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麦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技术
2020-12-10赵永锋
赵永锋
(泌阳县春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河南 泌阳 463711)
0 引言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在世界粮食的构成中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提高小麦的产量,能够促使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远程监控技术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植保技术和施肥技术的广泛应用则可以实现我国小麦的高效产量。所以,在小麦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应用这些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应用这些技术的同时,更要求我们要不断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科学合理地对其进创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泌阳县小麦的总产量。
1 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分析
1.1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主要方式。药剂拌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农药的性能,确定农药用量。在搅拌过程中,种子的总重量要与农药用量以及用水量的配比均匀。为了避免产生要害,严禁湿拌,根据小麦高产栽培的要点,应选择干搅拌法。(2)要做到随时搅拌,随时播种,严禁长久放置。通过杀虫剂对小麦进行搅拌后,需要进行2~6h的堆闷处理,当种子吸收药剂之后,再进行种子的种植。当选用杀菌剂拌种,则需要晒干后马上进行播种。
1.2 种植土壤的处理
小麦种植农田存在土壤传染病原菌,如果长时间未对种植土壤进行处理,严重的农田甚至会颗粒无收。所以,为了达到良好土壤病菌的防治效果,必须在药剂拌种后,对种植土壤进行处理。根据小麦病害实际情况,可选用3%的辛硫磷颗粒等毒性低的药剂,均匀地施撒在麦田,这个方法可有效防治地下病虫害。
2 施肥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2.1 基肥的施加
可采用分层的方式来施加基肥,广大农户要明确知道基肥对于小麦的健康生长的重大影响。针对土地相对不肥沃的地区,要确保施肥的数量以及肥料的质量。对于土地非常肥沃的种植区,可以适当减少施肥量,以减少肥料过多而影响小麦的产量。施基肥最好选择有机肥,一般670平方米的田地,可施加一吨到两吨的肥料。
2.2 冬季肥的施加
要想使小麦在冬天正常的健康生长,对小麦施加冬季肥料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冬天气候比较干燥,土壤湿度低。以此想要使得小麦获得充足的养分,在施肥的时候,应先将小麦的根部浇灌适量的水。
2.3 返青肥的施加
适当地施加返青肥,可以确保小麦的所有部分都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对小麦的健康生长以及产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种植农户一定重视返青肥施加对小麦的作用。
2.4 拔节肥在小麦生产中的施加
拔节肥是在小麦拔节阶段施加的肥料,这样小麦穗会非常饱满。拔节肥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所以一定要重视拔节阶段肥料的施加,从而获得小麦的高产量。
2.5 孕穗肥在小麦生长中的施加
孕穗肥主要是在小麦生长的最后阶段施加的肥料。科学合理施加孕穗肥,可以确保小麦不会出现早衰现象,也能促使小麦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进而保证了小麦的高效产量。
3 远程监控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监控技术在小麦的高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远程监控技术在河南豫南地区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实时监控小麦的生长情况
现阶段,远程监控技术在监控小麦生长情况方面应用相对广泛。通过网络视频传输技术,将小麦苗的生长情况通过网络设备输送到管理员面前。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小麦生产的管理成本,全方位地对小麦苗情进行监控。
3.2 建立管理指标数据库
采集小麦苗情和田间相关环境数据,建立小麦苗情监控数据库。对进一步研究影响小麦苗情的关键,确立小麦苗情诊断与评估指标、苗情评价等参数指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开展大面积小麦苗情监测预警和诊断管理提供了科学和技术支撑。
3.3 网络化的小麦生产管理
通过小麦主产区建立的苗情监测点,利用实时监控数据和专家经验的结合,建立面向淮河冬麦区范围的小麦远程监控与诊断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小麦苗情远程监控的网络、数字以及可视化的水平,这也是在现代化信息下,开展技术服务的新方法。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口总量的不断上升,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所以,必须重视小麦生产种植中的应用技术的创新,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小麦的高产、稳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