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构建有效的行政管理及服务体系。构建运行有效、组织有力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是产业转向的先导条件。要打破行政管理壁垒,建立林业、农业、医药、科技、教育等部门间的协作与共商共建,共同推动产业向精深化方向发展。要科学完善顶层设计,统筹各行政部门资源,制定方向性、战略性、可操作的转向发展规划,引导确立产业发展主导方向。要推动行业协会积极作为,起到信息沟通、技术咨询、生产服务等多重作用,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行业组织服务作用。

夯實产业转向的基础。要严格依照养殖技术标准审批,提高准入门槛,建设规模化野生动物养殖基地和规范的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优良的种源,保障产业发展资源基础。搭建完备的科技支撑平台,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积极作为,给予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促成建立政、科、企多方协作的示范性平台,着力解决突出的产业技术瓶颈,加快科研成果运用转化。推动养殖主体与企业融合,鼓励更多的野生动物利用型企业运用自身资源优势,重点对需求大、效用高、养殖难的野生动物进行技术攻关,把依赖野外资源谋发展转为依赖养殖求发展,确保物种可持续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

着力推动野生动物中医药研究利用。第三次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统计我国现有药用动物1581种。野生动物产业服务中医药事业是发展中华文化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发展野生动物产业的重要动力。野生动物产业要主动融入振兴中医药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中医药发展现实要求,突破资源数量、质量标准瓶颈,加强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运用,建立野生动物入药、制药、用药的可持续利用的闭合环。建立药企+养殖场合作产业示范,特别是对一些有养殖但规模小,技术不成熟、药用需求高的物种,应当通过政府鼓励、部门扶持,药企和养殖场运用各自优势合作,推动野生动物产业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提高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严厉打击非法猎捕破坏野外资源违法犯罪,缩紧非法利用空间,倒逼部分利用单位放弃依赖野外资源的惰性,推动人工养殖取代野外猎捕,确保野生动物医药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统筹推进野生动物多元化利用。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养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广泛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统筹推进野生动物多元化利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物种内在可利用价值,并从科研和产品深加工上予以推进。如上世纪90年代发现海狸鼠尾部肌腱可成为优良的可吸收手术缝合线后,海狸鼠的商业价值和规模迅速提升。另一方面是要因地制宜,明确转向利用的优先支持物种,对已有一定养殖基础且非食用用途突出的物种,可大力扶持,转向为精细、高附加值的非食用养殖,加快产业转向利用速度。我省蛇类养殖基础好,蛇毒具有多种医药、美容功效,可以作为重点转向扶持对象,升级产业发展和管理模式,支持现有养殖主体尽快转型和集群发展。

总之,《决定》既打破了原有格局,也带来建立新格局的机遇,野生动物产业要笃定沉着,快速调整,以实现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愿景为目标,为推动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猜你喜欢

禁食野生动物物种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儿童择期手术前禁饮禁食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保护野生动物
“关于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之思考与相关法修改建议
保护野生动物
禁食野味 从我做起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禁食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