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分析
2020-12-10李颖
李 颖
(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河南 博爱 454400)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质量具有更加的追求,传统小麦种植采取化学农药治理病虫害,但是该种方法想要取得不错的防控效果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农药残留。人们在食用小麦时必须做好清理措施,防止农药危害到小麦食用者的生命安全。而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在不使用大量农药的情况下保证小麦健康卫生,因此该技术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1 小麦病虫害的常见类型
1.1 小麦病害
1.1.1 茎基腐病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被禾旋孢腔菌侵染之后产生的疾病,该病发作之后会导致小麦苗茎基枯死,该病的覆盖范围非常广。目前全国各地小麦种植都深受其害,中国作为小麦种植大国受到茎基腐病的影响也非常大,该病出现后小麦植株叶片、茎、根、穗无不受到侵染[1]。
1.1.2 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小麦种子被纹枯病侵染之后会出现烂芽情况,小麦幼苗被纹枯病侵染之后会出现植株枯死情况,小麦生长期被纹枯病侵染之后会出现杆、茎、花枯烂情况,小麦成熟期被纹枯病侵染之后会出现白穗或者枯株情况。
1.1.3 白粉病
小麦被禾本科布氏白粉菌侵染之后会出现白粉病症状,叶、杆、穗是常见的发病部位。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会出现斑点,后来斑点不断扩大颜色也随之发生变化,当白粉病斑点扩大到椭圆形之后会出现白色粉状霉层,该病后期霉层的颜色呈浅绿色,最终小麦倒伏减产。
1.2 小麦虫害
1.2.1 蚜虫
小麦蚜虫会通过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降低麦穗的质量,小麦穗粒不饱满呈干瘪状则产量降低,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小麦种植国家。除此之外,小麦蚜虫还会成群聚集在叶、杆、茎等部分吸收小麦植株的营养成分,最终小麦植株营养断绝而枯死。
1.2.2 红蜘蛛
小麦红蜘蛛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各省,该虫害会导致小麦植株无法正常成长,最终小麦营养供给出现问题发育不良导致植株枯死。红蜘蛛对小麦的危害很大,而且在干旱的环境下也能够生存,因此红蜘蛛防治相对困难。
2 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2.1 科学选种
小麦种植首先要选择抗药性较强的品种,保证在食用化学农药去除防治病虫害时小麦植株生长不受影响。如果小麦种植区域较小,采取精耕细作模式即可。一旦小麦种植区域超过一定范围,最好多选择一些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种植,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病虫害防控作用。
2.2 合理施肥
小麦种植对土壤营养成分具有极高要求,如果土地营养成分不够充足,则需要科学对土地施肥,分别在种植前期、生长期、结穗期进行施肥,保证小麦生长的各个重要阶段能够从土壤中吸取足够多的养分,降低病虫害干扰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产量。
2.3 适时播种
小麦种植还需要对播种时间进行选择,虽然播种的时间相差不大,但是具体的天气、温湿度条件对小麦的播种效果仍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小麦种植人员可以在外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播种,防治漏播情况发生。
2.4 深耕深翻
小麦种植之前必须对土地进行深耕深翻,然后种植小麦种子时才能防止病虫害的侵染。土地中可能存在一些小麦病虫的虫卵,深耕深翻可以改变这种虫卵的生存环境,利用科学原理将虫卵杀死,这样即可提高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效果。
2.5 合理轮作
小麦轮作可以利用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杀死寄生类病菌,然后小麦种植时即可免受寄生类病菌的侵染。
2.6 清除杂草
人工采用机械或者手动的方式清除小麦周围的杂草,相比农药清除杂草更加绿色,可以保证小麦植株营养供给充足。
2.7 物理防治
小麦种植时间可以直接在麦田中布置杀虫灯,利用信息素影响小麦虫害的交配和繁殖,从而提高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效果。除了杀虫灯之外,黑光灯、色板、杀虫剂等物理防治措施可以起到相同效果。
2.8 生物防治
小麦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生物食物链特点,选择引进七星瓢虫灯生物对小麦蚜虫和红蜘蛛进行生物灭除。
3 小麦病虫害的化学防控技术
3.1 隐蔽用药
小麦种植时种子可能在第一时间被侵染,因此小麦种子可以先进行预处理,利用药剂包衣对病虫害进行灭除,这样可以提高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效果。
3.2 茎叶喷雾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不代表完全不使用化学药剂,有些杀虫防病效果比较出色且毒性比较低的化学防控技术可以使用。
3.3 精准用药
小麦病虫害的化学防控技术必须对药剂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小麦农药的毒性在防治指标范围之内,同时用药前后通知周围居民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4 结论
综上所述,小麦作为人类的主食之一,在整个世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小麦种植面积非常广阔,但是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小麦的消耗量也非常大。如果小麦种植受到病虫害的干扰,小麦产量下降对人类生活会造成巨大影响,而化学防治病虫害会存在农药残留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将成为以后的主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