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自主游戏
2020-12-09任萍
任萍
摘 要:近年来,自主游戏俨然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但是,部分教师依旧难以真正放手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往往会主观臆断并干涉幼儿的游戏。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呢?本文首先介绍了自主游戏需要的环境,然后具体阐述了自主游戏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最后对于幼儿教师在自主游戏的不同阶段给予的不同指导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自主游戏;游戏环境;游戏材料;指导策略
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活动。这一过程也是幼儿的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以及健全人格发展的过程。在自主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则扮演着协助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因为开展自主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一、创造科学合理的自主游戏环境
(一)幼儿自主游戏空间
幼儿游戏空间的设置需考虑动静分区,以及动静区域之间是否有明显的边界等问题。笔者基于游戏空间设置的基本原则———方便性、畅通性和交往性,合理划分了游戏区域空间。例如:将“动”与“静”这两类游戏分别置于卧室和活动室。午休之后,教师会将卧室的床铺整理至角落,没有桌椅的阻碍,便于孩子走动,卧室可设置为孩子们的“小小社区”,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室则以安静的游戏为主,设有美工坊、益智区、结构区和数学区等,方便幼儿在餐后进行自主游戏。此外,科学区的活动材料较多,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通过对游戏空间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幼儿在游戏时避免了互相干扰,游戏专注性有所提高。
(二)幼儿自主游戏时间
幼儿园一日活动从幼儿入园开始,依次是晨间活动、早餐、早操和集体活动等。严格规范的时间安排虽可使幼儿的一日生活井井有条,但也束缚了教师和幼儿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以往,幼儿在教师的管控之下进行游戏,易出现等待时间长、缺乏自由度等问题,这并不符合课程游戏化的指导精神。那么,如何增加幼儿的自主游戏时间呢?为此,我们将一日活动进行了调整:在晨间活动中鼓励幼儿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在早餐和午餐后允许孩子自主选择操作性游戏,在集体教学后让幼儿进行区域自主活动或户外自主体育游戏,午休后幼儿亦可进行区域自主活动。
(三)幼儿自主游戏环境
游戏氛围需要通过环境加以营造。教师应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在进行游戏环境创设之前,给予每一个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参与游戏环境创设。例如,在开园之初,我和孩子们一起商讨各个区域的布置,从墙饰到桌椅、玩具柜的摆放,以及游戏材料的分类,这些都是师幼共同动脑动手的成果。不仅如此,每个区域的游戏规则也是大家集体协商的。游戏环境因幼儿的参与更加凸显出童真、童趣,这也有利于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专注性。
二、选择适当的自主游戏材料
(一)低结构的自主游戏材料
低结构材料是指没有明确目标和固定玩法的材料,如纸箱、易拉罐和茶叶罐等。低结构材料的吸引力在于其操作方式的丰富性和操作结果的新异性,幼儿可自主、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在操作中满足探索与发展的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低结构材料,有利于他们生成自主性游戏。
(二)层次丰富的自主游戏材料
教师在提供游戏材料时应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进展不断调整,以满足幼儿继续游戏的需要。例如,当幼儿在与材料互动中出现了消防员角色时,教师可根据游戏需要而拓展游戏场地,让幼儿利用活动室里的桌椅建造“楼房”,创设消防员爬上“楼房”去灭火的游戏情境。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运动能力和安全意识等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首先,在自由探索阶段,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鼓励创新。幼儿在有限的时间中进行自主游戏活动,需要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旦教师对其过多干预,甚至打断自主游戏活动,幼儿的游戏思路就会被严重干扰,进而难以集中注意力,无法全神贯注地开展游戏活动。例如:第一次开展自主游戏时,幼儿尚处在自由探索游戏材料的阶段,游戏的主题也尚未显现,教师没有提醒幼儿如何玩,而是静静地旁观。在熟悉材料的基础上,幼儿进行了第二次的角色扮演游戏。其中,一名幼儿用纸盒和饮料瓶制作了“消防车”,扮演起“消防员”。待游戏结束后,教师对扮演“消防员”的幼儿给予了肯定。于是“我们去救火”成为了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
其次,在自发游戏阶段,教师要帮助幼儿丰富经验。例如,在第三次游戏时,有两名幼儿自发生成了“消防车救火”的游戏内容。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旁观者,即便幼儿因场地空间狭小而出现矛盾,教师也没有干涉他们,而是让他们自主协商解决问题。游戏结束后,有的孩子提出“房间太小了,车子都开不了”的问题,这说明孩子对游戏进行了深入思考。 在第四次游戏时,将活动地点迁至卧室。幼儿将卧室里的柱子视为发生火灾的“楼房”,把烧烤架当作“云梯”,开展“高楼救火”游戏。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有关消防车、消防员和救火等方面的资料,从而丰富幼儿自主游戏的情节,积累相关经验。
最后,在自主游戏阶段,要特别注重反馈评价,提升游戏的水平。自主游戏阶段是幼儿游戏发展的最终阶段,蕴含一定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幼儿的自主游戏加入教育内涵。 在第五次游戏中,教师將游戏场地迁至活动室。于是,有的幼儿将桌子视作“房屋”,开“消防车”的“消防员”也有所增加;还有的幼儿拿来了医院游戏的相关材料,使之融入“我们去救火”游戏。此时,孩子们的游戏目标十分明确。随着游戏的升华,幼儿的各项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综合上述,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自主游戏的开展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为宽阔的游戏空间,有利于幼儿主动发挥创造能力,从这种脱离教师的活动形式中获得身心成长。因此教师需要明确自主游戏对幼儿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在游戏过程中做好隐性指导,帮助幼儿自主游戏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小慧.论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8,7(02):143-144.
[2] 孙梦思.幼儿自主游戏的组织与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