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自主性精神分析
2020-12-10杜海舒
杜海舒
青岛大学
德国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性国家,从表现主义的词源来看,其主要指文化实践活动的一种状态。从“表现主义”一词产生,到其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最后到被人们普遍认知,可以验证“表现主义”实质上是内心世界、情感、精神与社会话语领域的同构。当前,艺术领域所说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正是表现主义思想在绘画艺术领域的表达方式,具有哲学性、思想性、经验性、现象性的特征。因此,在分析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自主性精神时,不能单独将其置于“艺术”框架中,而是要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的起源、发展历程中探索其反映的文化传承与社会背景,并将其置于当代艺术生态框架下研究其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关联性,并思考其如何通过演绎与进化脱离先验性,逐渐成为一种独具风格、内涵及价值丰富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
一、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的内涵与起源
(一)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的内涵
“自主性精神”并不是绘画,或者说艺术领域独有的概念,而是传统哲学思想在绘画艺术中的映射,因此,要想探寻“自主性精神”的内核,还需要构建“绘画”与“思想”之间的话语形态。早在18世纪,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就开始思考人类与存在的关系。福柯的成名作《词与物》探索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的西方文化与知识史的先验意识,基于福柯的“思想与话语的统一性历史存在论”,可以推理出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绘画”为主体,自主性精神是以“绘画”为载体建构的显现于外在世界的秩序,是“人”的觉醒以及隐藏于“绘画”中的主体真相。简单来说,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的自主性精神,就是艺术家内在的精神欲望。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将对自我的审视与表现、对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对思维活动产物的察觉渗透至绘画中,继而将“绘画”这一主体转化为客体,将艺术家自身的感受、认知、经验等作为主体并支配其绘画创作,这是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反对艺术目的性的体现。
实际上,早在古希腊时期被誉为“哲学之父”的泰勒斯便打破了传统宗教的束缚开展探索自然,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人类正是靠着自己在漫长的历史上发展起的寻美、持美、向善的本质力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并以之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方式,从而在外化、对象化的活动中创造了以科学、艺术、道德为三大支柱的文化大厦,使人得以由“茫然于人道”的“植立之善”成长为今天的“万物之灵长”和“宇宙之精华”,人的类本质也在建设此文化世界中得到确证并逐步地丰富起来。德国表现主义中的自主性精神,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外化性表现,在反对艺术目的性的同时也间接反对了艺术的功利性、商业性,主张绘画创作的“自发自省”“有感而发”。
(二)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的起源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是保守主义思想的延续,使其绘画艺术摆脱外物及世俗的限制,致力于满足自在的精神诉求。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德国人祖先——日耳曼人的民族特性,从日耳曼原始部落,到给分散的日耳曼族群,最后到与罗马帝国的抗争,日耳曼民族一直在探索走向自由、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当代德国艺术融入了日耳曼民族的血性与自主性,但也存在既追求自由又崇尚严谨,既保守又理想的矛盾。在此时期的德国绘画以日耳曼民族绘画为主,表现形式为器物、岩石、衣服上描绘的动物形象、自然形象等,从其线条的勾勒、符号性的图案可以看出绘画者表现出的对自然界未知力量的恐惧与敬畏,虽然带有宗教、巫术色彩,但是日耳曼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是自我意识的外显。
德国现代艺术史家威廉·沃林格尔认为,德国表现主义绘画至深的本质是德意志民族对由来已久的一种精神渴望,是一种反对理性及科学、反对古典艺术传统的艺术,其源头是哥特式艺术。由此可见,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与哥特式艺术有极深的渊源。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法国艺术风格,通过运用最为原始、直接、躁动不安的线条表现出与外在世界的格格不入、阴暗抑郁的情感与情绪,哥特式精神正是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的古老源头。除了日耳曼民族绘画、哥特式艺术为德国表现主义自主性精神觉醒带来的启发外,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浪漫主义、19世纪末的西方现代主义、德国文学也对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自主性精神有一定的影响,赋予了德国表现主义绘画自主性精神最为鲜明的特征——完全由潜在意识支配的、以自身认知、经验、审美为核心而产生的无功利性、无目的性的自我精神诉求。
