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2020-12-10王金玉
王金玉
(黑龙江省克山县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黑龙江 克山 161600)
食品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需求,食品安全与否不仅关系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着居民餐桌安全的程度,必将会对国民经济的安全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绿色食品作为政府品牌,企业形象,寄托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向往和追求,赋予着监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体现着企业对公众安全的使命和责任。
1 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的质量管理
绿色食品之所以能被越来越多的人關注和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安全、高品质食品的标志。相对于普通农产品,绿色食品是一种高端的食用农产品。这种高端得益于绿色食品生产全程的严格质量控制,也就是说这种对质量安全的特殊要求才是绿色食品的核心。而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绿色食品的产出大省更应该关注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1.1 绿色食品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监测与评价
科学的监测与评价是判断其产地环境是否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的前提条件和主要依据。企业在申报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过程中,绿色食品专职检查人员将对企业申报的绿色食品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现状必须进行调查,根据产地现状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对产地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监测和评价的结果直接作为申报依据之一。
1.2 绿色食品对产地环境进行动态管理
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后,各地绿色食品管理部门仍将对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进行动态管理。在每年例行的年度检查过程中,绿色食品标志监管人员要对企业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进行调查:第一,企业“获标”产地环境是否超过申报时环境监测和评价的范围,如果是,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整改达标,并对超范围产地环境部分进行补测;第二,产地环境是否有受到外来物质的污染迹象。如果是,就要对可能受污染产地环境进行重新监测与评价,如果评价不合格,则该基地生产的产品或产品原料不能作为绿色食品使用和销售,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标志应取消。
1.3 绿色食品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控
各级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管理网络,根据各地重点污染事故、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程度等情况进行通报,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进行监控。如果涉及绿色食品产地存在污染的可能,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必须随时会同产地环境监测部门对企业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还能作为绿色食品产地,或立即整改或立即撤销。
2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是绿色食品产业体系的重要部分,绿色食品生产的过程、许可范围、许可条件及其发展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技术标准,都会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资料投入是否合乎标准,直接导致食品是否安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如种植业、养殖业的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种畜、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类、包装材料及其他相关生产资料等,如种植各种专用农机、器械、水里设备、医疗设备等。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必须具有合法性、有效性、安全性和无污染性的特征。对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管理的主要依据是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相关的技术标准等,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与生产资料管理有关的一系列标准体系。国家对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选择和使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绿色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这些规定。如果违反这些标准的要求,必然给绿色食品产品的品质带来或可能带来危害,各级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将要求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限期做出整改,直至取消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有关法律责任。
3 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管理
绿色食品的本质特征是无污染性、安全性、优质性和营养性,绿色食品的特征决定了国家对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管理必须严格、规范、有效、强制,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绿色食品知识产权及信誉,才能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和生产者、商家的利益,保障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管理的依据是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颁布了80多个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还将根据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绿色食品发展形势的需要,继续修订和增补有关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使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完善。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对普通生产者是推荐性的标准,而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则是强制性的标准,所开发的绿色食品必须达到绿色食品质量的标准。
4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重视健康生活。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也空前提高,但是有些标榜绿色食品的商品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既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又反映了我国绿色食品安全管理还不健全。提升绿色食品安全具有非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想做好绿色食品安全保障还要在绿色食品的管理机制上进行提升,为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