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季节和胎次对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2020-12-09邱益彬庄站伟周身娉郑恩琴吴珍芳杨杰杨明徐铮
邱益彬,庄站伟,周身娉,郑恩琴,吴珍芳,杨杰,杨明,徐铮*
(1.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2;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母猪的繁殖性状一般包括初生重、活仔数、总产仔数、出生窝重和断奶重等性状[1]。然而,研究表明,母猪的繁殖性状普遍具有遗传力低的特点,因此用常规的选育方法(如表型选择)很难快速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2]。猪的繁殖性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3],如配种季节、出生季节、出生胎次和母猪品种等。Bloemhof等[4]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众多影响繁殖性状的因素中,季节、胎次、品种、营养和哺乳时间等对繁殖性状的影响效应较大。国内围绕以季节、胎次和品种对母猪产仔数、出生窝重和断奶重等影响的研究报道居多,而季节、胎次和品种对初生重的影响分析则鲜有报道。在实际生产中,仔猪初生重对仔猪后续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影响。周身娉等[5]在研究仔猪初生重对育肥期生长性状及采食性状的影响时发现,低初生重猪生长速度更慢,日增重更低。初生重在1.06~1.45 kg的仔猪,日增重和每阶段的日增重都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初生重在1.46~1.85 kg和1.86 kg及以上的仔猪[6]。此外,也有研究表明,仔猪初生重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各日龄的体重,甚至可能会波及其宰后胴体等级[7]。杜洛克猪具有饲料报酬高、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和瘦肉率高等特点,常作为终端父本,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8]。然而,杜洛克种猪的繁殖性能相对较差。因此,研究环境因素对杜洛克仔猪初生重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不同群体的杜洛克纯种仔猪,收集了2015至2017年出生的3 992头纯种美系杜洛克以及3 945头纯种加系杜洛克的初生重、出生季节和胎次等相关数据。分析出生季节和胎次对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帮助养猪生产者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对仔猪初生重有更精准的预期,从而确保不间断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5至2017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和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
1.1 试验动物
所用的试验动物分别饲养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广东省清远一区种猪场和清远江英原种场,以及云浮市新兴沙湖原种场。本研究选取了有详细表型记录数据的美系杜洛克种猪3 992头(清远场)和加系杜洛克种猪3 945头(沙湖场)。温氏集团下属种猪场均采用统一标准的饲养和管理标准,母猪饲养在半开放式猪舍内,舍内通风良好。所有母猪接受一致的饲喂条件,尽可能在实验中排除非试验因素的干扰。仔猪出生时均接受正常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1.2 统计指标
试验数据记录了2015至2017年上述种猪场出生的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猪的品种品系、出生日期、出生季节、性别、出生胎次和初生重,对出生季节、胎次和初生重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季节划分为春季3至5月,夏季6至8月,秋季9至11月,冬季12月至次年2月。
1.3 统计分析
使用R语言软件(Version 3.5.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定平均数±3倍标准差作为正常值范围。使用R语言中的ANOVA函数对不同出生胎次和出生季节的美系、加系杜洛克繁殖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组间方差分析,数据结果用平均数±标准误表示。其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使用R语言中的lm函数分别对美系、加系杜洛克仔猪的初生重与胎次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季节对杜洛克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出生季节对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见表1。清远市和云浮市的四季温度变化见图1。结合表1与图1可知,出生季节对美系(P=0.006 39)和加系杜洛克(P=0.003 13)纯种仔猪初生重都具有显著影响。在美系杜洛克猪中,春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最高(1.751 kg),夏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最低(1.704 kg)。且春季组仔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夏季组仔猪初生重(P<0.05),但春秋冬季之间、夏秋冬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在加系杜洛克猪中,春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却最低(1.752 kg),夏季初生重最高(1.800 kg)。春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显著低于夏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P<0.05),但春、秋、冬季之间、夏、秋、冬季之间同样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季节对美系、加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图1 清远市和云浮市四季气温变化图
