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葡萄的栽培及具体技术分析
2020-12-10张春燕
张春燕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徐州 221124)
0 引言
最近几年,设施葡萄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镇也因此大力推广葡萄产业,目前发展设施葡萄66.67多hm2,鉴于此对我镇设施葡萄的栽培技术进行普及和推广。
1 设施葡萄种植园建设的关键技术
1.1 葡萄园园区设施规划建设
葡萄和普通的农副产品不同,具有很强的抗逆性以及适应性。所以,适用于葡萄种植的区域和范围非常广泛。为了提高设施葡萄的种植产量,在实际的葡萄种植过程中,应选择种植土壤肥力较高、便于灌溉的区域作为葡萄园进行规划建设。在我们平原地区,一般在规划建设葡萄园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单棚种植,葡萄园的方位最好坐北朝南,并拥有便捷的浇灌设施。此外,还要在大棚和大棚之间留出3m左右的间隔距离。
1.2 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规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葡萄的产量,在进行规划种植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葡萄的品种、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种植,一般情况下,设施栽培密度必须高于露地栽培密度,一般在(0.5 m~1.0 m)x(1.5 m~2.0 m)之间。我镇推广种植的甬优葡萄品种,一般大苗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进行定植,进行定植之前,还要做好出圃种葡萄苗的假植过冬工作。将葡萄种苗放置在湿度合适的细沙土中,然后再开展假植工作。也可以将一些事先种植好的葡萄苗木移栽到温室大棚中进行定植,但是定植时间最晚不超过6月底。此外,为了有效提高葡萄的产量,应选择根系分别均匀,主根超过5条,苗木较为粗壮的葡萄苗进行定植。
2 葡萄设施栽培问题
2.1 葡萄苗木根系问题
葡萄的适应性很强,当土壤温度处于7℃左右时,此时葡萄的根系可以在土壤中进行活动,当土壤温度上升至12℃左右时,此时葡萄的根系会生出新根。当土壤温度处于20℃左右时,此时葡萄根系的生长速度最快,因此,为了提高葡萄的产量以及成活率,一定要对葡萄种植土壤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温度过低冻害根系,当棚内温度低于零下6~8℃时,葡萄果树根系就容易发生冻害,可以通过白天卷帘升温、夜间盖帘保温的方式,保持棚内温度在0~7℃之间;当棚外平均温度低于6℃时,就应当全天覆盖保暖物进行保温呵护。
2.2 葡萄休眠期问题
在水果类农产品中,葡萄的休眠期较长,当葡萄处于休眠期时,此时葡萄的低温需求量较高。一般情况下,一些早熟葡萄产品的低温量往往处于850~1100 C.U内,而一些中熟葡萄产品的低温需求量则高达1000~1600 C.U。因此,如果农户想要葡萄可以提前上市,获得更高收益,则需要对葡萄的低温需求量进行有效控制。
3 设施葡萄关键栽培技术
3.1 加强肥水管理
(1)施足底肥。一般开宽40㎝深50㎝的沟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667m2,硫酸钾复合肥100㎏/667m2。在开花之前的2周,用3%硼砂溶液进行根外施肥可有效提高座果率并根据情况浇水1次。花朵凋谢后幼果刚开始膨大的时期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0㎏促坐果[1]。
(2)在葡萄坐果后,即果粒似绿豆大时施膨大肥。施三元复合肥50㎏/667m2,促进果实迅速膨大并浇水1次。在葡萄成熟前20~30d和在浆果开始发软尚未着色时施入高钾低氮水溶肥,能达到膨果、着色、提高含糖量、抗病、增产催熟的目的。
(3)在葡萄采收后施“月子肥”施23-10-18水溶肥复合肥20㎏/667m2。此次肥料的作用利于恢复树势,而且有利于促花芽分化,为翌年丰产奠定基础。8、9月份葡萄采收后,施17-17-17水溶肥复合肥15㎏/667m2,可促葡萄生出大量须根,以壮树势,更利于越冬。
