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补服文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0-12-10古长生
古长生 方 琴
长春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中国)
1 补服概述
补服指中国古代官员穿着的一类服装,也称章服。通过补服上不同的禽、兽纹样可区分古代官员的等级地位。补子指位于补服前胸和后背处的圆形或方形丝织品部件[1]。明代时期,补服属常服,而清代补服则主要作为祭祀或庆典时穿着的礼服和公服。关于补服的概念和起源,目前并无明确的定义。由诸多历史文献记载可知,补服为一种对襟无领、袖子和下摆服短于袍的褂,穿着于吉服外。《中国古代服饰史》中记载,补服又称“补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比褂长,其袖端平,对襟,或称“外褂”[2]。关于补子名称的由来,史料上缺乏明确记载。补子在明代指官服上前胸和后背部位用金丝和银线绣制成的圆形或方形的丝织品。补服的形式为圆领对襟,在胸、背部位缀以补子。清代补子主要有方补和圆补两种(图1和图2)。清代补服纹样为文禽武兽,即文官穿着的补服常通过绣飞禽彰显端庄素雅,武官穿着的补服通过绣猛兽表现英武(图3和图4)。官服上的图案则因官员的等级而不同,官员初次见面时,可通过补子分辨等级[3]。
图1 清代圆补
图2 清代方补
图3 清代文官补服上的仙鹤补
图4 清代武官补服上的麒麟补
2 清代补服的研究现状
清代补服纹样代表的文化内涵、思想高度和艺术审美价值极其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学术界关于清代补服服饰制度蕴含的文化内涵、造型色彩的审美特征等的研究较多,对清代补服工艺、结构方面的研究较少。
2.1 国内清代补服研究
2.1.1 国内相关古文献
研究清代补服文化,需梳理相关古文资料。国内与清代补服相关的古文献主要有官修文献、笔记类文献和图像类文献3类。
与清朝官员补服有关的官修文献主要在于叙述清代的服饰制度,如《清史稿》《钦定大清会典》及《钦定大清通礼》等。这些会典中包含了很多有关补服的内容,为研究补服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清代后期,陆心源论证了补服中翎顶的制度源于明代正德年间;《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详细论证了明清两个时期公候驸马和文武官员穿着补服的制度与禁忌。
官修文献关于补服的研究介绍较权威,但这类文献属于历史性文献,行文抽象、生硬,仅能够在制度、条款方面提供纲领性描述,并未交代补服制度的具体情况。
笔记类文献对于官修文献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与补服有关的笔记类文献主要有明代宦官刘若愚所撰的《酌中志》,清代同治、光绪两帝之师撰写的《翁同稣日记》等。笔记类文献的优势是作者结合了自身经历,对于补服的制度理解比普通人更深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笔记类文献以笔记的形式书写,与官修文献相比,少了许多行文的约束,并且能够给出很多官修文献中未提供的细节。
图像资料文献主要分为场景绘画和人物肖像画。场景绘画有《康熙南巡图》《雍正祭先农坛图卷》《紫光阁赐宴图》《乾隆南巡图卷》和《朱瞻基行乐图》等,这些场景绘画描绘了补服在清代的穿着状态及穿着背景,为补服款式特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人物肖像画主要是清代人所绘的祖宗画像,这类画像虽为肖像画,但可从中看出画像中官员的身份等级,人物所穿着的补服的特征,以及补服绘制的精细程度等。结合人物肖像画的相关资料,能够明确清代补服的款式特征,以及补服的色彩、造型及纹样等信息。同时,根据人物肖像画的相关资料还可推断出当朝服饰的社会属性。
2.1.2 国内现代研究相关著作
2.1.2.1 通史类著作
清代补服的现代研究著作主要为结合考古学与历史学,针对出土文物和前人留下的资料记载进行整理而成的。中国现代服饰史类书籍总体特征是将补服作为服装史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如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以大量出土及传世文物为依据,引用正史中的文献资料,对历代服饰进行系统研究。其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为后续清代补服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其后,更多学者投入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中,相继出版了很多有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书籍。如《中国历代服饰史》《中国服饰史教程》《衣冠沧桑:中国古代服装的文化观》等。通史类书籍资料的特点是对历代服饰的研究多用概括、介绍性文字,缺少具有考据性的文字。总体而言,这种研究资料虽能够为补服的服饰制度研究提供明确的脉络和框架,但缺乏对清代补服的专项研究。