2.2 胎次对杜洛克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出生胎次对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见表2。出生胎次对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显著(P=2×10-16)。在美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中,从第1胎至第7胎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随着胎次增加,初生重先增后减。第3胎初生重最高(1.766 kg),而第1胎最低(1.648 kg),显著低于第2~6胎(P<0.05)。虽然第7胎与第2~6胎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第6胎至第7胎,仔猪初生重的下降幅度加大。
表2 胎次对美系、加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在加系杜洛克初生重中,从第1胎至第7胎变化规律不明显。第1胎最低(1.659 kg),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第2~7胎,第7胎仔猪初生重反而最高(1.856 kg)。第2~6胎之间仔猪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
2.3 同一胎次不同品系间仔猪初生重的比较分析
根据同一胎次下,不同品系间仔猪初生重的平均值与标准误作出折线图(图2),观察初生重与胎次的大致线性分布,再分别对美系和加系仔猪的初生重与胎次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美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对胎次的回归方程为:
y=1.59+0.083 6x-0.009 81x2,R2=0.86;
加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对胎次的回归方程为:
y=1.65+0.056 0x-0.004 38x2,R2=0.62。
式中y为初生重(kg),x为胎次,R2为相关指数。
加系与美系杜洛克的线性回归拟合曲线见图3。在同一胎次情况下,美系杜洛克仔猪的初生重均比加系杜洛克仔猪低。美系、加系杜洛克仔猪第1胎的初生重均为最低,在1.65 kg左右。从第1胎到第2胎,仔猪初生重大幅度上升。处在中间段的胎次时,美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在1.74~1.76 kg,加系则在1.79~1.82 kg。在第6和第7胎,美系仔猪初生重呈下降趋势,而加系呈上升趋势。结合图2和图3可知,美系与加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随胎次的增加,其变化趋势大致呈现为先升后降,其中美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拟合曲线的拟合度高达0.86,表明其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程度。
图2 同一胎次下不同品系间仔猪初生重比较分析
图3 美系、加系杜洛克初生重散点图以及回归线
3 讨论
3.1 季节对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季节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气候因素,主要通过光周期、气温和湿度等因素对母猪造成影响[9-11]。本研究的试验动物饲养于广东省,而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降水量多分布在4~9月份,总体较为湿润[12]。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湿热天气,一方面可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造成影响,导致公猪精子质量下降,从而对仔猪初生重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3 ℃[13],夏季最高温度可达将近35 ℃,因此,湿热天气可能引发母猪的热应激,采食量下降,母猪营养供给不足,最终导致胎儿初生重的下降。
本研究发现,美系杜洛克仔猪在春季初生重最大,夏季初生重最低。国内有许多研究也报道春季分娩的母猪有着更优的繁殖性能,而在夏季产仔不是最优选择。陈绍孟等[14]对1 680头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猪场母猪采用在冬季配种春季产仔的模式最佳,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相对较小;杨云等[1]对1 101窝次的繁殖母猪的部分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仔猪初生重方面,春冬季节的性能表现优于夏季。吴先华等[15]对广西某猪场杜洛克、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表明,春季配种夏季产仔,母猪的产仔性能差。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春季配种的母猪虽然在生活温度湿度上具有优势,但是其妊娠后期的整个阶段将处在夏季,又由于清远市和云浮市两地所呈现的夏季高温,其炙热环境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较大,因此是夏季不适合产仔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显示,加系杜洛克在数据上表现的与以上所得结论略有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在夏季出生的杜洛克仔猪统计量偏少,造成数据统计平均值偏高。