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0-12-10王显高
王显高
(贵州省贵定县德新镇农业农村工作服务中心,贵州 黔南州 551300)
水稻不仅是我国基础性粮食保障的农作物,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虽然杂交水稻的研发为我国水稻种植业掀起了新的篇章,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水稻种植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要想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水稻产业更加完善,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对水稻种植技术的方法、主要环节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1 水稻种植技术的方法以及主要环节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分别为:种子的选择、晾晒种子、浸泡种子并且催其发芽、土地的前期整备以及播种和插秧。
水稻种植前期的关键阶段就是选择种子,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在水稻种植前,水稻种植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土地以及种植的条件、环境充分的了解,因地制宜,这样才能选择到最适合的种子。选到合适的种子之后,种植人员要及时的将种子平铺增大接受面积并放在可以接受到阳光直射的地方晾晒,并且需要随时关注天气情况,以防下雨泡坏种子。晾晒种子,可以提升种子的成活率并减少损失。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对稻种进行浸泡以达到催芽的效果,首先要将稻种放入盐水中,将其中一些质量不好的水稻粒挑出,之后将剩下的饱满的稻种冲洗两到三次后进行浸泡,在浸泡5d左右捞出沥干,之后再将40%的利枯宁种衣剂倒入浸泡好的种子里面,密封2~3h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在播种前水稻种植人员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以及土地情况。一般来讲,播种时的最佳温度为10℃左右,在离地5cm的位置的温度最好是15℃,这种温度下播种种子的情况最佳,对于种子的发芽最有利。在完成播种时要及时的在种子上面铺上保护膜,以此来保证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湿度。在进行插秧时,为保持幼苗的正常吸收养分并防止幼苗倒伏,种植者应该采用宽窄行的栽培方法,控制好每一棵苗之间的距离,切忌太大或者太小,通过合理的计算,并且利用水稻边际效应的特点,保障种植后水稻的通风以及透光情况,并确保其可以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以此来提高米质,增加水稻产量。在水稻栽培中,施肥是保证米质优良以及高产的基础。施肥也需要结合环境、气候等内容进行实施。施肥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多以少施多次进行,在插秧后一周左右、抽穗以及返青等阶段需要分批施肥,有助于促进吸收以及水稻生长。
2 水稻生长中常见的病虫害
在农作物种植中,病虫害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水稻种植亦是如此。例如水稻生长中常见的立枯病,主要流行于旱育秧苗2~3叶期,引发该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较低或者早晚温差过大,土壤碱性也是其中一重要原因。该病在发病后,秧苗容易枯萎,并且变得细弱,非常容易被拔断,还会导致水稻的秧苗茎底部发生腐烂,最后导致水稻大面积的死亡。该病害还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病害,例如叶枯病和稻瘟病等。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每年5~9月会有一种害虫大量出现,就是二化螟,这种虫害也被称为钻心虫,该虫害的幼虫可以在稻草内过冬,并且在第二年成蛹。在发病初期,幼虫会先群集在叶鞘内侧蛀食,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后叶鞘枯黄,叶片慢慢死亡,成为枯梢期。幼虫在蛀入水稻的根茎后剑叶尖端逐渐变黄,严重的会心叶枯黄而死。在水稻分蘖期如果心叶被咬断,就会导致出现枯心苗。另外,在水稻抽穗的时候受害,枯孕穗就会出现,尤其是在水稻乳熟阶段,半枯穗的状况也会出现。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虫害叫做水稻象甲,这种虫害主要以幼虫食害水稻根部,致使稻株变黄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全株枯死。该虫害的成虫主要栖息在水稻的根部,取食地上稻叶及杂草的叶子,危害不大。
3 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较多,不同的病虫害也存在不同的危害程度,就算在病发后发现及时,处理起来也是相当麻烦,同时也会影响到水稻产量以及质量。因此,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种植环节中一定要规范操作,通过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有效的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例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纹枯病,一旦发病对于水稻的质量以及产量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防止该病症发生中就需要种植人员在选择种子时的认真对待,选择具有顽强抗病性的种子可以有效的减少水稻种菌核的残留量,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纹枯病发生的可能。在防治纹枯病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控制好适当的药剂,并且要在水稻的中下部分喷洒。
4 总结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对我国的粮食保障以及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将水稻种植技术持续科技化,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积极的寻找更好的治理水稻种植病虫害的方法,尽量减少使用农药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水稻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此获得更高的产量,为我国的温饱战略提供有力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