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020-12-10张春香杨艺婉
张春香,杨艺婉
(石河子大学 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一、引 言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把“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的构想,能够推动新疆旅游业快速发展。2018 年8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旅游业更是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文旅融合背景下,打造“中国屯垦旅游”核心品牌已成为兵团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自从兵团提出打造以“屯垦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以来,屯垦旅游开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知名度和开发利用的程度低、成熟的旅游产品少、旅游产业规模小、资源开发不足等突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十四五”时期,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1]。文化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大力开展新疆屯垦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屯垦文化资源、推动新疆屯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关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通过文化引领,加强文旅融合,能够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吸引力及品质;通过旅游开发,能够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化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结合目前学者对屯垦文化旅游的研究,笔者在梳理新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挖掘屯垦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提出屯垦遗址公园、研学旅游基地、工业遗产、旅游节庆等旅游开发模式,为讲好新疆屯垦故事,加快文化、旅游融合,促进新疆屯垦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关于屯垦文化旅游的研究
(一)关于“屯垦文化”的概念
王希隆认为“屯垦”是一种土地制度,历史上称为“屯田”[2]9-12。“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3]7。屯垦是由历代中央政权组织的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学者们对于“屯垦”和“屯田”两个名词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但在古代屯垦史研究中往往习惯使用“屯田”,而近现代屯垦研究则大多使用“屯垦”。考虑到研究的延续性,本文对于由屯田或屯垦实践而产生的文化则统一使用“屯垦文化”这一术语。
西汉以来,为巩固西北边疆,历代中央王朝都曾派驻军队和内地民众在西域从事屯田活动,屯田不仅为戍边的军队提供了物资保障,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在两千多年的屯垦历史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屯垦文化。关于这一概念,王小平、孙玉梅等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4]50-55[5]46-49。笔者在之前的相关研究中曾明确提出,屯垦文化是指自汉代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进行屯垦实践以来,作为文化载体的屯垦军民将其各自携带的原籍文化带入到新疆,在彼此交往以及与本地居民交往的过程中、在适应新疆自然及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碰撞、融合、变迁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内涵的、以中原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融合性地域文化体系[6]38-44。该文化体系是由若干文化特质和文化复合体构成的相互连接的整合系统,是由物质文化(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及精神文化(价值观、宗教、民族性格等)三个层次构成的系统。具体来讲应该包括屯垦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管理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从文化的功能上来讲,一是屯垦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二是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对社会稳定产生积极作用;三是独特的屯垦文化景观,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本文将重点探讨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二)关于屯垦文化旅游资源
屯垦文化旅游是一种主题性旅游形式。它以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屯垦戍边所形成的遗址遗迹、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屯垦历史、屯垦事迹和屯垦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主题性旅游活动。屯垦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是发展屯垦文化旅游的依托和载体。《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标中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据此,沿用这一概念模式,本文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界定为:自汉代以来,伴随中央政权在新疆的屯垦实践而产生的能够反映新疆屯戍历史和屯垦精神,展示屯垦文明成果的,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历史遗存和屯垦文化现象。
