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日新时代”背景下的跨文化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2020-12-10文钟莲崇玉龙

山西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敬语语气日语

文钟莲 陈 峣 崇玉龙 原 丁

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0

一、中日新时代

现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主题,合作共赢成为新的潮流。在这种局势下,中日两国应从国家策略高度处理两国关系,从多元视角讨论两国的合作,对促进两国关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正式访华,更是一次走进新时代、走进中国的“务实之旅”。回顾过去,中日关系可谓是经历了风风雨雨,但现在,在双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对于近几年的中日关系,在2018年中日关系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为契机,高层引领、深化合作、危机管控等利好因素有利促进了关系向好进程。继2017年对“一带一路”倡议明确表示出合作意愿后,日本政府于2018年开始与中方就具体合作方式展开讨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也呈现出扎实推进势头。

在2019年7月在北京发布的《日本蓝皮书(2019)》中也指出了中日关系总体加速回暖,保持改善势头。展望2019,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是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的好时机。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院长高原明生教授也指出中日两国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同时加强中日两国青少年的交流。正所谓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内在要求。今年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双方正在开展修学旅游等形式多样的互访交流。未来5年,双方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实现交流互访。这将为新时代的中日关系打下良好的民心基础。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双方国家的青年多多交流,有利于增进双方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二、跨文化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但文化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今人们的跨文化交际受到了来自多方因素的影响,如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等等。同时,如今全球化的发展也大力促进了跨文化交际。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跨文化交际密不可分。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产生误解与差异,而这些误解与差异正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大障碍。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和困难其实并不容易,正如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这意味着在克服障碍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也如曾有学者指出,交际即文化。

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时候,常常根据各种方面产生出有所顾虑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会不停地去揣测在进行交际过程中的对方所具有的心理问题和立场问题,然后,尽可能的做到符合交际过程中对方所属的意志,避免造成在交际过程中的失礼行为。在语言当中,都会存在着顾虑交际对方的心理体现。但是,每一种语言的顾虑表达方式也都大不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顾虑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经常会引发出摩擦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遵守并符合交际过程中对方国家的顾虑表达规则。

(二)中日跨文化交际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民间交往源远流长,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日益深化。正所谓人民友好是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基础。而人民友好的前提是顺畅无误的沟通,一场充满了疑惑与困难的沟通很有可能会导致双方的误解甚至于不愉快。比如日本留学生在汉语表达方式上的失误,并不是因违反了语法规则,亦或是用词不当而引起的,主要是在使用汉语语言形式或者词语时,因为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的不同,亦或是观察事物的角度、范围有差异而造成表达上的失误。

两国语言文化相似度较高,但在某些方面某些形式上又有不同程度的区别。而且,在中日两国语言表达中,我们常会发生全面倚重母语文化,即对其它国家文化的摈弃、轻视,这使得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产生了极其不平等的问题,使得跨文化交际变成了目的语中的文化内部交流,遭受到了现有跨文化交际模式的牵引,必须学习目的语文化,与此同时,避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学习汉语和日语在表达时的内涵与不同,了解这些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习焉不察却又约定成俗的“交际法则”。在使用汉语或者日语的场合,我们应该去遵守并且符合中国式或者日本式的顾虑表达方式,这样一来,才能使中日两国人民的交际过程顺利进行下去。

1.寒暄语

在人与人之间的见面之时必定会伴随着寒暄语。在中国,往往是“吃了吗?”“最近怎么样?”等问候。并且,中国人大多数都是性格热情且直来直往,初次见面就表现亲密,大多体现在打听对方的个人生活、家庭情况和工作情况等等,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中国人对于个人隐私这一概念分的不是特别明确,这种问候习惯就一直持续着。

相较之下,日本作为一个含蓄内敛的国家,是不可能在初次见面时就问出这些事情,他们很注意谈话中不涉及彼此的隐私。然而,日本人也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日本社会中,孤立的处境往往意味着失败。日本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而以前农耕时代的农业,特别是渔业与天气息息相关,于是人们对天气的变化自然是异常关注。因此,天气、季节,这样不痛不痒,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是可以成为共同话题的一个问候内容。在见面时,日本人常常会说“今日はいい天気ですね。”“はい、そうですね。”诸如此类以天气为题。以上充分体现了中日双方在交际时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产生的不同。

