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力混改模式简析

2020-12-09辛婷婷

商情 2020年44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格力电器

辛婷婷

【摘要】珠海市国资委减持格力电器股份,从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让格力电器的混改落下帷幕。上市23年的格力电器,通过这次高瓴资本的收购,从国资控股变成了无实际控制人,国有资本放弃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格力电器形成了全新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和利益格局。本文对格力混改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混改前后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变化,按时间线介绍了格力电器混改的历程,格力电器进入“无实控人”时代。格力电器的混改也标志着我国国企改革进入3.0阶段,为更多优秀国企改革树立了标杆。

【关键词】格力混改 格力电器 国企改革 无实控人

珠海市政府在2019年12月下发了一份文件——《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方案计划将珠海市下属国企数量由16家减少为12家,同时计划格力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以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数字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进行投资布局,发挥国有资本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上的引领带动作用。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格力混改落下帷幕,成为十九大以来国资改革探索的样板。

一、行业背景

2018年3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开展“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在2018年-2020年期间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要求全面落实“1+N”系列文件要求,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打造一批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形成全面铺开的国企改革崭新局面和良好态势。各级国资委从“管人管事管资产”逐步转变成“管资本”,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结构。随着“双百行动”的推进,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优秀国有企业加入格力混改的改革模式道路。

二、企业介绍

(一)企业基本情况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成立,成立初期主要经营家用空调的组装生产,1996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发展至今已成为多元化的工业集团,产业覆盖空调、高端装备、生活品类、通信设备等领域,现有员工9万名,其中包括12000多名科研人员和近3万名技术工人。公司建有14个生产基地、5个再生资源基地,覆盖了从上游生产到下游回收的全产业链,实现了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公司坚持创新驱动,自有研究院研究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社2019年发布的数据,格力电器以20.6%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列家用空调领域榜首。

(二)混改前的股权结构

格力电器在混改前的最大股东是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占股18.22%;占股14.88%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代表格力电器有14.88%的H股;排行第4、第5的股东也都是国有资本。大股东格力集团为珠海市国资委100%控股的企业集团,因此格力电器在混改前實际为国有控股,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格力电器混改模式简析

(一)格力电器混改历程

2019年4月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股份。如果转让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2019年8月13日,格力电器正式发布公告,转让其持有的15%的格力电器股份,转让价格不低于45.67元/股。

2019年9月3日,根据《公开征集受让方公告》披露的方案,参与本次公开征集的两家意向受让方为珠海明骏、以及格物厚德股权投资(珠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 GENESISFINANCIAL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组成的联合体。两家意向受让方背后,前者为高瓴资本相关方,后者为厚朴资本相关方。

2019年10月28日,经评审委员会对综合评审,确定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最终受让方。

2019年11月11日,因股份转让协议的内容尚有未尽事宜,股份转让协议的计划签约日期延后。

2019年12月13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出具红头文件,批准高瓴资本收购格力电器。高瓴资本从珠海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格力集团手里,收购近10亿股格力电器股份,每股46.17元,合计417亿元。

上市23年的格力电器,通过一场酝酿多时的混改,从国资控股变成了无实际控制人,形成了全新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和利益格局。

(二)“无实控人”模式开启

此次高瓴资本收购格力电器的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除深港通(陆股通)外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珠海明骏(持股15%)、京海担保(持股8.91%)、格力集团(持股3.22%),股权结构比较分散。而据公告资料显示,珠海明骏相关方与格力电器管理层已达成一致,各方均不谋求格力电器的实际控制权。由此,格力电器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无实控人”时代开启,管理层将拥有最大的经营自主权,现代化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型初步形成。

“无实控人”意味着公司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受到更大的考验,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将在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各司其职,公司的决策将更加符合和体现全体股东的利益。据了解,此次交易完成后,格力将对管理层及骨干员工进行不超过上市公司4%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这将使得管理层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更加主动为公司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三)国企混改3.0时代

格力电器的此次混改也标志着我国国企混改步入3.0阶段。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始于2013年,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1.0阶段,以《公司法》的颁布为标志,混改对象仅限于央企子公司,突出特点是“退国进非”,但国有资本仍占总资本的50%以上,保有绝对控股地位。2.0阶段,混改对象扩展到上市公司,以联通混改为主要代表,国有股权降到50%以下,国有股东董事会席位也减至半数以下,但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仍然是国资。而此次格力电器的混改,国有资本不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标志着国企混改3.0阶段的到来。

珠海市国资委减持格力电器,也是推动国企混改由管企业到“管资本”转变的关键举措。从实质上来说,格力混改模式就是国有资本在确保自身权益的前提下,放弃企业的绝对控制权,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来推动企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格力混改模式对于优质地方国企的改革有标杆性的借鉴作用,将更有利于国资资源的配置,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万桂龙.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风险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20(12):74-75.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格力电器
怎么看待美的集团业绩预告
董事会换届难产的格力电器为何分红大幅缩水
格力电器未来十年内在价值大探
白电行业: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白电行业: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浅谈国企改革中如何做好人才开发管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格力电器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