(三)关于屯垦文化旅游开发
关于新疆屯垦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兵团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特征、分类及开发,为推进屯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相关高水平学术会议已关注屯垦文化。吴淑琴等提出,石河子在开发军垦文化旅游资源上要深层次挖掘军垦文化内涵,强调发挥政府作用[7]16-19。郭海燕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石河子作为红色旅游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如何开发其丰富的军垦文化旅游资源[8]181-183。汤文霞探讨了石河子军垦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64-66。张春香基于目前巴里坤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探索全域旅游视域下巴里坤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实现路径[6]36-44;同时,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为例,基于因子分析法,探讨了屯垦博物馆游客感知评价体系[10]433-438。阚越探讨了新疆“中国屯垦旅游”品牌的营销策略[11]85-86。张雪唱从旅游资源、交通状况和网络关注度三方面,重点考察兵团屯垦旅游的空间结构[12]。冯丽红以兵团屯垦旅游资源吸引力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感知的角度,构建兵团屯垦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了兵团屯垦旅游资源吸引力,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兵团屯垦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主要影响因素[13]。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屯垦文化旅游的研究多集中在当代兵团屯垦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上,而对屯垦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及旅游开发关注度不高,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新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标中,物质性文化旅游资源归属明确,而非物质性文化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主类的“人文活动”中,且并未涵盖可以作为旅游资源的所有内容。因此,为了适应屯垦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科学判断屯垦文化资源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尝试构建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划分为物质类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和非物质类屯垦文化旅游资源2 个主类;根据资源赋存状态与主导要素,分为10 个亚类;按照景观单元及成因,确定56 个基本类型。本文将从屯垦遗址遗迹、屯垦博物馆等物质类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和节庆习俗、民间文艺等非物质类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四个方面,概述新疆屯垦文化旅游资源。
(一)物质类屯垦文化旅游资源
1.屯垦遗址遗迹
我国两千多年的屯垦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屯垦遗址遗迹。本文以新疆国家级(共八批)和自治区级(共七批,第八批没有公布具体名单)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对所涉及到的单位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通过整理、分类遴选出屯垦历史遗产161处,各类遗产遗迹物质景观丰富。通过遗址分布统计分析得出,遗址主要集中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北道、中道、南道和伊犁河谷4 条集聚带上。丰富的屯垦历史文化及遗存,特色鲜明,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参考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体系,分为古遗址,石刻,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现代重要史迹等基本类型。从目前的筛选整理结果来看,古遗址主要包括学界普遍认同的重要的驻屯聚落遗迹和戍堡、烽燧等军事遗迹等,共105 处,数目最多,占到全部屯垦文化类古遗址的65.2%;古建筑主要包括粮仓、寺庙、钟鼓楼等共21 处,占到13%;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主要以解放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屯垦遗迹及建筑为主,其中近现代重要建筑3 处,近现代史迹和代表性建筑20处,分别占1.9%,12.4%。赋存的不完整性是遗址类资源的主要特点,大多遗址经历了上千年时间的洗礼和人为的破坏,其可观赏性、可理解性和体验性相对较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遗产的感知和传播。
2.屯垦博物馆
据统计,兵团各师、团场建有不同类型及规模的博物馆、团(场)史馆、陈列馆、纪念馆等88 家。其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麓一带、塔城地区、伊犁地区;南疆则主要集中在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和田地区,依然具有“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兵团军垦博物馆、三五九旅纪念馆、将军纪念馆等级别和规模较大的博物馆在保存、传播、展示屯垦文化,体现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发挥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博物馆、纪念馆的休闲旅游等社会服务功能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兵团部分博物馆、团史馆还存在规模小、文物少、展示形式单一,缺乏统筹规划,重复建设,旅游开发不足等问题。而屯垦文化主题博物馆在建设中,应注意丰富屯垦文化内涵,打造体验式旅游,除了静态“真实性”展示外,配套建设文化活动设施,通过文化演艺活动,3D 全息影像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历史场景再现;同时,应该通过加强与旅行社、旅游景区、饭店等旅游相关企业的合作,实现市场化运作。另外,除公立博物馆之外,还应重视和鼓励民间力量创建博物馆,实现藏品特色化和精品化;在软件服务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博物馆讲解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二)非物质类屯垦文化旅游资源
