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对策探讨
2020-12-10刘艳春
刘艳春
(原平市大林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山西 原平 0341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作物产量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渐备受关注,引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势在必行,但是如何应用合理有效的对策对技术进行推广,是值得政府及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在提高推广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应该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从而制定出利国、利民的策略。
1 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水平
在推广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避免不了要面临专业性的技术问题,所以,推广人员必须具有夯实的知识基础来应对在推广的过程当中有可能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推广人员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在机械化推广的过程当中专业的讲解机械化的相关知识。有能力对农民展开培训,全面提升农民在机械化设施方面的能力,让农民真正熟知机械化知识以及实际应用技术,自己动手对农业机械进行使用以及维修,使农业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从而达到逐渐将农业机械化运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的目标。
2 因地制宜制定推广策略
不同的区域有着不一样的生产模式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在农业机械化推广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的考虑不同地区农业的地理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推广策略。根据当地不同的生产环境,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采取不同的措施,同时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现场的示范与实际的应用,让农民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使机械化技术得以顺利的发展和应用[1]。
3 健全设备推广服务体系
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过程当中,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是建设机械化农业系统的根本,如果想要使农民能够愿意接受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就要做好设备推广的服务工作。负责农业机械化设备推广的相关部门应该完善推广之后的服务工作,搭建农业机械设备服务站以及技术培训基地,以此来解决农民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最大程度的维护使用者的权益,使农民能够切身的感受到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好处和优势,为农村机械化农业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仅要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先进理念,而且还需要让农业机械化能够真正的实施,持续的发展下去。这个时间,政府部门还应该为农民建立健全的扶持政策,执行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规定。例如,在农民购买机械化设备时,可以选择给予农民适当的优惠政策和帮助支持,减少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压力,并为应用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用户主动提供技术支持,免费提供设备的技术操作培训,解决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时遇到的问题。
4 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建设
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也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搭建相应的网络平台并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创立易于操作的培训板块和交流板块,使信息技术成为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载体,为推广工作保驾护航。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大面积覆盖,突破传统推广手段的局限性,利用网络平台,还能够将机械化技术推广到偏僻农村,保证技术的推广和实施。农民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自学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以及注意事项,还可以针对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进行经验交流。而与此同时推广人员也能够及时关注到农民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不断完善推广内容与架构。
5 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研发和推广相结合
在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时,推广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他们所推广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的文化素质可能不高,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可能不如知识分子高,所以推广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实际推广的过程当中,推广人员应该提前对推广的农作物情况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查,从实际出发为农民解决生产当中遇到的问题,让其感受到农业机械技术应用于生产中所带来的实际改善,提高他们的关注度,激发其使用欲望。
6 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保障机制
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保障机制,引领更多的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出台农户低息的贷款制度,为积极响应技术推广的农户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从而减轻其经济负担,提升推广的效率。
7 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使农民可以积极主动的接受农业机械化技术,就要切身处地的从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出台利于农民的政策,使其在没有经济压力的前提下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对农业设备进行使用以及定期的维护,从而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