2.1.2.2 专题类著作
目前,专门针对清代补服的研究著作相对较少。王宝林等在《中国文武官补》中,论述了补服的形成和发展,文、武官穿着的补服间的差异,以及补服纹样的特点、穿着补服的制度规定及补服的象征意义[4]。臧诺在《清代官补》中以藏品解析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清代的官制、服饰制度,文、武官的官补品级鉴别,以及官补的图案构成、工艺特点与不同补子纹样蕴含的意义[5]。李理在《清代官制与服饰》中介绍了清代官制的起源、形成、演进与发展;对比了清入关前后服饰制度的差异,以及明、清时期补服的异同和文、武官员补服纹样的异同[6]。其不仅论述了清代官制服饰,还系统介绍了文、武官员别具一格的佩饰,包括红蓝宝石顶、孔雀翎、红缨宽檐帽及飞禽走兽补子等。王渊在《服装纹样中的等级制度:中国明清补服的形与制》中,对明、清两个时期的补服进行论述,介绍了补服的相关概述,补服制度的确立与修正;对比了两个时期的补服在服装制度与补子形制方面的差别,并主要从款式、色彩及补子外形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最后还介绍了清代补服的穿着规定与穿着违例现象与处理[7]。
与其他文献相比,专题类文献对清代补服的研究更具有指向性,对清代补服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论述更系统、全面,但其在发掘清代补服制度与形态的内在联系方面有待加强。
2.1.3 国内相关论文研究
与专著相比,清代补服研究的期刊论文研究涉及的领域更广泛,主要涉及艺术学、美学、服装设计学及符号学等学科。在研究清代补服的同时,学者们还结合清代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服饰制度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2.1.3.1 从文化内涵与服饰制度角度进行的研究
一个朝代的服饰文化发展与所处的社会背景、政治统治及经济力量密切相关,学者们对服饰文化发展的研究多得力于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支持。文献[8]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清代补服文化,其借助历史资料,介绍了补服的相关概念,补服制度的确定;对比了明清时期补服在服饰制度、款式和色彩等方面的差异;介绍了清代补服的穿着规定。文献[9]论述了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对补服纹样使用的不同规定,阐述了清代补服穿着的违例现象及缘由。
满族自建立政权以来,其历代统治者就充分认识到巩固和维护政权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即包括完整的服饰制度。他们还十分重视服饰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周礼》中记载了大量的服饰礼仪,规定人们不能使用的颜色,可见当时的服装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等级制度的一部分。冠服制度下的补服作为清朝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服饰与政治的关系。
结合考古实物、史料记载,清朝服制严格规范了上自皇帝、下至士庶的各阶层的穿着标准,尤其是宫廷皇室贵族、文武百官的服饰穿着规定。李媚[10]针对清代文官的服饰制度进行了研究。李国亮等[11]从清代的服饰制度角度,对服饰的穿着规定进行了梳理和论述。
2.1.3.2 结合纹样进行的研究
明末清初学者叶梦珠有言:“一代之舆,其大端大体,终莫敢易也。”意即中华服饰虽经历了几千年的朝代的变化,但大同小异。对于补服纹样,其在不同朝代虽有不同,但总体而言仍大同小异[12]。目前,针对清代补服纹样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多,其中文献[13]针对明、清两个时期的补子纹样易混淆的现象,采用类比的方法,对类似的纹样进行并列论述。对比历史资料中的补服纹样可得出规律性结论。清代补服纹样较多,主要分为主题纹样和辅助纹样两大类。主题纹样主要有龙纹、蟒纹、仙鹤纹样及猛兽纹样。辅助纹样指对补子纹样的装饰和填充,主要有海水江崖纹、云纹、八宝纹、蝙蝠纹及一些植物纹样。有关清代补服纹样方面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已梳理得较全面。刘牧原[14]从审美特征角度出发,论述了补子纹样的寓意、文化内涵和审美形态。
2.1.3.3 从现代服装应用领域角度的分析
中国服饰图案经历了长久的发展,从原始图腾纹样到十二章纹,从汉代的龙凤纹到唐代的团花纹样,不同时期人们对纹样的审美要求不同。传统的服饰图案纹样已不能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学者们在对清代补服纹样进行研究时,不再局限于只是通过一些古籍资料研究补服,而是尝试将古代元素和现代设计手法结合,通过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再设计,创新性地将补服元素运用在服装设计中,赋予现代服饰更独特的现代文化内涵。如,康丽丽[15]运用创新设计的手法,将明、清章补服饰元素运用于现代女装服饰设计中。
