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
2020-12-10钟翠花
钟翠花
(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骨二科,广西 河池 546300)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1]。由高血压脑出血所致的偏瘫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研究[2],对高血压脑出血所致的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起到明显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探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和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参与研究,其中男患者90例,女患者30例,年龄为50~82岁,平均年龄为63.01±3.50岁,偏瘫肢体分级情况如下:0级10例,I级20例,II级35例,III级55例。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经头颅CT确诊。随机分组,各组为60例,观察组男患者45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50~82岁,平均年龄为63.00±3.50岁,偏瘫肢体分级情况如下:0级5例,I级10例,II级15例,III级30例。对照组男患者45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50~82岁,平均年龄为63.01±3.20岁,偏瘫肢体分级情况如下:0级5例,I级10例,II级20例,III级25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叮嘱患者按医嘱用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为患者安排护工护理日常生活等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开始训练时间为患者病情稳定后,24小时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神经功能无继续恶化。根据患者的偏瘫部位、程度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1)肢体关节活动训练:首先活动大关节,然后活动小关节,幅度先从小幅度开始,逐渐增加活动幅度,逐步完成肢体屈伸训练。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根据自身的耐受度自主活动肢体,同时注意根据患者的耐受度调整训练强度。(2)站立训练:在患者进行站立训练时,需安排专人陪护,注意保护患者跌倒受伤。同时,患者训练后,随着其肌力的增强可以适当增加强度和减少帮助。(3)体位更换训练:患者以侧身躺在病床,健肢保持在身体上方,左右摆动,利用惯性带动身体翻身,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一旁扶住患者头部和膝部。尽量保持动作缓慢,避免低血压和休克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疗效判断标准如下:(1)显效:功能缺损评分护理后比护理前减少至少50%;(2)进步:功能缺损评分护理后比护理前减少20%-50%;(3)无效:功能缺损评分护理后比护理前减少不及2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s”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护理有效率45例(75.00%);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护理有效率为55例(91.67%)。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与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研究,对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给予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开始训练时间为患者病情稳定后,24小时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神经功能无继续恶化。根据患者的偏瘫部位、程度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
结果显示,和常规护理对比,结合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了疗效,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根据康复医学理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脑部存在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通过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刺激大脑神经尽快修复和功能重组,从而重新恢复神经元的功能。当患者脑部受损以后,其自身存在修复能力,可以自行修复。早期康复训练一般指的是脑损伤后第三天-第三十天之间。通过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干预,偏瘫肢体关节僵硬度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防止患侧肢体肌肉萎缩。
综上所述,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和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满意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