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修复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2020-12-10王凤莲李海萍张凤兰

新农民 2020年36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王凤莲,李海萍,张凤兰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0 引言

经济发展彻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让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林业资源的覆盖范围正在日益减少。由此可见,林业生态修复是当下必须要关注的内容。然而,目前林业生态修复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才能让林业的生态及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地展现。

1 林业生态修复的现状

1.1 缺乏保护意识

由于人们只是注重自身的发展,缺乏对林业生态的保护意识,导致许多的林业资源被严重消耗。虽然我国针对林业生态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得到有效地完善,但是并未对人们产生较多的思维影响,乱砍乱伐的情况依旧屡禁不止,与此同时,即便许多地区已经开展了林业生态保护的教育,但是人们对该方面的认知相对较低,难以将教育的内容运用到实际当中,无法发挥社会群众的有效作用。

1.2 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对林业生态修复的重视,针对林业生态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林业生态管理体系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多的问题,例如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术的引进,难以有效地开展林业生态修复工作。或者参与林业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上相对较低,未能将许多先进的技术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效率始终难以得到提升。

1.3 生态效益低下

虽然许多地区已经开展了大面积的林业生态修复工作,但是始终难以平衡林业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也就是人们开展林业生态修复的目的仍然以经济利益为主,忽视林业的生态效益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导致许多林业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仅无法得到显著地提升,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抑制的作用[1]。

2 林业生态修复现状的相关改进措施

2.1 倡导全民参与,提高保护意识

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们的理想和目标,只是这样的思想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导致林业生态不得不面临社会发展的强烈冲击。因此,想要更好地推动林业生态修复,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倡导全民参与,提高对林业的保护意识。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林业生态修复的宣传活动、建设各类宣传标识、组织社区群众以及乡村村民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和教育,让人们意识到林业生态修复意义和作用的同时,逐渐形成自觉保护和参与保护的意识,毕竟专业人士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想要加快林业生态修复的进程是离不开社会群众支持和积极参与的。

2.2 加大技术投入,完善保障体系

林业生态修复与相关单位的开展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针对保障体系进行深入的优化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应当加大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引进更多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有效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并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森林生态防控系统等,实现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为林业生态修复提供更多信息和数据依据。其次,针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思想认知和工作能力,便于充分地将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林业生态修复技术合理运用并建立更加严格的绩效考评制度,从根本上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最后,加大对信息系统的完善,实现更多实时信息的整合,为日常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能够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效地的融合,更好地制定林业生态修复措施,提高对林业环境的规划和资源的开发。

2.3 调整产业结构,助力生态修复

林业生态修复是为了合理地平衡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只有做到环境与社会和谐相处,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可以通过以林业资源作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深入分析不同产业与林业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相互促进与协助,让各类产业都能助力生态修复。比如针对第一产业,可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情况,提高次生林和经济林的种植比例,达到增加林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或者与第三产业相结合,建设林业种植、花卉观光等产业基地,不仅能够提高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

3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长期缺乏对林业的保护,导致林业产生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形成比例,也让林业的真正作用难以得到展现,因此,必须要针对该问题提高保护意识,加大相关技术的投入,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林业生态修复提供保障。同时还应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让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意义得到充分地体现。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 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软件系统的研建1)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