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品析 探寻古韵
2020-12-09潘娜
潘娜
【摘 要】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文言文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可以运用“比较、迁移、链接”这三种策略,引导学生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鉴赏文言文,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热爱之情,促使其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鉴赏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其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鉴赏文言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其对文言文的热爱之情。
一、善用“比较”,赏文字之美
在文言文教学中,字词教学是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策略,深入了解每一个汉字,感受汉字背后的文化。
(一)古今比较,溯汉字之起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字词的意思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古今异义的现象非常常见。如何在解码汉字的过程中,探寻文字中蕴含的文化?以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为例,教学“兔走触株”一句时,笔者做了以下设计。
第一步:结合注释,理解字义。“文中说‘兔走触株,为什么它会‘折颈而死呢?”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将目光聚焦到“走”字上。这是学生第二次学习文言文。有了之前学习《司马光》的经验,有些学生能够马上结合注释发现“走”的意思发生了变化,在这句话里“走”可解释为“跑”。
第二步:探寻字源,掌握字理。“走”为什么会是“跑”呢?学生很难从简体字中窥见文字蕴藏的深意。因此,带领学生追根溯源,了解字理,非常有必要。教师出示“走”的字形演变过程(如图1)。学生发现古代的“走”字就像一个摆动两臂跑步的人,之前的疑问自然迎刃而解。
第三步:链接旧知,融通字义。教师将课文中的“走”与成语中的“走”、古诗中的“走”、其他文言文中的“走”进行链接(如图2),让学生发现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出现过类似的语言现象,使以往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碎片化知识得以整合。这样一来有效消除了学生对文言的距离感、隔膜感,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
(二)读悟比较,品人物之情思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虚词不如实词来得“实在”,或置之不理,或只作语义上的分析。对待虚词,读悟比较是一种比较适切的策略。比如,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中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这两句话中有四个“乎”字。教师可做以下设计。
首先,悟表达效果。教师呈现去掉“乎”字的句子,让学生与原句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朗读发现,去掉“乎”完全不影响意思的表达,但是没有了它,朗读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这句话缺少了古文特有的韵律。通过比较,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虚词带来的节奏之美。
其次,悟表达作用。结合注释,学生明白这两句话写的是锺子期对伯牙琴声的赞美。男生、女生合作朗读,想象“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的画面,感受高山流水之美。最后,披文入情,揣摩锺子期的心情,体会他赞叹时的陶醉和激动。
在读悟比较中,教师对虚词无须做过多的分析,学生便能在感悟理解文本的同时,品出文中人物的情思。
(三)近义比较,解用字之精妙
王荣生教授指出,学习文言文,要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评价杨氏之子“甚聪惠”。“惠”的注释为:同“慧”。既然两者意思相通,为何作者不用这个“慧”呢?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慧”与“惠”的比较中,解密“惠”的妙用。教师出示“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义项“①仁慈,仁爱;②恩惠;③柔顺,柔和;④通‘慧,聪明”,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联系课文内容,学生发现:杨氏之子在应对孔君平的玩笑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是聪明;他应对时语气婉转,非常柔和,这是礼貌;他“为设果”,这是待客热情……这些美好的品行不是一个“慧”字所能涵盖的。通过比较近义词,学生解密了“惠”的妙用,体察了古人遣词炼字的匠心,也知晓了鉴赏文言文的路径。
二、适时“迁移”,赏文章之美
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文质兼美,蕴含了古人的智慧。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呢?教师可运用迁移策略,具体方法如下。
(一)迁移梳理方法,把握文本结构
