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析

2020-12-09吴昊

商情 2020年46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尊重教师成长规律及原理,针对现有问题,从观念、现有人才稳定、人事分配制度、为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科研手段创造条件、高校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乃至社会进步的重要历史使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既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需要。

一、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学术造诣精深,有理想、有道德的教师队伍。然而,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却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

(一)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

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上看,普遍是老年教师出现断层,中年教师匮乏,大部分青年教师还很难成为学科带头人,造成了许多学科梯队的不合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物质化生活的向往使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自尊受到影响,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出现了空前的流动现象。小城镇的教师向大城市流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向其他领域和国外流动。而个体的流动,又影响到整个群体的不稳定,教师的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二)教学精力投放不足,高校教师隐性流失

高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殿堂。作为高校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学术积累,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与教学创新,才能够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然而,部分教师缺乏认真钻研的精神,只把自己作为一个教书匠,认为能应付教学就行。甚至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把教师工作当作了兼职,或是当作生活的退路。这种情况造成了目前高校教师严重的隐性流失。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滞后性,影响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從1993年开始,高校已进行了两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称“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改革的外部政策不配套,无法与其它事业单位改革同步进行。教师队伍中的落聘人员,还要在学校内部消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的“出口”问题。

二、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教师队伍建设必须遵循的原理

教师的成长过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①知识调整阶段。青年教师虽然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但从适应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来看,原有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足。需要通过学科带头人的精心指导,确定专业方向,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②独立工作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处于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主动工作状态”。通过第一阶段的实践锻炼,能独立承担某一方面的教学或科研任务。③工作成熟阶段。此时形成了自己的科研领域,处于学术上有所创新和建树、成果丰硕的时期,要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使他们积极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开设新课、培养指导研究生。④知识总结阶段。教师进入55岁后,无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学识渊博,是他们总结经验、著书立说的时期。

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管理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从教师聘任到工资制度的改革,从科研计划到成果的奖励,从选拔考察到人员的合理使用,都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是教师积极性的再调动。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1.转变培养观念,注重工作中的培养

学校的人才培养、学历培养是必要的,还必须加大投入,常抓不懈。但是,培养教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效果,达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稳定的上水平、上质量、上档次。这就不仅仅是把教师送出去进修学习的问题,而是要求全体教师积极行动,特别是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要求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中,时刻关注现实世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稳定现有人才是引进人才的基础

为了学科的发展、专业的需要、学校层次的提高,学校需要不断地引进人才,但稳定和使用好现有人才是各高校当前工作的重点。应当树立引进来的是人才,现有教师同样也是人才的观念。如果把稳定和使用现有人才工作做好了,说明我们已经创造了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引进人才,并且使引进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从成本效益上讲,稳定和使用好现有人才也是最合算的。

3.从人事分配制度上促进学校的教学上水平。首先,在制订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将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使科研成果出精品、上档次作为目的。同时,在制订制度时应当把教师作为主体,使教师的待遇真正得到正视。第二,要给教师创造公平合理竞争上岗的机制,在各级岗位上有明确的职责和具体的任务,在竞争上岗时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第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有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的考核标准,使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与其价值回报对应起来,做到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张继兰.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2]张富良.强化竞争机制,积聚优秀人才,迎接21世纪的挑战[J].教育人事工作,1998(5).

[3]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4]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吴昊(1986-),男,硕士,七级职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河南省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研讨会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厦门市A区公办园为例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