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遍地气象新 “两业”扶贫结硕果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业”扶贫亮点纷呈
2020-12-10邵猷芬
□ 本刊记者 邵猷芬
脱贫攻坚,关乎每一位贫困群众的全面小康梦想。回望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一串串饱含温度的关键词跃然眼前。
在这收获的季节,本刊记者走进经开区发现,在脱贫攻坚这场撼天动地的战役中,经开区和许多地区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群众“精气神”焕然一新,稳脱贫的质量更高。尤其是近年来,经开区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导向,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拓宽贫困户自我发展渠道,极力营造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打赢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不竭动力,实现贫困户真脱贫、真致富。经开区下辖15 个行政村(无贫困村),其中,有10 个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72 户、672 人。2018 年,该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 年,该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14100 元。
产业扶贫让百姓尝甜头、有奔头
产业兴,方能收入增;收入增,方能脱贫稳。培育产业,是推进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脱贫攻坚战以来,经开区的扶贫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这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发展,成为产业扶贫的突出亮点。
经开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各社会工作管理局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及产业扶贫项目规模,将中央、省专项扶持资金和区级配套资金以及区财政投入的项目启动资金分配至五个社会工作管理局,推行了“选准一项主导产业、打造一个龙头、设立一笔扶持资金、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扶持模式。按照“组建上靠组织、生产经营上靠市场”的原则,推行了村干部带头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群众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合作形式,启动了7 个产业扶贫项目,成立了农业合作社。通过利用小额信贷为贫困户提供初始资产投入的方式,鼓励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加入到由各社会工作管理局主导出资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共同推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水产养殖、汽车维修美容等产业扶贫项目。目前,所有脱贫户获得资产性收益分红共计21 万余元。
行走在万新村占地110 余亩农业产业园中,只见道路两旁的桃树、梨树、橘子树等各种树木长势喜人,小山坡上到处都是放养的走地鸡,鱼塘里有鱼,水面上还有一些养殖的鸭子,一股带着泥土与花香的乡村气息迎面而来。据了解,万新村是由经开区社管一局定点帮扶。他们因地制宜,率先提出“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企业引领联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以萍乡市新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通过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和农产品、水产品的销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和贫困户增收。基地的用工优先安排贫困户,并按照萍乡市月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被吸纳进入种植基地务工的贫困户预计每人每年增收近2 万元。如基地有用工需要,贫困户也可以打零工的形式自愿参与务工来增收。2019 年,该产业扶贫项目利益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143 人。
经开区因地理条件限制,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没有农田和土地,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开发较少,不能自主发展种植养殖等带动增收快的项目。为此,该区不断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推出汽车美容服务等服务产业,实现贫困户产业就业扶贫全覆盖。“我现在每个月收入稳定,领到手上的工资就有3000 多元,这比以前打零工强多了!”在东壁村汽车美容店,记者见到了今年50 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严冬林。严冬林是东壁村村民,过去由于身体原因,他们全家靠着低保金和他妻子在餐馆做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紧巴。在帮扶干部的倾心帮扶下,2017 年,颜冬林有了一份稳定工作:利用早上的时间为村里打扫清理环境卫生,每月1500 多元。2019 年,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颜冬林开始在村产业扶贫项目洗车,刚开始是拿固定工资,每月1800 元,后来计件了,平均每月拿到了2500 元以上。说起如今的生活工作,严冬林言语中透露着满满的幸福感。
在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的同时,经开区还积极推进扶贫产品销售。尤其是疫情期间,为积极应对受疫情影响的产品销售问题,经开区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建立扶贫产品认定机制,推动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推进扶贫产品定向直销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食堂和社区、交易市场等“六进”活动,以消费扶贫拉动产业扶贫。
在经开区采访期间,记者一行还参观了该区消费扶贫展销馆。该区通过扶贫馆和扶贫专柜的运营,实现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融合,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拓展延伸销售渠道,加强市场与扶贫产业的有效衔接,构建扶贫大格局,进一步巩固推进脱贫攻坚成效。
和记者同行的经开区扶贫办负责人说,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以持续脱贫。只有把产业扶贫“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田间地头,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真正脱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就业扶贫让百姓有事干、穷根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也是经开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经开区强力推进就业扶贫,以促进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为目标,以增加贫困劳动者收入为核心,重精准、补短板,因地制宜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以就业推荐服务、对口精准招聘、增加交通补贴、兜底公益性岗位、培训提升技能等精准手段,不断扩大贫困劳动者就业规模。目前,该区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全部就业,172户贫困户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彭礼萍是清泉村村民,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彭礼萍多年前患病,身体至今没有痊愈,不能长时间做体力活。帮扶干部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安排他到当地的扶贫基地就业,负责采摘蔬菜、除草等,收入80元一天。基地农活不忙的时候,他还能去其他地方打零工。靠着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他逐步摆脱了贫困生活。
像彭礼萍一样在本地企业或扶贫基地工作的人并不在少数。近年来,经开区为鼓励园区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劳动力,建立起园区企业合作机制,通过一系列“真金白银”政策,进一步加强就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园区企业等重要载体建设,充分吸纳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增收。只要签订劳动合同并累计工作6 个月的,就给予企业1000 元/人补贴,截至目前,已经有4 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成功安排了14 人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受疫情影响,经开区往年在外打工的贫困劳动力无法及时返岗就业,工资性收入减少。为防止脱贫户因疫返贫,经开区及时摸清就业需求、开发公益岗位、给予就业补贴和开展技能培训等措施组合成就业帮扶“大礼包”,为贫困劳动力“私人订制”就业“饭碗”。
面对经开区大批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经开区相继出台了促进和稳定就业专项工作方案、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计划等,探索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技能提升促进就业之路,帮助返乡人员提升自身技能,促其稳定就业、体面就业。
“多亏参加了区里的免费技能培训班,否则也不会这么快找到工作。”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徐犇找工作屡屡碰壁。后来通过扶贫干部了解到经开区有免费的技能培训班,就报名参加培训。令他没想到的是,培训一结束就找到工作了。
此外,经开区地处新城区,城市三产服务项目多,又是工业园区,园内企业比较多,区内经济比较发达。为促进贫困劳动力尽快就业,经开区在鼓励他们灵活就业的同时还积极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贫困户创新创业,出台小额信贷扶持政策扶持发展。贫困户李昌帆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过去,因李昌帆母亲长期重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花费巨额医药费,父亲要照顾母亲无法工作,家庭生活极其困难。面对家里一直以来的入不敷出,李昌帆不甘心一辈子在贫困线挣扎。高中毕业后,他就去了电子厂打工,期间还学习了家电维修技术。2018年1 月,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帮扶下,让没有启动资金的李昌帆通过小额贷款5 万元开了一个维修店。经过这一年多来的不懈坚持努力与不断打磨,李昌帆手艺越来越好,维修技术越来越精湛,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请他修理家电,“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他不仅把用于运送电器的三轮车换成了小汽车,而且在2019 年花费了8 万元购进了萍乡市第一台微激光镭射机,扩大了店面,能接收更多订单。
在帮扶干部及驻村工作队走访他家时,他总会满脸笑容地对大家说:“我们家能够实现脱贫致富,都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和干部们的帮助啊!我们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
实践证明,群众内生动力足,脱贫才能走得远。在经开区采访期间,我们看到,该区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致富路,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充满希望和干劲;我们感受到,经开区帮扶干部和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大道上迈出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