文言文篇幅短小,精于谋篇布局,可作为学生行文的范例。如何将内隐的结构框架显现出来?画导图实为最有效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中,曾国藩的论述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再详细阐述,最后总结。提出观点时逻辑严谨,层层推进:先有志向,再有见识,最终要坚持。
读懂曾国藩论述内在的逻辑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导图支架,学生在填写过程中,明白“三者缺一不可”的原因(如图3),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结构。
曾国藩阐述三个要点时用了不同的方法:第一点“有志”和第三点“有恒”句式相似,第二点“有识”则选用了两个小故事来例证“无识”的可笑与可悲。作业本上的导图无法体现内在的差异。应学习的需要,学生将“使用导图梳理结构”这一方法进行迁移,根据文章内容,丰富和细化导图内容,由此设计出更多个性化的导图(如图4),充分把握文本的结构,明了曾国藩对待读书的态度。
(二)迁移表达方式,丰富语言图式
文言文语言凝练,给人一种典雅之美。比如,《伯牙鼓琴》中的两个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语言对仗工整。借助这样经典的语言范式,进行迁移运用,是积累文言句式、习得文言语感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教师可在学生深情诵读之后,让他们做“连一连”的练习,进一步发现句式特点,即凸显事物特點的形容词为叠词,接着让学生模仿句式自由表达(如图5)。在迁移运用中,学生培养了语感,加强了语用,丰富了语言表达图式。
(三)迁移文言语境,深化文本解读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时,设计教学环节,将两小儿辩日的情境迁移至课堂,组织全班学生用文言进行辩斗。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断地作出这样的提示——“一儿坚持曰”“一儿不服曰”“一儿争辩曰”“一儿反驳曰”“一儿拍着胸脯曰”“一儿跺着脚曰”等等。在这样的提示下,学生的辩斗越来越激烈,已经全然“忘我”而“入境”了。这说明“古今言殊”带来的隔膜感被彻底消除了,王老师带领学生艺术地重现“辩斗”的场景。通过迁移语境,师生进入文言文的世界中,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同时也亲近了文言文。
三、多维“链接”,赏文化之美
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言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教材中每一篇文言文都有各自的文化脉络。循着这些脉络,学生可以打开传统文化的大门,扩大自身的文化视野。
(一)链接背景资料,了解文化常識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代文化知识正在逐渐消失,很多学生都不甚了解。在与文言文接触的过程中,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在进一步加深。
如《两小儿辩日》一文的开头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这里的“游”是什么意思呢?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资料,明白孔子历经14年,游遍鲁、宋、卫、陈、楚、郑、蔡等诸侯国,带领弟子在各个诸侯国治学,掀起了游学之风。实际上,不仅是孔子,先秦时期的许多大人物都经历过游学。教师出示庄子、孙子、墨子等大家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当时的“游学”与我们现代的“游学”已截然不同。
(二)链接同类文本,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文言文时,在关注文本内容的同时,还要关注文本承载的深远意义和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例如,《伯牙鼓琴》中“高山流水”的故事流传了世世代代,弘扬知音文化也是文章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此,教师可将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梳理出来,还原故事中的场景,配以朗诵,将知音文化予以阐发。在小组合作探究“伯牙为何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时,教师可及时补充《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伯牙破琴绝弦,一是为痛失知音,二是为悼念知音,三是为感谢知音,从而更好地理解知音文化。
(三)链接课外读物,感受经典魅力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都出自《世说新语》。比起《史记》等古籍,《世说新语》更贴近生活,读起来更有生气。教师可以《杨氏之子》为引子,带领学生进入《世说新语》中的“慧童世界”。通过一则则故事,学生认识了一群不仅富有文才、长于辞令,而且乐于思考、见识卓越的同龄人。接着,教师隆重推荐《世说新语》这本书,让学生知道这本书中不仅记录了早慧的儿童,还记录了魏晋两朝的帝王、将相、隐士、僧侣等人物,激发他们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从一篇到一类再到一本,阅读经典书籍的大门就这样一步一步被打开。
文言文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从“文字”走向“文章”,再由“文章”走向“文化”的过程。寻得“文字”之美,感受“文章”之美,品味“文化”之美,是文言文的魅力所在,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汪潮.不同文体教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浙江省台州玉环市环山小学 31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