2.2 国外清代补服研究
国外学者对清代补服的研究范围略狭窄,其研究角度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类似,主要从服饰文化制度和服饰纹样方面进行分析。Beverlry等[16]阐述了中国清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了清代冠服制度的建立概况,以及清代不同时期补服的款式特征、工艺和造型及补子基本组成元素。Cammann[17]论述了补子的历史及补子纹样的辨认方法,并将中国补服纹样与其他国家的补子进行对比研究。Park[18]通过比较明、清两代的官服制度,论述了清代官服的民族特征。
3 清代补服研究趋势
近年来,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不仅受到保护,还引起了广泛关注。传统服饰的研究也同样受到重视,未来对清代补服的研究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展开。
3.1 研究方法与角度
目前,对于清代补服题材的研究多集中在探析其服饰制度、补服纹样和工艺等方面。未来清代补服的研究可从下述两个角度展开:一方面,对清代补服的起源、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探析其起源及演变规律;另一方面,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分析补服纹样的造型手法、工艺和结构;探索将补服独特的纹样、造型与图案合理运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19]。与此同时,研究方法也不应局限于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图像分析及设计实践等,还可以运用文献检索与实物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历史文物中的清代补服工艺技法进行研究,总结清代补服纹样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
3.2 研究内容
3.2.1 纹样方面的创新设计
清代补服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载体,其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已成为目前传统服饰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此,在清代补服的研究内容方面,可由补服纹样的创新设计入手,将清代补服纹样与现代面料设计结合。现有研究将现代服装面料设计与清代补服纹样进行结合研究的很少。如何在现代服装面料设计中加入清代补服纹样的传统元素,使设计的面料更具应用价值,值得思考。目前,中国的服装面料市场中,拥有独特设计风格的面料作品非常少,从传统服饰图案角度进行创新设计的更少。清代补服纹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可为现代面料的创新设计提供重要的文化素材。
3.2.2 色彩、造型和构图方面的创新设计
清代补服颜色主要以红、蓝、白和黄色为主。在面料的色彩创新设计方面,可延续清代补服的用色和纹样,但宜采用明度较低的色调,搭配补服中的云雁纹、白鹇纹,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20]。在构图方面,无需采用传统清代补服纹样上下、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可直接采用左右对称的方式。在造型方面,纹样的再设计可更抽象化、现代化,使补服纹样在日常生活中更具装饰性和美好寓意,更好地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同时还可结合现代流行趋势与设计理念,通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清代补服纹样进行整合与再创,将其运用在服饰、家纺及文创产品中,以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拓宽清代补服纹样的应用领域。
4 结语
补服作为中国古代服饰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服饰之一,经历史文化的积淀,清代补服已形成了较完整、系统的服饰制度体系。由古籍资料的记载到近代研究成果的报道,可见学者们对清代补服研究的重视。通过对清代补服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可知现有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后续研究还需新的多维度研究视角,并且可将清代补服文化与不同的学科理论结合,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