根据前文所述,“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屯垦历史遗存和屯垦文化现象”均属于屯垦旅游资源这个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的文化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对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旅游者文化素质和对旅游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文化资源打造而成的旅游产品可以使旅游者更加充分地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异域性”和“本真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追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不仅深化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更有利于这些珍贵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节庆习俗
按照时代性的标准来划分,节庆通常可分为传统节庆和现代节庆,任何节庆都有一定的仪式和习俗。在新疆,传统节庆除了与四时八节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节庆活动外,还包括一些纪念性的民族节日,如清代屯垦伊犁的锡伯族“西迁节”和塔城达斡尔族的“沃其贝节”。屯垦军民的各种礼仪制度最初都和其原籍地相似,但在代际传承过程中,随着与故乡联络不断减少,加之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杂居,习俗各不相同,同时又受到当地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礼俗逐渐简洁,传统节庆氛围逐渐被淡化。
现代节庆以各类旅游节庆为主。从节庆类型来看,主要依托冰雪、果树、花卉、特色餐饮的展示,提高旅游知名度。从节庆活动举办时间来看,节庆活动的主题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旅游节庆最多的时间为6—8 月底的夏季,此时,物产丰富、景色宜人,也是新疆的旅游旺季;3—5 月的春季,以历史文化型、民俗风情型及展示物产餐饮型节庆为主;9—10 月的秋季和11 月至来年2 月底的冬季活动数量次之。秋季由于气候适宜,自然约束因素少,节庆活动类型多样;冬季新疆各地则主要以冰雪风情为主题,以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旅游季节。
旅游节庆大多是通过文化“搭台”,最终实现经济“唱戏”。但在文化搭台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地区屯垦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足,文化展示浮于表面,活动缺乏创意、缺乏特色,活动运作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突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带动作用突出的节庆活动不是很多。
2.民间文艺
民间文艺主要包括神话、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谜语等民间文学和音乐、舞蹈、戏曲、手工艺等民间艺术和技艺等。结合本文对屯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那些产生于屯垦实践,反映屯垦生产、生活场景,对旅游者有一定吸引力,可进行一定形式旅游开发的各类民间文艺形式都属于屯垦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对新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统计和整理,从中筛选出秦腔、眉户、曲子戏、锡伯族萨满舞蹈音乐、射箭、达斡尔族毕力多尔等9 类51 项非遗项目。整理后发现,从类型结构来看,锡伯族刺绣、书法等传统美术类14 项,数量最多,约占当前总量的27.45%;土碱烧制技艺、锡伯族弓箭制作传统(手工)技艺类10 项,位居第二,约占当前总量的19.61%。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起源于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服务于屯垦民众的日常生活,所以在非遗项目中传统(手工)技艺类的比例也较大。秦腔、皮影戏、锡伯族民间故事等传统戏剧、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是屯垦军民最为重要的娱乐项目之一,也是民间传统之一。传统医药项目由于从艺难度较大,传承人相对较少,挖掘的难度也较大,所以相应的非遗项目也较少。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屯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着很大挑战。
在兵团发展的60 多年历史中,兵团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歌谣、故事、谚语)等在集成祖国各地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兵团文化艺术体系。作为兵团人的精神食粮它不仅记录了兵团人屯垦戍边的生活场景、工作经验和情感追求,更为兵团文化建设、非遗保护研究、屯垦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料基础和丰厚资源。我们要善于梳理、挖掘和应用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讲好“兵团故事”、丰富屯垦文化旅游内涵的永不枯竭的文化之源。
