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案例的深度选择与应用
2020-12-09赵孔云
赵孔云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文章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从深度选择情境素材、深度参与课堂过程、深度价值引领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情境案例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8-0071-0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对中国共产党有真挚感情,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重规律,坚持真理,求真务实;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积极建设法治国家;公共参与——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有序参与公共事务。针对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体系庞大,政策性、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往往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其在生活情境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并且寓理于情,在情理交融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情境案例教学是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为了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立足实际,深度选择情境素材;以问题驱动生成,师生深度参与课堂;坚持正确导向,进行有深度的价值引领。
一、立足实际,深度选择情境素材
(一)教师要高站位,深解读
高中政治是一门德育学科,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承担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学习政策理论,与时俱进。步入新时代,高中政治教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师要站到国家意志的高度,站到国家主流价值观的高度,站到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高度,将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大背景和微观的生活小情境结合在一起。教师所选择的情境案例要来自生活,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生活、学习知识,从而逐渐理解宏观的国家方针政策。教师可以通过对情境案例、政策的深度解读分析,外在呈现生活情境和内在原理,以小见大,以点到面,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追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浅入深出”。这种浅入深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心田,更利于润物细无声地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优化案例的关键在于优化情境的功能:情境案例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科教学、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的时候,所有情境案例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所有情境案例的创设都是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的。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各有侧重点,四个方面之间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综合创设情境的时候,要以教学目标为统领,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主线,与课标要求相联系。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呈现并运用核心概念,贯穿必要的逻辑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在恰当的情境环境之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格,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真实情境的学生生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进行的。培育核心素养本身就是不断提高学生应对现实生活挑战的能力。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体验、有积累知识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乐于接受新知识。错综复杂的真实生活情境容易集中学生的情感注意,触动学生。在真实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体验生活,积极思考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提高处理真实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与真实生活情境的持续互动中,学生的困惑、不足会充分地显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因势利导,把课堂探究放在关键处,让学生形成道德观念,把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北方冬季常見的雾霾现象为情境案例,结合“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大背景,设计情境主线:雾霾知多少—人们的环保意识—污染企业怎么办—保护环境,我的责任。在这一情境案例中渗透知识主线: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怎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引导学生把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公共参与素养渗透其中。在现实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亲身体验探究,在情境中理解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和意义,培养政治认同感。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科学全面地分析社会现象,解决了具体生活问题,增强了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
二、问题驱动,师生深度参与课堂
以问题驱动课堂进程,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参与情境体验、思考问题,更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素质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也在于科学问题的引导。教师可以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问题驱动课堂进程,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过程能够外显,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所以,教师设计恰当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从纵向的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来看,问题的设计一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落实到能力提升的原则,注意知识间的前后勾连,在温故旧知的基础上又考虑到知识的前瞻性,这样学生能够“知故而求新”。从横向来看,问题的设计要让全体学生都“有话可说”。教师既要充分了解学情,考虑全体学生,又要全面理解教材,把握知识定位。从问题本身来看,课堂提问要“准”,要考虑学生的所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有方向,不至于偏离课堂内容太远。
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教师用微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提出一系列问题:
同学们,你们能说说雾霾的知识吗?(如形成、危害等)
雾霾天气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环境认识?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怎样协调各方利益,形成最终决策?
