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家光:从小技工到高级技师的逆袭

2020-12-10丁天茼

人民交通 2020年23期
关键词:洪家师傅工作

本刊记者 / 丁天茼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目的是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这是时隔五年中国再次最高规格——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今年共有1689名全国劳动模范和804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发出倡议,争做听党话跟党走的排头兵、建新功立伟业的主力军、本领高能力强的奋斗者、讲团结促和谐的带头人。

短发,瘦长的脸庞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整个人文质彬彬。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有些“文弱”的人,却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工作疯子”。他能熟练操作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数控车床;他多次参与辽宁舰舰载机等多项国家重点航空发动机科研项目;他不仅荣获多项荣誉而且拥有7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他,就是研发出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用金刚石滚轮制造技术、解决了弯管型芯工装制造难题、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

从一名普通车工,成长为行业内有名的“大国工匠”,洪家光用20年的时间,实践着创新路上的一次又一次超越。

他说:成功的滋味是“苦尽甘来”

1979年,洪家光出生在沈阳的普通农村家庭,虽然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却没有因此而获得更多地照顾。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从小便自食其力,干农活。

后来有了知青落实政策,洪家光举家从乡下进城了。进城后,父亲做起瓦工,母亲负责操持家务。然而没多久,父亲因繁重的工作渐渐透支了健康,烙下了病根,母亲便决定找份工作分担家庭重担。没有一技傍身,母亲只能选择清扫、搬运垃圾的苦活累活。别人家的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不到十岁的洪家光却在帮母亲推垃圾、干家务。

洪家光的四个姐姐在初中毕业后都相继辍学,开始打工补贴家用,大姐刮大白当油漆工,二姐在酒厂当临时工。所有人都期盼着生活能因为劳动力的增加而慢慢好转,就在大家抱着希望向前奔的时候,姐姐们却都相继失业了。

年少的洪家光不明白为什么姐姐们会失业,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工作得那么辛苦。但随着长大,他慢慢明白,人在社会立足,要有一技之长,掌握技术,才有稳定的工作。他知道,只有做好自己眼前的事,学好一门技术,才能不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

因此,初中毕业之后,洪家光选择了一所技术学校。从洪家光家到黎明技校的路程,往返乘车需要四个多小时。当其他人在车上睡觉的时候,珍惜时间的洪家光则选择了看书,将往返的公共汽车变成了他的移动图书馆。三年的时间,洪家光利用路上坐车的时间自学了四本技术书。也正是凭着这股刻苦的劲头,洪家光1999年以第一名的毕业成绩分配到了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58车间。

初入工厂 ,厂房又小又破,机器又老又旧。洪家光看不到梦想中的飞机,也见不到成形的发动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机器和零件间重复劳动,一个动作一天要做几百遍几千遍。面对枯燥的工作,年轻的洪家光心中充满了彷徨与怀疑。

当时公司正面临着经营困境,车间厂房又小又破,发不出工资、条件艰苦、干活太累,去城里当服务员便成了许多工友的最佳选择。18岁的洪家光陷入了艰难的抉择,是继续干每月只有180元的苦活累活,还是做每个月能挣三四百块钱的饭店服务员,命运的天平不停地摇摆。这时,他遇到了一位让他认清自己的人。

因为这个人的影响,洪家光决定留在厂里踏实工作,也因这个决定,才让他享受到如今成功的甘甜。

他说:总抱怨“出身”,会错失良机

初见付师傅,洪家光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并没有在意,反而在心里打起鼓,“这个师傅这么年轻,经验能丰富吗?”付师傅一眼就看出了这位小徒弟的心思,并没有说什么,招呼洪家光过去帮个忙。洪家光虽然考取了车工四级工等级证书,书本知识扎实,也亲手操作过机器,可是看着师傅做出来的零件,洪家光顿时傻了眼。笨手笨脚地捣鼓了十几分钟才完成,“小洪啊,上技校学的书本和操作是不够的,机械加工的实际技术还深奥着呢,雄心壮志代替不了真才实学,要当高水平的工人,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付师傅的话一直萦绕在洪家光耳畔,意识到原来自己还差得远,必须从头学起,虚心求教,踏实务实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术。

结识了付师傅,让洪家光不再好高骛远、抱怨出身,不再做坐享其成的白日梦。他意识到要抓住眼前的机会,跟付师傅一众技术能手虚心求教,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不要说你的工作没价值,你加工的一个劣质小零件,就可能毁了一台价格不菲的大机器,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重大工程;也不要说你的岗位单调重复,工作内容每天不变,工作标准、工作质量是可以每天变的。”老师傅的话让洪家光顿时豁亮,自进厂以来他第一次觉得这里很美。

真正成就一个人的,绝不是短浅的个人目标的实现。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遇袭,由于我国没有自主研发的飞机,只能借美国飞机运回“亲人”的遗体,让洪家光深感懊恼,他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位航天人,一股为国家为祖国争光的热情之火在胸中熊熊燃烧。他有了更高远的目标——为祖国争口气。

