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12-10郭春霞
郭春霞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 青岛 266112)
患者在发生心跳骤停时,心肺复苏是主要的急救手段,主要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1]。对于中毒、车祸、溺水、突发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导致的心跳骤停,临床均需要给予患者心肺复苏治疗。而在心肺复苏成功以后,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2]。本文主要探究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在2018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47±9.1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39±8.1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
运用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例如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密切监测,加强健康宣教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等。
除上述常规护理以外,还给予观察组急诊护理干预,(1)心电监护:通过心肺复苏以后,虽然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然而因病情比较危重,还需要对其病情状况和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防止出现室性早搏、传导阻滞等相关情况。(2)心理干预:因身体遭受到严重的创伤,所以在心肺复苏以后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例如烦躁、绝望等,使得护患纠纷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此时,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到复苏以后,对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进行耐心的疏导,使其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3)气道护理: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对无菌操作流程严格遵循。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及时清除,使患者气道时刻保持通畅状态。低压气囊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放气频次把握好,防止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情况发生。(4)脑部复苏:成功进行心肺复苏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室温进行合理调节,一般控制在19摄氏度左右,在患者的额头和颈部用毛巾进行湿敷处理,使脑部的氧代谢率降低,同时显著降低患者脑部组织的再灌注。(4)日常监护:护理人员需要将应急准备工作做好,保证患者在出现不良情况时,可以对其进行快速、妥善的处理;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并协助患者定期调整体位,使肢体的血液循环时刻保持通畅状态;对气管插管进行妥善固定,防止出现不良情况,例如脱出、打折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3]
消除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发症不明显使为显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并发症较轻微时为有效;上述指标均没达到时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用[n(%)]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护理效果
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6例、12例、2例,93.33%(28/30)为护理总有效率;对照组分别为12例、10例、8例,73.33%(22/30)为护理总有效率。可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反应迟钝、抽搐、胸部不适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0例、1例,6.67%(2/30)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2例、1例、3例,26.67%(8/30)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见,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患者大动脉波动和心音消失且有意识突然丧失的情况伴随发生是心搏骤停的主要症状表现,心跳骤停的发生和多种疾病有关,在急诊科中,它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病症,大部分患者突然发病,在发病之前,少部分患者会有乏力、胸闷等症状发生,且持续时间为几分钟或数十分钟,或有非特异性的症状表现出现,例如心悸、头晕等[4]。临床在抢救心跳骤停患者过程中,心肺复苏是一项十分常用的治疗手段,它能够使脑细胞的损伤程度降低,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成功的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以后,需要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将各种操作熟练掌握,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气道及脑部复苏干预,从而使患者的疾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5]。
本文通过探究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6.67%)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使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因此,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