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治疗依从性影响观察

2020-12-10黄春叶

关键词:病患依从性肺癌

黄春叶

(宜兴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江苏 无锡 214200)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和发病率高,直接威胁患者的安全。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传统医学模式逐渐被新型医学模式取代,因此护理服务工作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个性心理护理可更好满足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1],个性心理护理用于缓解肺癌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可促使肺癌手术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改善预后。本研究分析了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治疗依从性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2017.2~2018.1的6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个性心理护理组年龄54~78岁(65.24±2.21)岁。男18例,女12例。常规组年龄54~79岁(65.11±2.27)岁。男20例,女1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个性心理护理组开展个性心理护理。第一,入院后开展心理护理,以充分了解肺癌病患的病情,过敏史和家族史等,了解肺癌病患的文化程度和心理状态,以便根据肺癌病患情况实施人性化护理。访视过程护士应保持微笑,消除肺癌病患的焦虑,耐心地介绍手术知识,麻醉方式和并发症,强调手术安全性和医生技术水平,增加肺癌病患信心,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第二,麻醉前护士应耐心地与肺癌病患沟通,以缓解焦虑。告知患者麻醉后的生理状态和无痛状态,促使患者对手术操作放心,减少担忧心理。第三,家庭支持。对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注意事项,嘱咐肺癌病患家属多给予肺癌病患关怀和陪伴,减轻肺癌病患心理负担,使其树立手术治疗信心和康复治疗信心[1]。

1.3 观察的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8.0软件,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满意度

个性心理护理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个性心理护理组的满意度是100%,常规组的满意度是70%。

2.2 焦虑评分

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个性心理护理组焦虑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

护理前常规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60.68±7.21分,个性心理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60.11±7.21分。

护理后常规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3.68±4.25分,个性心理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1.12±1.22分。

2.3 治疗依从性评分

个性心理护理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个性心理护理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是96.25±3.21分,常规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是82.21±3.27分。

2.4 并发症

个性心理护理组并发症更少,P<0.05。个性心理护理组并发症是1(3.33),常规组的并发症6(20.00)。

3 讨 论

手术是治疗肺癌肺癌手术病人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它也是生物应激的强烈来源。大多数肺癌手术病人会因不熟悉的医疗环境,对疾病过度担忧,害怕手术创伤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反应。而过度的术前焦虑不仅会降低肺癌手术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还会引起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紊乱,影响肺癌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并发症,不利于术后的恢复[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其实施可有效改善肺癌手术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肺癌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感,促使肺癌手术病人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其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给予真诚的关注,以便肺癌手术病人能够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的现实,并提高康复信心,减轻身心压力。肺癌手术病人从良好的护理服务中得到充分关怀和尊重,因此满意度也得到提升[3-4]。

本研究中,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个性心理护理组开展个性心理护理。结果显示个性心理护理组满意度、焦虑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并发症和常规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肺癌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心理护理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病患依从性肺癌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