四、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屯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经过设计、生产使屯垦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屯垦文化要成为能够被开发的资源类型,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其一,具有旅游吸引力;其二,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其三,满足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的基本属性。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屯垦文化的独特性、突出屯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一)屯垦遗址遗迹公园模式
屯垦遗址遗迹模式是以遗址保护、文化传承为前提和目标,将重要的遗址遗迹及其周围背景环境作为核心和主体,开发为具备保护、展示、体验、教育、科研、休闲游憩等功能的公共空间。如上文分析可知,新疆屯垦遗址遗迹资源丰富,本文认为遗址公园模式是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修建遗址公园,实现遗址遗迹历史情境及信息的恢复和再现,既有利于提高遗址类资源体验性,也有利于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精神的传承,实现保护与开发双赢。
根据遗址公园所依托的资源本体类型及新疆现存的重要的屯垦文化遗址遗迹资源,本文认为目前新疆屯垦文化遗址可按照屯垦聚落类遗址公园、屯垦古建筑类遗址公园和屯垦历史事件类遗址公园三类进行规划建设。1.屯垦聚落遗址公园。此类模式的开发对象为“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城市整体结构,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代表性和重要屯垦历史意义”的屯垦古城遗址。由于遗址公园的示范性作用,只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的屯垦遗址才可作为开发对象。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楼兰古城、石头城遗址,因为其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重要的屯垦历史意义,可选择遗址公园开发模式。2.屯垦建筑遗址公园。即,以著名屯垦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为主体的遗址公园类型。目前新疆现存的屯垦建筑遗址主要有古代烽燧、石窟寺、石刻及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类型,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屯垦文化的典型代表,靖远寺、昭苏圣佑庙、伊犁将军府、小李庄、军垦第一连等可进行建筑遗址公园模式开发。3.屯垦历史事件类遗址公园。此类型遗址公园以具体的屯垦历史文化事件和一定的物质遗存为依托。作为重大历史事件见证者的遗址,具有特殊的意象和精神含义,遗址的保护开发意义重大。如著名的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等为纪念戍边卫国、维护边境领土安全修建,具有重要的屯垦戍边历史意义,可按照历史事件类遗址公园规划建设。
首先,屯垦遗址公园的开发,要对现存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避免产品雷同,重复开发。其次,根据遗址主体和其所依附的周边资源环境状况进行遗产公园的空间结构规划和分区管理,满足游客观光和休闲的旅游需求。遗址核心区的关键问题是最大程度保护遗址的真实完整性。遗址缓冲区是遗址与周围城市环境的过渡地带,其设计目标是通过博物馆等文化展示、演绎场馆和设施,突出公园文化主题、弥补残缺遗址重要信息传达的缺失。外围发展区域是缓冲区外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及各类休闲活动设施的区域。再次,与文创产业充分融合,围绕主题统一进行文化氛围的打造。
(二)研学旅游基地(营地)模式
研学旅游是以旅游为手段,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活动。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发展研学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了旅游目的地开发的经济效益;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研学旅游基地的建设能够起到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历史文化及科普的作用,这一点与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高度一致。屯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很强的教育性目的,即通过屯垦文化的展示,让人们在了解历史、增长知识的同时,强化“四个认同”,激发爱国爱疆之情。因此,屯垦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景区可以进行研学旅游基地(营地)的开发。
研学旅游基地(营地)根据其教育主题和目的可大致分为三类:1.综合素质拓展研学旅游营地:通过户外开展训练和其他活动,以达到教育训练的目标,提高自信心,提高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如,第八师一五○团驼铃梦坡可进行此类研学旅游基地开发。2.农业研学旅游基地,即以农业为主题的研学旅游基地。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示范园,如第一师十团蓝波湾适合进行此类型研学旅游基地的开发;另一种是农场和牧场,如第十二师西山农场烽火台小镇、五家渠市一○三团蔡家湖镇等,就可以按照此类型农业研学旅游基地开发。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即,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亲身感受非遗的研学活动。此类研学基地以学习了解悠久的屯垦历史,感知厚重的文化底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目的。各类屯垦文化景区、博物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研习中心等皆可作为研学基地(营地)进行建设。
研学旅游基地(营地)的旅游开发建设中,合理规划,丰富研学课程类型设计;因地制宜,体现文化特色;学校、企业和专业领域研究团队联合发展,加强研学导师培养,加强安全保障制度,做好研学旅游的“售后服务”等,是着力完善和优化的关键环节。
(三)工业遗产旅游模式