二、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可以说是德国艺术家所追求的具有民族精神根基、与德国当代艺术相契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对自我的表达,也是对真实社会风貌、时代特征、民族特性的反映,从该方面来看,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自主性精神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民主意识的复苏、艺术本质的追求、人性自由的解放。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不仅能够为中国当代绘画创作中颜色的选择与配比、线条的描绘与填充、画面的布局与表现提供指导,而且其精神、思想、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中国当代绘画的民族化、本土化、创新化发展。
(一)中国当代绘画自主性精神的萌芽
20世纪初,五四文化运动掀起了学习西方、模仿西方的浪潮,中国艺术家们开始学习西方的印象派与野兽派。其中,林风眠、刘海粟等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远赴日本研习,吸收了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美学思想与创作形式。以林风眠为例,其倡导中西融合,着力表现一孤寂、诗意的美感。从其《仕女图》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创作技法借鉴了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及几何结构,具有婉约、自然的表现力及生命力,是其自我精神的独白与外显,同时,作品中也蕴含着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凸显仕女知书达理、体态婀娜的形象。
这些20世纪初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影响的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构建着主观的世界,自主性精神在中国当代绘画中萌芽并破土而出,但此时我国绘画更多的是借鉴野兽派、印象派,所以叶廷芳将该时期我国的绘画风格统称为泛表现主义。当时我国绘画领域对德国表现主义最直接的学习是鲁迅从德国引进表现主义女画家珂勒惠支的木版画,其诸多主题与我国当时内忧外患的境遇相契合,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与不满,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同时,珂勒惠支木版画的线条粗犷、简单,与当时革命思想具有相同的情感基调。受珂勒惠支木版画的影响,李桦、夏朋等绘画家开始对表现主义绘画进行尝试与实践。其中,李桦的代表作《怒吼吧中国》(如图1所示)借鉴了表现主义木版画中深刻的线条,以夸张的表情带来强烈的直觉冲击力,抒发自身的情感,迅速调动起广大劳苦人民的革命热情,这正是自主性精神的发挥。
图1 李桦作品《怒吼吧中国》
(二)中国当代绘画自主性精神的高潮
中国当代绘画自主性精神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同样走过了萌芽、发展、衰落、崛起的坎坷历程,在历经磨难后迸发出强烈的生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了“文革”的打压后亟需通过写作、绘画、歌曲等纾解自身压抑、苦闷的情感,由此引发了中国绘画自主性精神的发展高潮。80年代,我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艺术家们将视野转向西方,重点研习能够满足自我意识表现诉求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90年代,经受了“八五新潮”的洗礼、社会开放发展的浸润,中国绘画中自主性精神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此阶段出现了如申玲、马路、王克举等优秀的表现主义画家。以首都师范大学的段正渠教授为例,其创作的油画作品《黄河船夫》(如图2所示)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形象,刚劲有力的四肢抵住船沿、其背后墨色的天空下是波涛汹涌的黄河,人物大张着口,似乎在喊着号子。段正渠教授的这一作品有着珂勒惠支木版画的特点,浓郁的色调、粗犷的线条映射出蓬勃的生命力。该作品不仅仅是表现黄河船夫不畏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这是段正渠教授回顾中国抗战历史所形成的主观感悟,并将其渗透至作品线条、色调、人物形象等各个方面,具有浓厚的表现主义、自主性精神色彩。
图2 段正渠作品《黄河船夫》
三、结语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中的自主性精神起源于日耳曼民族绘画艺术、哥特式艺术,同时,也受到德国浪漫主义、西方现代主义的启发,标志着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精神的重塑,在反对艺术目的性的同时也间接反对了艺术的功利性、商业性,主张绘画创作的“自发自省”“有感而发”,这也是艺术回归本源的重要体现,其对后世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当代绘画要想朝着民族化、本土化发展,就需要“洋为中用,西体中用”,借鉴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创作技法,融入自我、民族精神以及自己对社会、时代及生活的感悟,使当代绘画艺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历史的浸润下熠熠生辉,助推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