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追风散辅治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2020-12-10方哲奎
方哲奎
(河南省襄城县中医院,河南 襄城 461700)
脑卒中是指脑部供血血管狭窄或出现血栓导致脑部组织供血不足,引发缺血缺氧性坏死,临床主要表现有头痛、肢体麻木、偏瘫等,严重者将出现不可逆性神经损伤,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本研究用七味追风散辅治缺血性脑卒中并观察其对中医症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6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6~72岁,平均(61.23±6.72)岁;病程1~48h,平均(18.23±4.26)h。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7~74岁,平均(61.83±6.59)岁;病程2-48h,平均(18.74±4.63)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2]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3]中气虚血瘀型中风诊断标准,主症为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次症为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病程短于等于48h;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所用药物过敏;②复发性脑中风;③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给予降压、降糖、降血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3)100mg,日2次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51020303)20mL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mL,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0天。
观察组加用七味追风散治疗。药用羌活12g,白芷12g,川芎12g,天麻12g,僵蚕12g,地龙12g,全蝎6g。将药物研成细末,以温开水送服,日3次,连续用药20天。
3 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对脑中风主症及次症进行评估,主症包括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次症包括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主症按照严重程度由重至无记为5分、3分、1分、0分,次症由重至无记为3分、2分、1分、0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神经功能: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评估神经功能,满分42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血液流变学指标:采集空腹静脉血液3mL,离心后用全自动免疫生化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
4 疗效标准[4]
显效:中医症候积分下降大于等于70%,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下降46%~100%间。有效:中医症候积分下降30%~69%,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下降18%~45%。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8 21.67±2.51 14.92±1.42 16.216 <0.001观察组 48 21.38±2.46 10.13±1.37 27.681 <0.001 t 0.572 16.819 P 0.569 <0.00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8 24.68±5.54 17.72±3.48 7.371 <0.001观察组 48 24.27±5.62 11.34±3.16 13.894 <0.001 t 0.360 9.403 P 0.720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血细胞比容(%)治疗前对照组 48 7.24±1.18 16.38±2.83 2.29±0.46 55.87±3.46观察组 48 7.16±1.13 16.27±2.64 2.27±0.42 55.82±3.41 t 0.339 0.197 0.223 0.071 P 0.735 0.844 0.824 0.943治疗后对照组 48 6.18±1.06* 14.73±2.61* 1.78±0.36*47.12±3.61*观察组 48 4.36±0.94* 10.18±2.74* 1.24±0.33*40.23±3.28*t 8.900 8.330 7.661 9.787 P<0.001 <0.001 <0.001 <0.001时间 组别 例 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
6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管狭窄或血栓导致血液灌注量减少,以20mL/100g·min为脑血流量临界值,若低于临界值则脑部组织的细胞离子泵和能量代谢将出现衰竭,损害神经细胞,并且在极短时间内造成神经细胞凋亡,出现不可逆性神经损伤。
中医认为中风是由情志内伤、劳逸失调、饮食不节等导致气血不畅、经脉失养所致[6]。风、痰、瘀、热等均与中风相关,但“百病治风为先”,常用的治风药多具有走窜熄风、疏筋通络、行气活血功效。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较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水平较低。表明七味追风散可改善中风症状,减少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七味追风散是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追风散裁减而来,仅保留原方的4味风药和3味虫药[7]。方中羌活祛风散寒,白芷散寒解表、祛风燥湿,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天麻熄风止痉、平抑肝阳,僵蚕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地龙清热熄风,全蝎通络止痛、熄风止痉。诸药合用,可发挥疏散风邪、通窍醒脑、活血行气的功效[8-9]。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羌活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同时可抑制血栓的增长速度,延长血栓形成时间,进而起到改善脑部血管血流量的作用;白芷的醚溶性成分可显著扩张冠状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其多种有效成分可起到解痉止痛的作用;川芎可显著提高血小板中cAMP含量,抑制血栓烷的治性和生物碱,进而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阻碍脑部血液灌注,同时川芎还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10-11];天麻所含天麻素、苷元、香草醇和天麻多糖可镇静止痛,降低谷氨酸神经毒性,保护神经元细胞,同时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少血液再灌注时脑神经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漏出导致的损伤;僵蚕所含草酸铵可有效抗凝,抑制血栓形成,同时可扩张冠脉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液灌注量;地龙可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含量,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全蝎可改善血管内皮损伤,解除血管痉挛。七味追风散可有效抑制血管血栓形成,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脑部血液灌注量[12-13]。
综上所述,七味追风散辅治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