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路径探讨
2020-12-10张琳悦
张琳悦
(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始终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因而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责任不容小觑。长期以来,吉林省委与省政府均将农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落实,在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可有效加快吉林省农业的现代化建设速度。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吉林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阐释
1.1 工业化结构不平衡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要倡导理念,而吉林省受历史因素与转型阶段变革的影响,使其工业结构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一方面,传统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结构不均衡。通过对吉林省工业增加值的分析后发现,重工业的占比接近75%,而轻工业占比则只有25%。也就是说,吉林省重工业与农业生产发展并未科学对接,也很难有效辐射并带动农村地区发展[1]。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不均衡。在吉林省,大部分企业均属于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进而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生态环境恶化
在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的情况十分明显。较之于东北地区其他省份,吉林省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耕地面积偏少。同时,省内生态环境在人口激增以及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恶化程度加剧。在农作物播种期间,农药与化肥施用量过多,未根据测土配方要求施用肥料,难以确保耕作的科学性,致使土壤肥力不断降低,严重污染了水资源,难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1.3 城镇化制度缺失
吉林省城镇化的建设成就显著,这与政府支持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可分割的关联。伴随省内城镇数量的增加与城镇类型的多样化发展,互补性且功能多元化的城镇群逐渐形成,旅游文化民俗的地域优势更明显。然而,在城镇化发展前进,配套设施建设制度尚未完善,特别是土地流转以后的确权问题,进城农民养老和医疗问题,均对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 吉林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路径
根据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的分析,需合理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2.1 工业反哺农业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信息化实现统筹协调,特别是工业发展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因而具备极为明显的工业生产能力,借助工业成果对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给予支持的可行性极强[2]。通常,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应确保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合理化对接,将农产品当做工业生产加工原料,而工业企业则可借助销售工业产品的盈利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明显延长,使其经济附加值随之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也显著增强。另外,工业企业农资产品的生产可使农业生产日常管理工作更完善,对性能稳定且效率较高的农业机械进行制造与生产,进一步增强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机械化。
2.2 土地流转制度的健全
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一般均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而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城镇化的发展对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予以吸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集群化的作业。然而,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期间,一定要注重因地制宜,东北地区属于平原地带,土壤更适合大农场的建设。为此,吉林省应在松原、吉林与长春等地全面推行大型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另外,要对流转农民土地确权的问题及时解决,可指定土地承包保障体系,以免农民进城后担心丧失土地承包权。
2.3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业现代化建设期间,不仅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应强调生态效益改善的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注重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基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对牺牲环境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行为加以改变,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彰显农业的绿色循环特征[3]。另外,灌溉用水量要节约,对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有效控制,使农作物农药与化肥利用率不断提高,尽可能避免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应对大规模秸秆燃烧的行为加以制止,借助科学渠道或者是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对物流运输进行统筹协调,针对秸秆进行合理化转移与运送,这样即可规避就地焚烧秸秆行为的发生,以免大气污染程度加重。通过对养殖废弃物的合理运用,可将其燃料与供热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对以上措施的运用,即可进一步改善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3 结语
综上所述,吉林省这一农业大省,在现代化发展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在实践发展过程中,结合国务院与省政府自定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吉林省需对土地流转机制加以改变,将重点集中于农业生态建设方面,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