3.2 合理控制设施葡萄的扣棚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12月底或者次年的1月上旬分别进行2次扣棚,并严格控制扣棚时间,避免因扣棚时间过早导致葡萄减产。同时还要对葡萄进行低温集中预冷以实现葡萄提早上市。进入秋季之后,还要对葡萄园内土壤的温度进行监测,如果土壤的温度低于7℃,此时除了要在大棚外覆盖一层草帘之外,还要进行扣棚,确保大棚内的温度处于7℃的额定范围内,从而实现葡萄保温保产。另外,还可以利用石灰氮材料来打破葡萄的休眠。借助石灰氮对葡萄苗木进行处理之后,葡萄苗木可以提早20d左右发芽[2]。具体做法:1㎏的石灰氮和5㎏的温热水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混合物均匀地涂抹在葡萄苗木的枝蔓上,来打破葡萄的休眠促其尽早发芽。这个方法在大许镇东探村张杰葡萄园做了对比试验得到验证,用过石灰氮处理的比没用过的提前17d发芽。
3.3 提高设施葡萄夏季修剪技术的运用
设施修剪环节对葡萄的生长有着重要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夏季修剪葡萄有助于调节水分、养分的运转和分配,提高产量,增进品质。葡萄的修剪内容包括抹芽、疏梢、疏花穗、主梢摘心、副梢处理、除卷须、绑缚、摘叶和剪梢等。如果农户能够正确运用修剪技术,那就可以有效提高设施葡萄的产量。
首先,就抹芽来讲,进入初夏后农户就应当及时将葡萄主芽旁边萌生的副芽和隐芽抹掉,避免葡萄枝叶的重叠。抹芽时间尽量控制在新梢开始成长而尚未形成枝叶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养分消耗。其次,就疏枝流程来看,农户应当在新梢萌发后根据新梢的长势来判断应该去除的树枝,保证设施葡萄枝叶的疏密程度符合最佳的外观采集要求。在进行葡萄疏枝时,应分2次进行,第1次疏枝时保留部分多余枝叶,而在第2次疏枝时则将多余枝叶全部清除。最后,摘心:设施葡萄的摘心也需要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进行,一般当年新梢长到6~7片时留3~4片叶摘心,葡萄延长枝一般在12~18芽摘心,结果中庸枝应在开花前3~5d,在花序上留3~5片叶摘心。
3.4 做好设施葡萄的花果管理工作
设施葡萄花果管理工作对于葡萄产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规避葡萄次年结果以及外界不利因素影响葡萄产量等问题,保证葡萄的座果率,农户在栽种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一些生长态势较强的结果芽,农户应该对其花序的上部进行扭梢操作。
(2)定期对葡萄的花序和叶片喷洒浓度为0.2%的硼砂溶液,从而提高葡萄的成熟时间。结合大量的实验分析可知,喷洒过硼砂溶液的葡萄可以提前半个月左右成熟。
(3)为了提高葡萄的产量,农户还应该对葡萄苗木进行疏穗和疏粒操作。一般情况下,当葡萄花谢后半个月以内,对葡萄果穗进行裁剪,保留生长态势较强的果穗,剪去生长态势较弱的果穗。同时,在葡萄花谢后的20天以内,还要疏去蜜果和单性果。
(4)做好对设施葡萄的套袋处理,农户应在葡萄生理落果后对葡萄进行套袋处理,并在红色葡萄采收前1~2周摘袋,这样既可以减少外界不利因素(自然灾害、农药污染、虫害等)对葡萄成长的影响,而且也可以促进浆果着色,保证外观和品质。
3.5 葡萄常见病虫害与防治
葡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黑痘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叶婵等。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操作技术规程坚持物理、化学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高效低度农药,主要药剂有嘧霉胺、世高、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
4 结语
现如今葡萄的效益较好,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农户在种植技术上还有些欠缺。本文主要分析了设施葡萄的栽培关键技术以及实际种植过程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这些技术在农户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并加以推广,达到农户增收致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