《下塔吉尔宪章》将“工业遗产”界定为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14]5-6。这些工业遗产包括工厂、车间、矿山等曾用于重工业或制造业等产业的相关生产加工运输的场所以及设施。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的界定,李蕾蕾首次将这个概念引入国内,她认为工业遗产旅游是指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厂房、设备等,能够满足游客新奇的旅游体验,同时吸引他们关注工业文化的新型旅游方式[15]57-65。结合目前屯垦工业遗产赋存情况及性质特征,可进行主题博物馆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模式两种基本类型的开发。其中,创意园区往往是利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被淘汰、废弃的老工业基地厂房、仓库等建筑物,通过改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植入而形成的集艺术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于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意产业园区。这一类开发模式需要增添新的创意产业,不能以原始的工业产业为主。
对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第一,要摸清工业遗产家底,哪些工业遗产值得开发,哪些进行旅游开发的难度大。对兵团遗留下来的大量工矿企业可进行资源排查和评价,积极申报各级别的文物保护,加大对工业遗产的发掘保护力度,以获取专项保护资金和政策支持,避免因为政策和资金问题,导致很多有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得不到恰当的保护,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二,旅游项目多样化,升级改造建设服务设施。如抓住石河子市成为中国屯垦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大发展机遇,将诸如石河子八一糖厂、八一棉纺织厂等知名的工业遗产地,打造成公共艺术长廊、艺术坊、作坊、画室等集文化创意企业和酒吧、餐厅等旅游休闲设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街区。这既保护了重要的遗产,又丰富了旅游产品,展现出屯垦文化“有趣”的一面。文化创意需要一群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文化积淀的高素质创业者,除了引进专业艺术大师之外,石河子大学相关专业和艺术研究中心可为其提供一定知识及人才储备。借助丰富的文化创意形式展示传播屯垦文化,既满足了游客找寻兵团文化记忆的精神需求,也符合现代游客提升艺术修养、陶冶情操等高层次文化旅游体验需求,符合文化旅游发展趋势。第三,挖掘屯垦文化资源,讲好兵团故事。工业遗产旅游的内核是工业遗产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如何讲好兵团故事,将兵团精神展现在游客面前,是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梳理出那些记录在军垦故事、歌谣、文学作品以及纪录片中的关于兵团工业发展的内容,将其以图片、雕塑、音像、纪念碑、书籍、旅游宣传册、体验活动等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和表达,从而使游客感受和了解到兵团工业发展的历史。
(四)旅游节庆模式
吴必虎认为,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节日等活动,但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事件[16]。从开发类型看,第一,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游游节庆活动。民俗类文化体验性强,具有一定的群众认知度,受欢迎程度较高,适于进行旅游节庆开发。比如,锡伯族的西迁节、北庭丝路民俗文化旅游节暨六月六大庙会等。第二,以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艺术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如,石河子桃园荷花音乐节、呼图壁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等。新疆有着丰富的屯垦音乐、舞蹈和戏曲资源,如眉户、曲子戏、锡伯族民歌、贝伦舞等。以这些文化艺术活动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和传承,又丰富了当地旅游的文化内涵。第三,以地方产品展示、展销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为了推广区域特色产品而举办的旅游节,如兵团第八师一三四团下野地西瓜节、甜瓜文化旅游节,第十师一八三团葡萄文化采摘节,第一师中国阿拉尔红枣节等。它们都是以扩大特色产品知名度及销路为目的的节庆活动。第四,以运动、娱乐性活动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这种新型的节庆活动是出于旅游发展的需要和带动当地旅游消费所产生的,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增加当地的知名度,打响当地的旅游品牌。如,巴里坤夏季丝路文化旅游观光会、兵团旅游摄影文化节、中国阿拉尔沙漠场地越野拉力赛、北庭美食节等。
旅游节庆想要出精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发掘地方文化的核心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并以此为重心进行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与此同时,旅游节庆活动一般注重经济效益,这决定了旅游节庆要面向市场,考虑投入和产出,重视活动过程管理,而不是将其认定为目的单一的庆祝节日。节日氛围是旅游节庆主题的具体外在表现,是吸引客流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当中,主办方需要从标志性建筑、场馆外围等外部环境上增添节庆元素,烘托节日气氛;同时还需要积极合理地引导本地居民,保持当地文化环境的原真性,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
五、结 论
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新疆旅游产业布局的内在依据。开发利用新疆独有的屯垦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丰富了新疆的旅游产品类型,提升了产品文化内涵,提高了游客的体验层次,更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屯垦文化旅游是生态产业,更是重要的文化产业,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抓住“一带一路”“旅游兴疆”建设机遇,深入挖掘屯垦历史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内涵,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加强屯垦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屯垦文化传播力,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