2.敬意的表达

日本人尤其注重礼貌礼节,他们的谦恭尤其体现在他们的话语当中。接下来将具体介绍日本人的敬意表达以及中国与其的不同。

(1)敬语。首先在日本,敬语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学好敬语,将在日本无法生存。日语的敬语分为三种,分别是自谦语、尊重语、丁寕语。日本作为礼仪之邦,日本人性格谦逊,不喜张扬,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日本人当被他人称赞之时,大都会表现的轻描淡写。自谦语往往用于自身,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例如:「お支度がよければこの田中がご案内いたします。」/如果您准备好了,就由田中我来领你们去。这里是降低说话人的动作“案内する/带路”的表现。

尊重语是为了尊敬对方或者话题人物而使用的描述对方或者话题人物的行为的语言。例如:「先生は明日学校に来られます。」/老师明天来学校。「先生、このお手紙をお読みください。」/老师,请读这封信。

丁寕语这一类敬语不是对他人的尊重,也不是对自身的自谦,而是用郑重的话语来表示对说话人的尊重,也表达了自己的素养,其最基本的表现是「です」和「ます」。其他还有「ござる」「まいる」「いたす」「おる」等。例如:「これが弟の写真です。」/这是我弟弟的照片。

敬语可以说就像是日本人的保护壳,在抬高对方的同时,还保护自己,避免冲突的作用。

而汉语中的敬语,主要表现为尊人贬己。古人常以“阁下”、“尊驾”等来尊敬他人,而自称“鄙人”、“不才”、“下愚”等来表达自己的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尊称对方的家人为“令正”、“令郎”,介绍自己家人时为“贱内”、“犬子”等。在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时常在前面加上“弊”、“愚”等带有贬义的词汇以表自谦。现代社会的敬语常表现为“请”、“您”等。

(2)委婉表达。日本人在言语上谨小慎微,处处考虑对方的心情。因此,日语中委婉、暧昧的表达也是日语的特点之一。例如いい,一般来说是“好、可以”的意思,例如:「ここに座ってもいい ?」「いいよ。」/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可以。但是,在不同的语境情况下「いい」也可以表示否定的意思。「もう一杯どうでしょうか?」 「いいです。」/要再来一杯吗?不用了。因此,在交流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对方的意思,并且结合当下语境,才能避免理解错误。

日本人在交流时也常在词尾添加暧昧词尾,如「とか」、「でしょう」等,可以避免对于问题很肯定的断定,从而缓和语气。

此外,省略的表达也是日语中经常使用的,即日本人说话经常点到为止,说了上句没有下句,让听话者自己去猜测。常使用「……が」的结构。同时,省略的表达形式还可以表示委婉的拒绝。这种不把话说完的拒绝是基于对方的立场,考虑对方的心情,可以使得对方不那么沮丧失望。例如:「明日、一緒に映画を観ませんか?」「明日はちょっと……」/明天一起看电影好吗?明天有点……

然而中国人在交流时却十分的直截了当。如果要表达拒绝的意思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很明确的表示自己因为什么理由而直接拒绝,不会让听话者自己去猜测本人的意思。因此,许多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直接一时间会接受不了,从而双方产生误会。

3.男性女性专用语

在中国,男性和女性的专门用语似乎没有,但在日本存在着男性和女性专用语。

(1)称谓。对于第一人称“我”、“我们”,「私(わたし)」、「わたくし」男女均可以使用,但后者是对长辈,较生疏的人或在郑重的场合使用。「僕(ぼく)」、「俺(おれ)」是男性才可以使用。前者是对关系亲密的平辈或是晚辈使用,后者是以傲慢的口吻对平辈或晚辈使用,比较随意、粗鲁。而「あたし」、「あたくし」是女性使用。前者比「わたし」随便些,对于关系较亲密的人使用,听上去语气柔和轻快,后者比「あたし」郑重,对于关系较生疏的人使用。

