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之现状与对策思考
2020-12-10覃杰凤
覃杰凤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崇左 532415)
1 农业科学技术精确减贫的组成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西代表团审查会议上强调,加快贫困地区的减贫和繁荣是广西富裕社会必须吃的硬骨头。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消除贫困,不要让少数民族或某个地区陷入贫困。由于广西大多数贫困农民都是难以迁移的山区农民,大多数人必须适应当地条件,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和技术支助发展当地农业和旅游业,以摆脱贫困。农业科技精确减贫是广西创新、协调和消除绿色贫困的主要手段和举措之一,因此为了通过农业科学和技术实现准确的减贫,必须建立创新机制,协调这三个组成部分,并确保它们相互协作。
2 广西农业科技扶贫三大要素现状
农业科技扶贫在广西艰难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政府、科技和农民三大支柱的结合和推广取得了相应成果。去年,广西政府对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科学规划和设计。但是,广西反贫困工程要更好地落实中央政府的五大发展思路,走向创新、生态和可持续减贫,农业科技扶贫的三大要素必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1 在地方社区一级
(1)对农业科技在消除贫困中的作用、重要性和可持续性缺乏认识,以及对有效性和短期行为的反思更为重要。
(2)缺乏对三个辖区农业社区农村环境和资源的充分深入研究和分析,缺乏适合当地、科学、环境和可持续条件的具体减贫计划和战略,以及观念和行为。
(3)在农业科学和技术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没有或根本没有协调农业科学和技术创新和减贫的机制,以持续和定期地促进农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减贫和繁荣。
(4)开发和加强生态旅游的方法不多,知识解放不足,投资不足,利用山区高质量技术和生态资源的进展不足。
(5)对地域标识的需求和对保护利用的认识不足以发挥其在提高广西农产品价值方面应有的作用。广西虽然要求并使用了三江茶、天东香曼、荣南橙等一些地理参考农产品,与国家先进地区相比,在支持广西农业科技扶贫方面差距很大,需要加大努力和力度。
2.2 广西农业科技方面
一般来说,广西农学研究所与大学及科技人员(以下简称农业技术)的合作成果目标不明确,不适合广西农民的贫困和繁荣,广西技术对减贫的支持和力度不够。这至少有两个重要原因。
(1)广西的科技,特别是农业科技奖励措施不够健全,研发投入不足。这会影响研发人员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展d,并进一步限制农业科技进入广西农田,长期稳定地为三个农民服务。
(2)广西科技人才短缺。目前,只有广西大学本科院校培养本科以上农业人才,不能满足需要。这与提供教育和农业科技政策及处理有关。
2.3 农业农民方面
(1)广西石漠化区贫困严重。广西是中国石漠化非常冷漠的地区之一,该地区90 %以上的贫困农民生活在石头地区。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岩石山脉的现实和特点,并在具体减贫的框架内制定适合当地条件的减贫方案。
(2)可耕地稀少但生态资源丰富。广西不仅耕地稀缺,而且该地区大多数贫困农民生活在生态功能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广西被誉为生态美丽和生态优美(这是温家宝总理2010年2月访问广西时提出的问题),为减轻广西的生态和生态贫困留下了独特的自然资源。(3)农民,尤其是最贫困的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科技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受低效传统生活方式的严重影响,他们不容易接受科学技术的干预,不愿意探索进一步产业转型的可能性,不愿意自己动手或自己动手。
有些贫困农民因为懒惰而贫穷。他们宁愿等待扶贫,也不愿努力摆脱贫困。
3 进一步深化广西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对策
鉴于以上对广西农业科技扶贫三大要素现状的分析,下面就如何深化和强化这三大要素,准确推进农业科技扶贫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3.1 政府的对策
(1)各级政府要解放思想和观念,充分认识和认识农业科技在反贫困斗争中的长远性、生态性和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还可以拯救广西的青山绿水,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祖先的家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一种创新、环保和可持续的减贫方法。
(2)区和市政府应通过参与和示范的方式,制定基于农业科学、可持续性和科学技术的详细计划和减贫项目。区、市政府应对所辖三个农村地区的环境和土地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与相关专家和农民协商,制定该地区科学和农业技术领域的精确规划和具体的减贫项目战略。该战略不仅必须与创新、协调和生态发展概念相兼容,而且还必须个性化和差异化。
(3)制度保障。各国政府应改善和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促进穷人在农业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合作和创新,以激发和调动所有各方尽可能多的热情、主动性和创新。
①改革农业科技研发机制和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的相关性、实用性和积极性。
②加快畜牧业创新体系建设,为农业科技扶贫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③加快建设与尽快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体系。
④加强地方推广和农业服务系统,以建立农民对科学技术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
⑤加强农民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在教育中充分重视农业人才的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在地方一级。
⑥加大农业科技扶贫投入和资金筹集,综合有效利用,发挥规模和示范作用。
(4)鼓励农民创建高效的农业生产和销售合作社,参加保险,保护自己免受自然和市场风险。与农业和技术相关的减贫是最常见的,但自然和市场风险很大,农民负担不起,尤其是最贫穷的农民。政府应在这方面提供充分的指导、咨询和援助。目前,专业合作协会是一个有效的方面。
(5)在实地利用生态特点,利用科学技术加强农村生态旅游以减少贫困。
(6)各国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地理标识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改进农业产品地理标识的应用、保护和使用。
3.2 广西在农业科技领域采取的措施
广西农业科技思想必须深刻认识到消除贫困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树立科技责任感,肩负重任,把成果种植在土地和山区。
(1)广西农业科技应全面深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向政府和农民提出科技扶贫方案和项目。
(2)广西农业科技应为农业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全面、综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包括作物栽培和品种选择、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生物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等。
(3)在教育供给的结构改革中,高校应加大努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培养。
3.3 农民的对策
(1)贫困农民应从思想深处改变“宁等扶贫,不劳脱贫”的观念,形成“宁劳不劳”的心态和愿望,要求政府部门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2)农民应积极参加政府和科研机构举办的扶贫培训班和科技会议,多读与农业相关的科技书籍,提高科技知识和技能,增强血液功能,增强科技扶贫的信心和决心。
(3)在政府和科技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选择和投资农业科技领域为穷人创造财富的项目。
(4)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并参与有效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合作社,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
4 结语
我国在提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全国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扶贫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宏观经济角度分析了政府、农业科技和农民在广西农业科技精确扶贫中的作用,以及采取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广西精准扶贫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