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树大面积松针脱落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探析
2020-12-10郑玉东刘炳友孙铁宁赵姝妍
郑玉东,刘炳友,齐 财,孙铁宁,赵姝妍
(1.黑龙江省肇源县新站林场,黑龙江 大庆 16650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林业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林场,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31;4.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宝林场,黑龙江 双鸭山 155130;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100)
针叶树是树叶细长如针,多为常绿树种,材质一般较软,有的含有树脂,故一般又称“软材”。在东北地区种植比例及面积很大,在国土绿化、保持水土、防沙治沙、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提供大径木材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作实践中发现,东北地区栽植的黑松、油松、樟子松等针叶树种,经常会出现大面积的松针发黄、发红、干枯脱落等现象,也一直困扰着大家,并成为阻碍针叶树种植物成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给林业经济造成重大而不可估量的损失。经过我们不断的探索,将其发生原因大致归纳如下,并提出具体治理措施,旨在抛砖引玉。现分述如下:
1 松针脱落原因
1.1 立地条件差
土壤养分含量低、板结严重、通气状况差、土壤偏盐碱等等。
1.2 病害侵染
针枯病,最初在松针基部或中下部形成红褐色的长方形病斑,后病斑逐渐增多,将松针分成几段,随后连接成片,病叶干枯后下垂,但不脱落。当病害蔓延至全株后,病苗枯死。
针枯病从5月份开始发病,可以持续到10月份。
1.3 蛀干害虫
松纵坑切梢小蠹,1年1代,以成虫在树干基部树皮底下或被害梢内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一部分成虫侵入伐根、倒木、衰弱木皮下蛀坑室交配产卵。一部分飞向嫩梢,蛀入梢部为害。越冬成虫离开越冬场所后,一部分飞向树冠侵入嫩梢进行补充营养,然后寻找倒伏木、濒死木、衰弱木、伐根等处蛀入。雌虫先侵入,筑交配室,雄虫进入交配。
危害时间:4月中旬到8月
阳坡较阴坡发生早;立地条件差较立地条件好的发生早;衰弱木较健康木发生早、受害重;林地卫生状况差的较卫生状况好的发生早、受害重。
1.4 刺吸式害虫
松大蚜,属昆虫纲同翅目蚜科害虫,广泛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江苏、浙江及江西等地。
主要危害黑松、油松、雪松、樟子松、马尾松等针叶植物。
东北地区一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松针上越冬。
6~7月、9月发生两次为害高峰,尤以秋季更为严重。
1.5 栽培技术不合理
栽植过深,根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根系活力下降,导致吸收水分和养分功能下降,水分和无机盐等不能及时、足量的供应到叶面,造成叶片营养不良。
2 综合治理措施
2.1 改善立地条件
目前对于土壤的改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沃园微生物菌肥或者植物壹号。
2.1.1 沃园的作用:
①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盐碱;ƒ降解重金属污染;④代谢产物促进根系生长;⑤分泌杀菌物质和杀虫物质。
2.1.2 植物壹号的作用
中和土壤的盐碱性,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有益菌群,改善土壤透气性等,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直接为根系的生长提供氨糖,让根系生长健壮。ƒ有效杀灭各种土传病害如根腐病、白绢病、立枯病等,克服连作的负面影响。④有效杀灭地下害虫如蛴螬、大地老虎等。⑤延长作物的绿期,增加花卉的开花量并能延长花期。⑥提高植物抗逆性,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和病虫害。
2.2 针枯病的防治
根部使用植物壹号灌根,树冠使用御林菌+绿润对松针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10d/次,连续使用两次。
使用方法: 两瓶药兑水160kg均匀喷雾。
2.3 蛀干害虫的防治
使用干虫净,直接对主干喷雾防治天牛、小蠹虫、吉丁虫、木蠹蛾等。
使用方法:一瓶兑水15kg对树干喷雾,不能喷叶片。
2.4 防治松大蚜
使用暴蚜珍,有效成分为吡蚜酮。
通过口针阻塞效应,让蚜虫停止取食,饥饿致死。所以,本药剂不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
使用方法:60g/袋,采用二次稀释法兑水200kg,均匀喷雾。
2.5 栽植方法的改进
我们提倡浅栽高培土。
树木适当深栽,便于固定树体,但根系呼吸受抑而活力不强,不利于生长,不利于成活;
树木适当浅栽,根系呼吸通畅利于保活,但对水分要求较高不便于管理。
浅栽高培土法弥补了以上栽植方法的缺陷。
具体方法为:浅栽后实行高培土(高培土相当于深栽,有利于固定树体),树木成活后将高培之土除去(相当于浅栽,树木根系呼吸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