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ICU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12-10

关键词:重症康复疾病

李 波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物理治疗科,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患者能够存活,但出现长时间遗留下躯体功能及认知障碍情况给患者的生活与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成为重症医学治疗的一个棘手问题。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ICU-AW 、谵妄等,改善患者预后,对重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物理治疗科从2013年起开始尝试早期康复治疗在ICU重症康复中的应用及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ICU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51岁~76岁,平均(72±3.1)岁,入院时APACHE-II评分为(18.47±2.46)分;两组研究对象各方面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入院均后给予心电监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补液、抗炎、营养、机械通气等对症支持;给予患者绝对卧床体位,行良肢位摆放,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和拍背,吸痰、气道管理等常规治疗。

1.2.2 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的康复治疗,具体如下:

(1)病情评估:当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由康复医师配合ICU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康复初评,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治疗计划。

(2)康复治疗:⑴物理因子疗法:采用脑循环、电子生物反馈、感应电疗、超短波、肢体气压等物理因子疗法对局部麻痹与瘫痪患者进行物理疗。10分钟/次,2次/d。⑵运动疗法:①对于神志清醒者,指导其进行渐进坐位训练、呼吸训练、肌肉功能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认知训练、全身耐力训练、转移训练、步行训练、吞咽言语训练等作业治疗。②对于神志不清醒者,协助其放松训练、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牵伸、关节松动、消肿训练及改善血液循环等。⑶对于气管切开者,增加脱机训练、呼吸肌加强训练、呼吸节奏的控制、咳嗽咳痰训练及有氧运动训练等。

(3)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慌和焦虑,协助患者掌握早期康复的方法。

2 结 果

经过一个周期的治疗后,康复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定简Fug1-eyer(FI)积分、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的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

3 讨 论

3.1 ICU患者的现状⑴ICU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制动或废用综合征

如心动过速、肌肉萎缩无力、肺不张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多种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2],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⑵ICU是无陪护病房,患者由于疾病较重,精神压力大,再加上治疗环境的密闭性导致患者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失望、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给医生的治疗和疾病的康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⑶由于ICU内缺少相应设备及康复治疗师,通常危重病人需待生命体征稳定转出ICU后才能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然而研究显示ICU-AW可以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几小时后开始出现,康复治疗太迟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3.2 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

康复医学常被误解为是解决疾病后期功能障碍问题的学科,对于尚处于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的ICU患者来讲,康复的介入似乎言之过早。而研究表明,ICU早期康复介入不仅安全、可行,而且是有效的。虽然康复治疗无法逆转疾病本身带来的损害,但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可以对患者各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使各系统都产生适应性改变,继而引起功能改变,而这些影响的生理效应对改善患者的身心功能障碍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以功能为导向的康复治疗可以减少ICU患者的并发症,促进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ICU患者本身病情重、康复难大、疗效慢、费用高等特点给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康复治疗在缩短重症患者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功能状态、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是明显的,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重症康复疾病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