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使用血管缝合器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20-12-10陈静
陈 静
(联勤保障部队980医院放射诊断科血管造影室,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中层裂开,并且在其中有流动或凝固的血液,它是一种常见的、最复杂和死亡率极高的动脉疾病[1],近几十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利用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支持下,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由于创伤小,安全性高及术后恢复快等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手术方式粗暴,安全系数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容易产生并发性淋巴瘘。血管缝合器预埋技术的临床运用价值显著,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9例,女9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3岁,平均年龄57.9岁,合并高血压38例,冠心病29例,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持续胸背部刀割样剧烈疼痛,并伴有血压升高。
1.2 方法
本组48例病人全部采用股动脉造影评估血管情况后,通过5F动脉鞘置入直径0.899mm超滑导丝进入股动脉,交换引入第一把血管缝合器,远端侧孔有搏动性出血后撤出导丝,将缝合器向股内侧旋转30°释放,暴露缝线,经侧孔置入导丝,交换引入第二把缝合器,同法将缝合器向股外侧旋转30°释放固定缝合线后预扩穿刺点[2]。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保留导丝,依次收紧第一把及第二把缝合器预留缝合线,完成操作[3]。
1.3 结果
48患者完成手术后符合使用血管缝合器预埋技术,47例病人股动脉穿刺处闭合良好,无明显渗血,其中1例股动脉穿此处少量渗血。
1.4 术前护理
1.4.1 一般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多吃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的食物,维持正常的新城代谢。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血压高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观察患者血压值,使血压控制在小于130/80mmHg。剧烈疼痛是发病时最明显的症状,因此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疼痛情况,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等级,部位,持续时间,若疼痛严重难忍,患者情绪失控,要及时基于镇静剂,预防发生过激行为,及时减少疼痛问题。术前常规准备:备皮范围上至脐下下至双侧股骨上1/3,注意手法,防止破损,以免引起感染,进行碘过敏试验。
1.4.2 心理护理
急症患者发病突然,疾病导致的疼痛感会加重患者病情,且大部分患者对病情的认知不足,容易感到紧张,情绪波动也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增高血压,容易引起动脉瘤破裂,因此责任护士要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宣教形式,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原理及应用血管缝合器的过程,告知手术,护理的方式以及管控要点,最终优化护理质量。
1.5 术中护理
认真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给予生命体征监护,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观察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完好情况,医生,护士长要观察护理人员的血管缝合器预埋方式以及护理工作,并对其进行指导,也要及时观察手术中每位患者的缝合和止血情况,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有助于护理人员提高风险管控意识,优化护理质量。
1.6 术后护理
1.6.1 一般护理
术后护送病人安返病房,取平卧位,实时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对光反射及生命体征,全麻病人术后6小时禁食、水,术后6小时,患者全麻清醒后,嘱患者进食少量清淡、易消化饮食。做好术后血压监测,控制在合理范围,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做好处理。为预防造影剂相关性肾病遵医嘱为患者应用抗生素及补液治疗[4]。
1.6.2 穿刺部位护理
及时观察其是否发生渗血或者是血肿的问题,观察患者下肢状况,看其是否发生体温变化,以此来预防动脉血栓的问题,帮助患者保持生命体征稳定,嘱家属按摩术肢,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改善措施,先帮助患者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的翻身运动,待到患者体征改善后,逐步进行缓慢的下地活动,但是要注意运动缓慢,预防出血问题,通过适量的运动和康复引导,最终帮助患者改善生命体征,减少不良体质变化,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1.6.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例患者术后穿刺点部位有少量渗血,出血量约为5-10ml,给予纱布外敷,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制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穿刺点情况,术后1小时未见新鲜渗血,解除弹力绷带,给予无菌纱布覆盖,患肢制动6小时,24小时后下床活动,观察未见局部渗血和血肿。
2 结 果
48例病人在护理人员精心护理下,全部安全出院,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3 结 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运用血管缝合器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成功,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不断改善患者的就诊心态,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满意率。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基层医护人员应当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从基本的手术工作做起,落实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满意率,为建设一个优质,专业化,现代化的医学环境奠定基础[5]。
猜你喜欢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