洪家光发现,他所在的工厂拥有3个全国劳模、13个省市级公司级劳模、10几个技能大赛状元,其中一个全国劳模和洪家光一样是车工。聆听他们的事迹和感悟后,洪家光的心灵彻底打开。那时起,洪家光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成为榜上有名、受人尊重的技术状元。

如果当时洪家光放弃了在技校好好学习的机会,如果他放弃了在工厂学技术的机会,如果他也像其他人一样空怀梦想、抱怨出身,而不去拼搏……

他说:想要不劳而获,便是做不公平的梦

为了能够掌握更精深的技术,他先后拜了多位师傅学艺,在增进技术的同时,也帮助企业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创利颇丰。当时洪家光决定拜全国劳模孟宪新为师,向他敬佩的人学技术。孟宪新既不认识洪家光,也不在同一个车间,如何拜师成为难题。

洪家光用了个最笨的方法——死磨硬泡。连续数天,他都到孟师傅那里请教,主动当起了孟师傅的助手。他发现,切削内螺纹,一般工人加工车床工作速度只能开到600转每分钟,快了就会直接打刀,可孟师傅加工时每分钟开到1200转还不用反转退刀。

接下来的日子里,洪家光练习实操与思考并重,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加班加点抢着干各种的脏活、难活和累活,手艺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接近0.08毫米,车工的自由加工精度达到这个标准就堪称优秀,而洪家光给自己订下的标准全部是0.02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四分之一。那时,在别人一年4000个工时就不易的情况下,洪家光一年完成了7000多个工时,比别人整整多出了3000多个工时。

2000年,公司生产任务异常繁重,洪家光把行李搬到厂里,一呆就是一个多月。由于过度劳累,体力不支,搬运时工件砸在左手指上。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洪家光没去医院,忍着疼痛坚持干活。到了晚上,他疼得在床上打滚,被爱人硬拉着去了医院,被确诊为严重粉碎性骨折,医生要求在家休养两个月。可想到工作台上堆成小山的工件,洪家光不顾爱人的劝阻,休息三天后又回到工作岗位。左手缠着绷带,右手操作机床,他一干就是两个月。“韧劲儿、疯劲儿、巧劲儿。”洪家光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凭借一腔热血和惊人毅力,原本干粗加工的洪家光开始承担精密加工的任务,挑战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现在金刚石滚轮已经达到了数万次的磨削寿命,最精的尺寸可以做到微米级。”洪家光说。

“咱们国家航空发动机底子薄,要想把它搞上去,那就得比别人付出得更多,要是和别人一样舒舒服服、慢慢悠悠过日子,还要比别人技高一筹,那是痴人说梦。”在团队成员看来,这句洪家光常说的话,也是他本人的写照。

洪家光清楚地知道,仅凭自己的努力,是绝不可能走到今天的,都是因为那些把知识技术传授给他的师傅们,他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洪家光也将自己一身的本领传授给他的徒弟们,“我想要办一个以我命名的全国研讨班,和全国的技术能手交流经验,给那些想要学技术的人提供职业技术培训。”

他说:“大国工匠”更要创新

正在工作台旁专注操作的洪家光,穿着一身整洁的工装,戴着一双白色的防护手套。这身行头,是他工作多年的“标配”,见证了他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付出和努力。

在洪家光心中,“大国工匠”不仅要坐得住“冷板凳”,还要能精益求精,巧思创新。“产业工人不能靠着传下来的东西吃老本,必须不断学习。”洪家光说,“懂得研究和创新的工人,使用相同设备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可以提高将近一倍。”

在同事们眼里,洪家光总是能挖空心思想找方法,搞创新。他充分发挥设备、刀具的加工能力,带领团队从多方面下手,解决了弯管型芯工装的制造难题,进而解决了弯管管壁相关的质量问题,有效提升了航空发动机工作稳定性。

虽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和几十项荣誉,但洪家光最骄傲的称呼却是“父亲”。

“沉淀坚持,捕获幸福,女儿的坚持努力下颇感幸福。”洪家光在朋友圈中晒出女儿绘画的照片,字里行间流露出满满的爱。

洪家光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完全把家里的事抛到脑后。“我能全力去工作,离不开家人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洪家光说,“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尤其当得了急性肺炎的女儿对我说‘爸爸,我没事,你安心回去工作吧,’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

“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这是洪家光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也是他一直坚持的质朴箴言。

“责任不容我们懈怠,使命不容我们停歇,要打造更强劲的‘中国心’,还有更多的难关等着我们去攻克。”洪家光说。

这就是洪家光,从小技工到高级技师的逆袭之路。在功成名就后,他继续带领着中航的年轻人,挑战技术高峰,为国家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当人们请教他的成功哲学时,他会用朴实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他自己有关成功、成熟、以及梦想的意义。

猜你喜欢

洪家师傅工作
洪家滩游记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不工作,爽飞了?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选工作
富有西方建筑魅力的济南洪家楼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