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2020-12-10姜玉梅
姜玉梅
(南通市紫琅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关键字】优质护理服务;精神分裂症;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且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患病多为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功能出现障碍[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内心体验都互相不协调,注意力、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被损害。病情反复,部分患者会发生精神活动衰退与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的缺损。本次研究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效果,详情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8.4~2019.4期间内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31±13.02岁)与观察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9.54±17.62岁),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1)日常护理。要保证患者的作息规律,保证患者睡眠质量,因为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稳定患者情绪。
(2)饮食护理。由医护人员为患者准备食物,保准患者摄入的营养充足,不过要注意的是除了为患者准备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外,医护人员还要避免患者抽烟喝酒或者使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1.2.2 基于常规护理上的优质护理服务
(1)日常优质护理服务。由医护人员督促患者按时作息、保证患者作息规律,若患者睡眠质量不好,医护人员需进行陪护同时为患者播放助眠音乐来保证患者睡眠质量。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按照食谱、营养配比与患者具体病情制作专属病号、对患者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通过共同兴趣爱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播放喜欢的歌、电影来保持患者心情放松。
(2)优质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在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精神状态,对于患者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及时进行疏导、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与患病前的事情,根据患者性格来制定专门的心理疏导方案、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症状进行不同心理护理,比如陪患者玩耍、用患者思维进行交流或者顺着患者的话进行交流。
(3)康复训练。由医护人员定期组织患者展开手工、剪纸、画画等活动、来锻炼患者动手能力、刺激脑部与身体机能的活性。同时医护人员组成交流小组、一对一与患者角色扮演交流。来锻炼患者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显效:患者情绪、心理各均有明显好转、有效:有好转、但某些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微效:有一定程度好转、无效:完全没有好转。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微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护理后显效5例(12.5%)、有效9例(22.5%)、微效12例(30%)、无效14例(35%),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分别为11例(27.5%)、15例(37.5%)、10例(25%)、4例(10%),总有效率为(90%),差异显著(x2=17.921,P=0.001)。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为慢性起病: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能力或学习成绩下降,对人冷淡、疏远,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生活懒散,敏感多疑,性格改变部分患者还伴随着头晕、失眠、头痛、情绪不稳等神经症状[2]。少部分患者发病突然:临床上多表现为突然兴奋、冲动,言语凌乱,行为紊乱,片断幻觉和妄想。
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发散过程中缺乏连贯逻辑性与合理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这种病理性歪曲理念,且对自己的认知坚定不移、无法改变;幻觉是精神分裂的常见病症,患者经常出现幻听、幻视、感知到客观环境不存在的事或物;情感障碍是指患者的情感缺失、对周围事物兴致缺缺、对家人、朋友漠不关心;意志行为障碍;表现在不合群、融入不到人群,感知力混乱:患者意识不到自身的异常与怪异,不能主动认知到自己的病情[34]。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护理基础、整体提升服务水平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可完善护理细节,提高护理质量,从环境、心理、生活到知识普及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护理,在保证患者身体状态稳定的同时,还注重到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同时保持外部环境的卫生清爽,从环境、身心三个方面杜绝病情恶化。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综上,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精神分裂护理,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护理有效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