对于第二人称“你”、“您”,男女都可以使用的有:

a.「あなた」

同辈之间,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可以使用,妇女称呼自己的丈夫、情人、恋人时多使用。

b.「君(きみ)」

原本是男子之间的称谓,现已发展为男性、女性之间也可以使用。但女性之间不用,对上级、长辈不用。

c.「様」

接在别人的姓名、姓氏、职务、职业、人称称谓后面,表敬意。用于正式的场合。

d.「さん」

接在别人的姓名、姓氏、职务、职业、人称称谓后面,表敬意。

e.「ちゃん」

多接在名字的后面,表示亲昵。多用于家庭成员之间、小孩之间、关系亲密的年轻人之间。

「お前(まえ)」、「君(くん)」是男性专用。前者只能用于称呼比自己地位低或者年龄小的人,含轻视语气,被称呼的对方可以是女性。后者接在别人的姓名、姓氏、名字的后面,用于对关系亲密的朋友、同事或年龄、地位低于自己的男子的称呼;也可用于老师称呼男同学、高年级同学称呼低年级男同学,带有一种亲近感。

「あんた」,「お宅(たく)」是女性专用。前者是「あなた」的音便,多用于平辈而又亲近人的称呼。后者一般只用于同辈人之间。

(2)终助词。通常从日语句尾的终助词即可辨明是男性用语还是女性用语。

男性专用的有:

a.「さ」

表示轻松随便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不强加于对方和反问、反驳。

b.「ぜ」

表示熟人之间的警告、提醒以及带有轻视、蔑视语气同对方说话。用于平辈和晚辈。除了男性以外,老年妇女也使用。

c.「ぞ」

表示警告、提醒和自言自语(以怀疑的语气提醒自己注意)。用于对平辈和晚辈。显得比较随便,不拘礼节,语气较为粗鲁。

d.「だ」

说服别人时的强调语气。

e.「だい」

表疑问。虽为男子用语,老年妇女偶尔也用。

f.「な」

接在用言终止形后,表示感动、感叹。

g.「なあ」

接在句子后面,表示感叹。

h.「なよ」

由终助词「な」和「よ」组成,「な」表示禁止的语气,单独使用时,语气较生硬、严厉,和「よ」重叠使用,语气令人感到亲切。

女性专用的有:

a.「かしら」

语气委婉不生硬。表达疑问、怀疑和委婉的愿望、请求。表示愿望、请求时,常与否定形式搭配。

b.「こと」

表示轻微的疑问、感叹、叮嘱。

c.「ことよ」

表示委婉的断定、叮嘱、提醒。

d.「ことね」

表示轻微的感叹。

e.「の」

是妇女、儿童用语。表示轻微的询问、判断、规劝和说明原因,语气比较柔和。用升调表示询问,用降调表示判断和说明原因。

f.「のよ」

是妇女、儿童用语。是「の」和「よ」的重叠形式。接在「名词+な」、动词和形容词终止形,形容动词连体形后,表示轻微的断定,语气比较柔和。

g.「のね」

由「の」和「ね」重叠而成,接在用言连体形后,表示委婉的判断、感叹,并期待得到听话人的共鸣。

h.「もの」

是妇女、儿童用语。表示对对方的询问表示不满,为自己进行辩解,常带有撒娇、怨恨的语气。有时以「もん」的形式出现,句首常与「でも」「だって」相呼应。

i.「わ」

最能体现女性温柔的特点,多用于年轻女性,使语气委婉柔和。表示轻微的主张、意志、感叹,同时期待别人与自己站在同一角度、立场。语气上毫无强加于人之感。使用时常为升调。

j.「わよ」

是终助词「わ」和「よ」的搭配,表示主张、提醒。

三、中日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中日两国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个人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模式也有差异。因此,想要更大程度的消除中日双方跨文化交际的误解,需要我们了解日语知识之外,还需要我们亲身实践,多多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日语使用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积极寻求文化共性。

四、结语

在“中日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更是要注重中日双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尤其是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能够正确的使用语言。充分学习对方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忘却本土文化,注重亲身实践,消除交流误解,不在交流时产生笑话。国家的未来发展掌握在青年手中,唯有我们不断努力,共同推进并加强中日两国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合作,使得中日两国在新时代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减少摩擦,真正走向稳定的交往期。

猜你喜欢

敬语语气日语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语气不对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注意说话的语气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敬语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图
——“内”和“外”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