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

2020-12-10

山西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育人

刘 畅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一、完善教书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三全育人

高校以教书育人为本职,高校课程教学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方式,如何推动“课程思政”与“知识教学”的有机统一,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梳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道德教育元素,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和细节处。专业老师、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等全员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课堂思政的契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理性思考,坚定理想信念。

二、完善科研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三全育人

高等教育重视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承担科研育人的神圣职责。发挥科研育人的重要功能,教师应主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加科研立项,并带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戒骄戒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研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三全育人。科研育人应将着力点放在坚定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敢为人先的钻研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教师与学生同是教育的主体,科研育人是高校教师通过吸引和鼓励学生加入到科研任务中,引导其在科研工作环境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三、完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三全育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完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加强校企合作的进程中,学校应多方考查实习企业或社会实践基地,优化社会实践资源,丰富社会实践内容,使师生不断增强实践能力。高校在完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时,强调“知行合一”,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实践基地)、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通力配合,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在劳动中成长成才,磨练精神品质,遇到问题与挫折时迎难而上,主动思考去发现与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完善管理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三全育人

教学和管理是高校的两大主要职能,完善管理育人工作体系,高校在开展管理育人工作时必须首先建立“全员参与”管理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管理育人不仅仅是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责任,非学生工作部门和行政部门的老师同样是管理育人的主体,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老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全体教师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应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完善管理育人工作体系就是要求全员参与立德树人,学校应加强对老师的相关考核,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五、完善服务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三全育人

完善服务育人工作体系,高校教师通过提供教育和管理服务,不仅要树立“传道受业解惑”的良好“师者”形象,更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以德施教,以德立身。高校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生活困难等,通过服务育人的工作方式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及时疏导学生不良情绪。教师以仁爱之心开展服务育人工作,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开展资助服务工作、奖学金评比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优惠政策解读工作等,为学生着想,使学生享受更多国家优惠政策,安心学习。“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育人理念能使学生感受到爱的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认知与行为方式,从而教育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不辜负青春年华,努力成人成才,将来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六、完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三全育人

完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校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先示范,以德施教,师生同心共建文明校园,使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中学习与领悟“大学精神”,向往真善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坚持立德树人,必须完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实质上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新生入校起,学校和老师应组织好入学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多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活动,如学习雷锋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革命教育活动;开展纪念“918事变”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国防教育,宣传大学生征兵政策;开展新生适应主题活动,引导新生领会大学精神,确立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弘扬志愿服务奉献精神,开展主题活动;组织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辛亥革命纪念馆、毛泽东故居、农民讲习所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历史文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开展聚焦“两会”师生座谈会、学习十九大精神师生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从而自觉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七、完善组织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三全育人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完善组织育人工作体系。组织育人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探索,学生意识层面的思想价值取向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完善组织育人工作体系,各级高校党政组织、群团组织、学生会、院团委等学生自治组织,应在组织管理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等优秀精神品质,逐渐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在具体的组织育人实践中,通过团组织生活、学生活动和社团活动,各部门“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办好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文化价值潜移默化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中,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重视每一次团组织活动的仪式感,如组织学生上团课、唱团歌、讨论学习时事热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团组织生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全育人”的提出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之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新尝试,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理念,坚持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必须建立与完善“三全育人”综合工作体系,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师应做到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勇于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既要教书育人,也要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向往真善美,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教育,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三者有机统一于整体,缺一不可。高等教育要立足于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育育人的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注释:

①2016年12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