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12-09楚丽娜
楚丽娜
[摘 要] 创新性思维培养在语文课堂的落实上,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有利时机,用创新性手法对教材中有创造性的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以及重新创造,达成让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增强自信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张玉新老师《声声慢》的课堂教学实录的学习,来谈语文课堂中教师创新性思维的展现。
[关键词] 张玉新;《声声慢》教学实录;创造性思维落实
教育学家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只注重量的积累,而忽略了质的渗透和理解,并不是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如何让知识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情感共同获得,让知识的间接内容获取转变为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得相辅相成,是现代教育的一大难题。这一难题要求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引导下,课堂学习不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以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即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之中“语言的建构和作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借鉴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创新性思维是这些年来屡屡被提及的高频词语之一,简单来说就是在固有的思维下模式继续强调创造性,它其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只有科学家、发明家所拥有的,相反,它是人人皆有之。将这种思维落实在语文课堂上,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有利时机,用创新性的手法将教材中有创造性的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以及重新创造,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增强自信的效果。可以这样定义: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必须有意识、较高频率地建立在有创新氛围的语文课堂中,这便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要有创新意识的存在,而且还要有意识地渗透在教学方法之中。
但是很多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强调一种创新意识似乎是一件意义不大且操作困难的事,但从张玉新老师的《声声慢》课堂实录中,笔者看到了创新思维的光彩;他另辟蹊径的教学方法,使用独树一帜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思维的新颖独到……这些让创新性意识栖居语文课堂的做法,让我大呼“精彩、过瘾”。
张玉新老师曾将自己的诗歌教学创新性思维浓缩成九个字,即“懂事儿、知趣儿、品味儿”。“懂事儿”是指明白诗歌在写什么,了解诗歌的内容;“知趣儿”是知道怎么写,强调诗歌之中情感表达的手法;“品味儿”则是了解作家风格。通过作家风格,以“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式来加深诗歌之中所强调的内容表达。这九个字不但创新了古代诗歌的阅读及讲授方式,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高效的集中处理,而且让一节语文课的课堂关、教学关、学生观、质量关都有了一个明显的质的提高。
统观张老师的这节课,他的思维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入阶段:以生为本,质朴高效
曾几何时,在现行诗歌教学中的课堂导入阶段,语文教师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逐字逐句进行疏通和翻译的、也有呆板地通过分析固定意象来挖掘的,还有通过找寻诗歌中的“诗眼”来解析内容的,不能说这些方法不好或者不对,总觉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一直有一种两难的教学现状:一味地强调老师的讲解,会使课堂主体发生变化,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放心地交给学生,学习的结果又会良莠不齐。还有些教师语言力求唯美,内容必须脱俗,效果确实引人入胜,吸人眼球,但却很少有人将这种唯美脱俗的语言贯穿整堂课,导致教学效果曲高和寡、大打折扣,使导入和真正的课堂内容之间或多或少的有些“分离感”,也有些老师,干脆就不要课堂导入,不给学生一丝对课堂内容理解的质疑,造成学习兴趣不高,创新思维基础不稳。
而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他将诗歌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背诵放在了开头。以引导、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反其道而行之”。通过鼓励、要求、引导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这种学习诗歌的方法,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提前展现出来,来完成“自主”学习的初步要求,这样既能对诗歌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又能在整合学习信息的过程中及时质疑,如此,即便是“不知义”,也能“有所问”,即产生对文本的质疑性。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带着背诵的效果进课堂,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教师创新意识的呈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二、分析前段,細读文本,创新闪耀
教学最终归属点是感情,所以常规教法是通过意象或关键词来分析作者的情感,从而确定诗作的情感,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深度了解作者在诗作之中蕴含的情感,但对诗歌整体性上略有破坏,若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诗作,反会弄巧成拙,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张老师在第一个问题的设置上继续“以生为本”来无限制地贴近学生的阅读感受,用“知事儿”的方式,不落窠臼地引导学生回答诗歌中的情节要素,这个看似和诗歌情感不相一致的问题,实际上把学生的思维放置在一个点上,为后来延伸为一条线,即寻找“思念”是如何体现的,提供了捷径。
都说“思念是一个很玄的东西”,这种抽象的情绪看不到、摸不着,在理解时,既需要高明的手法,又要讲究高超的讲法。张老师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解可谓是推陈出新、细中见巧。当然,这种创新思维的再现,依旧是建立在对诗细读的基础上,他从作品的时间、地点的变化入手,结合前面情节中关于“思念”内容的表达,逐步体现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情感特点。当然,为了让这一内容的理解更有信服力,张老师继续将文本细读到底,用“细中见深”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上片之中的“愁”、下片之中的“销魂”和“瘦”继续由浅入深地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上再进行深入,如“既然看不到为什么会有明暗之分”“为什么是暗香”“黄昏有何特点”等。这些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从已知领域伸向未知领域,是创造性意识的体现,所以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发新问题的课堂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引导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所以说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让学生经常保持好奇疑惑的态度,并获得想象猜疑乐趣的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创新意识落实的重点,可以说张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完美。
三、总结阶段:画龙点睛、别具匠心
在整个实录中,结尾处的设计,更令人拍案叫绝。巧妙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上课环节中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凝结的亮点,张老师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把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南宋特殊的时代特点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并把它贯穿在《声声慢》的解读中。当然,一节课时间有限,并不能尽数对其内容展开细论,但这个巧妙的勾连,继续让课堂闪烁着创新的光芒,让感情的探究和理解延续在对《声声慢》内容的“品味儿”之中。这种“画龙点睛”的方法,可以将已知知识作为诱饵,迁移到未知领域进行深入探究的方式,既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向传统方法和权威挑战的创新意识,是分析阶段创新意识的再创造和突破。
张老师能用创新意识贯穿整个课堂,不是他天花乱坠的毫无根据,而是基于文本的细读深解和学生学情的深刻把握。在整个课堂实录“归纳概括、学法指导”阶段,笔者看到张老师的自评:“……目的在于怎么样活化地走进读本”“怎么样吸纳更多的信息来理解课本”等。这种从自我生活的理解入手,解读文本内容的方法也是对教学常规和传统的挑战:不以别人的解读为论,运用自己平时的阅读经验来重解文本,活化了教学思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我们还惊喜于学生和老师在本堂课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之时,张老师的自评阶段,也有着绝对的创新意识:“每次课前都跟学生做调研调查,给他们几个问题做问卷,然后根据学情去设计“生活化”的解读形式——”。
如果张老师没有如此细致地掌握学情,那课堂上的一气呵成、环环相扣是不存在的。所以要想在课堂上有所创新,除了深入地钻研课本,清晰地掌握学情,也是放飞思维、闪烁创新的重要因素。
正如张老师在结尾所说的,将“生活化”的元素体现在课堂中,本身就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索并尝试。“生活即语文”,我们要让语文学科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之中,用创新的思维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上都能感受到自己思维的火花绽放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任玲.语文特级教师张玉新印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Z1.
[2]刘倩.有效性:语文课——张玉新老师教学启示[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05.27.
(责任编辑:吕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