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全体学生有生活经验,教师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视频和材料不断强化认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持续深入。在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特点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科技、法治在环保中的作用,学会运用历史的观点全面看问题,也会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其法治意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习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给学生体验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是教学的分享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分享者,不仅要分享自己的感悟,更重要的是,当学生愿意就某一问题谈看法的时候,教师要走到学生的中间,给予学生发言的时间和机会,并耐心倾听,给予学生信任与尊重。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完整全面的认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帮助者,心中有学生,通过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其闪光点,能够帮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迈向更高的台阶。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能力。这样的课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中,平等思想、互相尊重、共享理念悄然形成,自然能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的学生。
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近几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保护环境的内容,这是我国政府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让学生思考: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个人该怎样做呢?并将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和个人的具体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增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的认同感,提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自觉性。教师现场展示一个贴有许多价格标签的普通塑料袋,请学生对此进行评价。有学生说:“重复多次使用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但是,用布袋不是更环保吗?”教师可以顺势启发:“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现象是环保行为,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享保护环境的好方法,在实践中反思自己,从点滴做起,增强了环保意识,从而培养公共参与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
三、坚持正确导向,教师深度价值引领
(一)在教材知识和学生的思维衔接处开展价值引领
教材知识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论性,而学生生活是具体生动的,学生的思维是高度活跃的,所以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领,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教材的知识脉络”和“学生的思维脉络”的交叉处开展价值引领。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教材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语言以及背后的道理,明白了众多的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办等问题,提高了原有的知识水平,开拓了思路,各方面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此时,教师及时的价值引领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学生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把这一观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学科德育目标。
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教学中,学生经过探究已经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教师抓住这一教材知识和学生思维的衔接点,适时进行价值引领: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但是在意识方面也存在一些享乐主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现象。发展起来的现代中国,更加关注人民的精神信仰、民情风尚和社会伦理道德。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个人需要信仰驱动,国家需要共识引领,社会发展需要价值导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这样学生更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和观点评价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性看待社会现象,从而养成科学精神。
(二)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处开展价值引领
课堂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要提前规划好一节课的流程,提前想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提前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课前预设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但是教师又不能完全依赖预设,同样不能忽视课堂生成。学生是有自己思维的独立个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现实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看似“可笑”“奇怪”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步骤,打乱教学节奏,甚至拖延教学时间。但课堂就是永远不会完全按照预设来进行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态生成。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会更加善于运用课堂生成中的突发现象,借助这些“奇怪”问题资源,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灵活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情境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接纳这些“意外”状况,调整课堂节奏,重新组合各种信息,在生成处开展价值引领。教师对符合学科内容的闪光点要善于捕捉,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在这种“意外”的动态生成处进行价值引领,会把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对其他无关内容也要巧妙引导到正确轨道上。
例如,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中,小组合作探究“某化工厂是搬迁、改造还是取缔?不同的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学生说:“我的观点是不搬迁,不改造,也不想被取缔,我要转型。”这个观点明显不在教师预设之内,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怎样转型呢?”教师和学生可以先听听该学生的看法,之后全班学生加入这个“意外”的讨论中。学生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想法脱口而出。学生在讨论中会发现企业转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多方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加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决策,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这种课堂生成中,教师以“意外”资源为契机,抓住“闪光点”,以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激发学生進一步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在“意外”的课堂互动中,更加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尊重,这有助于调动学生进一步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
(三)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中开展价值引领
教育使人们学会生存,实现个人全面发展,要充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还要迈出教室,走入社会实践“大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结合理论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课堂认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学生用所学知识触摸社会,可能有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有困惑和苦恼;可能一帆风顺,也可能阻力重重。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结合具体情境开展正确的价值引领,使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理性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偏激,不盲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一分力量,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中,笔者以雾霾为情境线索,认识雾霾,分析雾霾,解决雾霾。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到现实生活中的环保状况,感受到环保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学生也会看到,尽管国家“限塑令”已经颁布很久,但市场上大量免费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所以,国家政策怎样落地实施,日常生活中怎样规范公民行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出应有的贡献等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保护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青年一代更要肩负起这一重任。
总之,在学科核心素养下,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情境案例,需要教师不断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师要及时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宏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背景;要认真钻研教材,清楚教材、课程设置,深度选择情境案例;深入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现有视角触及高一级思维,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在恰当的节点上,进行有深度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杨晓奇.教学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张艳红,郝晓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6):96-100.
[4]杨孟.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5]官维.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6]李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研究[J].南北桥,2019(22):82.
[7]刘琦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研究[J].教师,2019(32):53-54.
[8]王晓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意识的培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47-48.
[9]毛水莉.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政治认同”[J].基础教育研究,2019(24):8-9.
[10]陈 勇.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魅力中国,2019(50):199-200.
[11]彭 魏.反思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与意义[J].中学课程资源,2019(12):26-27.
[12]严 言.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206-207.
[13]郑玉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国家与政治认同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12):19-20.
[14]孙钟海.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3):65-66.
[15]田淑贤.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9(32):132-133.
[16]劉俊凤.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J].高考,2015(1):46.
[17]俞利苹.例谈高中政治课情境设计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5(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