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行药肥双减 推动提质增效

2020-12-10吕伟俊

新农民 2020年36期
关键词:提质农田稻田

林 翠,吕伟俊

(1.南京市江宁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江苏 南京 210003;2.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1131)

以“生态调控、绿色发展”为指导,以“精(精细耕整、精确供养、精准灌溉)、调(调作物品种、调施肥结构、调水控草控肥控根)、改(改种苗处理方式、改施肥时序、改施肥方法)、增(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增施绿肥有机肥、增强通风透光)、轮(轮作换茬、轮休共作、轮换品种)、控(种植花草控病虫、减N节P控病虫、均衡植株群体控病虫)”为路径,坚持规划引领、机制创新,完善配套政策,探索出了一条“减量、提质、增效并重;农艺、农机、农资融合;生产、生态、生活协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业态俱进”的精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1 主要思路

1.1 以精致生态循环农业理念超前规划

首先,在行业专家的论证和指导下,坚持“循环发展农业生产、景观生态系统开发、田园旅游观光、科学技术传播普及、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重构”五位一体的生态优先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地对农田进行全方位深度规划,达到扩量、提质、增效的目的。其次,通过农田生物多样性构建与利用,农田生态系统重建、科学肥药运筹和面源污染生态防控等措施,构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水资源高效利用等精致生态循环农业新体系。

1.2 以耕地地力建设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稻田通过轮作换茬种植绿肥、秸秆部分还田、集中深施生物有机肥、稻田多元利用等措施,培肥土壤,激发土壤土著微生物;水稻采用宽窄行栽培技术,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稻田应减少除草剂、化学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清洁土壤,保护土壤土著微生物;稻田科学运筹水浆管理,干湿交替增强土壤通气性,从而快速稳定地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生产力。

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阜东社区经过5年(2014-2019)耕地地力提升技术的实施,20hm2耕地地力提升了1~2等级(由原来的4或5级升至3级),土壤有机质由原来平均10g/kg左右提升至平均20g/kg以上,全氮含量由原来平均0.8g/kg提升至1.2g/kg。水稻亩均增产100kg以上,稻米食味有明显改善,获得南京市优质大米银奖。

1.3 以农业绿色发展带动产业兴旺

探索一“节”二“增”三“控”四“用”绿色种植模式。一节是节水;二增是增施有机肥绿肥、增加稻田生物多样性;三控是控肥、控苗、控病虫;四用是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养分再利用及生态自然恢复[1]。具体实施上,将“四用”贯穿始终,融合构建“一节、二增、三控”的水稻绿色种植新模式。水稻绿色种植延伸了农田的传统生产功能,发展了农田的生态保育、旅游休闲、参与体验、美化环境、文化传承等作用,提升了农业的产业升值空间。

2 主要措施

2.1 生态措施

农田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建设与利用,实施“果-稻-渔”生态循环利用农业技术;建设稻田景观,提升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沟渠和生态护坡(种植蜜源植物波斯菊、百日草、满天星等),提高田埂生物多样性,保育天敌;稻田综合利用增加生物多样性;农田投入品减量,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增加有益动物、植物、微生物种类,建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2.2 工程措施

包括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稻田综合利用改造工程等。

一是联合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绿色优质稻米,按照订单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推动项目相关技术落地生产,实现从田间地头到市场流通销售环节的紧密对接。二是开展排灌渠系建设,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三是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实施精确定量施肥技术,以及有机肥替代工程,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发酵后贮存于田间,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施用。同时设立废弃农膜、农药、肥料包装物回收点,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

2.3 农艺措施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合理轮共作,多元利用、深耕培肥、秸秆部分还田、增施生物有机肥、肥料机械深施、减N节P一次性深施、水稻宽窄行种植等科学种田方式方法。

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用肥用药、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收购标准、统一过程检测。通过全自动机械化育秧、无纺布覆盖,降低秧苗病虫害发生率;通过物理加生物的灭虫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通过深耕、免耕覆盖和有机肥料施用等方式,有效提升稻米品质。

3 小结

生态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三个方面相结合,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引进害虫天敌及生物诱杀等减少农药的施用;利用秸秆深埋还田、种植肥田油菜、紫云英等绿肥作物还田、增施有机肥以及侧深缓控释肥的施用,能有效地减少氮肥的施用。通过以上的措施,能有效地实现药肥双减,提质节本增效,推动农业生产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提质农田稻田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为城市提质而歌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