另一方面,本研究分析的加系杜洛克种母猪场采用半开放式猪舍的养殖模式,温湿状况、光照周期为自然调控加人工调控。肖正中等[16]对华南地区开放式猪舍的冬季保温防寒效果进行测定发现,华南地区开放式猪舍冬季温度普遍达不到猪体的最适温度。加系杜洛克场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属于华南地区,通过分析该场仔猪初生重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春季其加系仔猪初生重偏低,而夏季偏高。推测可能是该场在冬季保温工作上有所欠缺,夏季降温方面则做得较好。在冬季配种,春季产仔的怀孕加系母猪受到低温的影响,初生重偏低。而春季配种,夏季产仔的加系母猪,则由于该场有效的降温效果,产出较大初生重的仔猪。这也提示育种工作者,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去控制猪舍的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能够将出生季节对仔猪初生重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
3.2 胎次对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不同胎次仔猪初生重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分娩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造成的影响。潘国华等[17]对40窝监利母猪繁殖性能的分析研究表明,第2~4胎母猪产仔性能和仔猪个体重较好。郑继昌等[18]对丹系长白、大白和美系杜洛克在热带地区不同胎次繁殖性能研究中发现,第1~5胎母猪的产仔性能逐渐上升,第7胎开始下降。而杨云等[1]在第1~5胎仔猪初生重方面的统计分析中发现,第1~5胎之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第2胎的仔猪初生重最高,第4胎最低,这可能是其所研究胎次和研究对象较少所致。Mungate等[19]在研究影响津巴布韦商业生猪生产的一些非遗传因素中发现,仔猪的初生重在第2胎最大,第3~7胎逐渐下降,第8~10胎初生重最小。Knecht等[20]研究发现,在第1~5胎中,第3胎初生重最大。因此,在母猪生产过程中,处在中间胎次的仔猪,一般拥有较高的初生重[21-24]。
通过这些研究不难发现,由于各个研究的品种、数量和胎次数目不同,造成了一些结果上的差异。但还是能够观察出,仔猪初生重的最大值通常出现在靠近中间段的胎次(如图3中两种品系的初生重线性拟合曲线)。第1胎则普遍最低。在本研究中,美系及加系杜洛克仔猪在第1胎的初生重都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潘国华等[17]的结果较为一致。潘国华等[17]研究表明,初产母猪的激素分泌不足,生殖机能尚未成熟。母猪所摄入的营养,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需要,剩下的部分才用于胎儿的生长需要,这就导致了低初生重胎儿的产生。另外,子宫的容量也往往会限制仔猪的初生重[19]。一般来说,随着胎次增加,母猪机体适应能力变强,体况趋于成熟,繁殖能力随之增强,在中间段胎次繁殖性能达到最高。在本研究中,美系杜洛克在第2~6胎中仔猪初生重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后,随着胎次再次增加,母猪的生殖器官老化,激素水平下降,其繁殖性能逐渐下降[25]。Mungate等[19]则认为老母猪经历生理衰退,可能无法有效利用饲料来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本研究在加系仔猪初生重的相关数据上发现,除了第1胎初生重符合一般规律外,第2~6胎之间均差异不显著,但其初生重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而第7胎初生重却显著高于第6胎。分析原因,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在实际生产中,随着胎次的增加,产仔数的减少,低生产力的老母猪逐渐被淘汰,而剩下生产成绩较好的母猪被保留,造成在统计时在第7胎上出现令人意外的好成绩。另一方面,随着胎次增加,老龄母猪排卵数减少,产仔数下降,仔猪均匀度越来越差,造成仔猪初生重存在差异,变异系数变大[26]。当然,也可能是第7胎的数据较少导致,在郑继昌等[18]的研究中也出现杜洛克组第8胎仔猪初生重显著高于第7胎。
综上所述,在实际生产中,养猪生产者应注意调整杜洛克母猪的年龄结构,在本研究中,第2~6胎所产仔猪,在初生重上最为稳定,且保持在较高水平。第7胎后的母猪,则可根据具体生产情况逐步剔除,以保证猪场的高效生产。
3.3 品系对杜洛克仔猪初生重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品系对杜洛克仔猪的初生重也有较大影响,这可能与美系、加系两种品系的选育特点、选育目标和生产性能等有关。甚至,不同的育种公司由于选育策略的不同,同种品系间也会存在差异。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经过世界各地的本土化选育以后形成了新的品系,如加系、丹系和台系等。而这些新的品系则展现出了新的特点。陈方琴[27]于2004年将从加拿大引进的314头加系猪与其公司的英系、丹系和美系猪进行繁殖性状的比较分析发现,加系猪具有高繁殖力、泌乳力和性成熟早等特点;杨守深等[28]对47头加系母猪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发现,加系猪属于高饲料报酬的猪种。在本研究中,通过比较第1胎至第7胎发现,加系杜洛克仔猪在初生重上比美系杜洛克更高,说明加系杜洛克母猪在仔猪初生重上所表现的繁殖性能比美系更优秀。
仔猪初生重与妊娠母猪的采食量和营养有着紧密的联系。杨守深等[28]的研究结果表明,加系杜洛克母猪的平均日增重在0.99 kg,料重比在2.34。通过对比马小军等[29]的测定结果(美系杜洛克日增重在0.846 kg,料重比在2.30),以及潘晚平[30]的测定结果(美系杜洛克日增重在0.893 kg,料重比在2.45),得出加系杜洛克母猪的平均日增重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可以看出,加系母猪在营养摄入方面比美系要好,在妊娠期间可以给胎儿的发育提供更多的营养。
4 结论
出生季节和胎次对美系、加系杜洛克纯种仔猪初生重均有显著影响。美系、加系杜洛克仔猪在第2~6胎的初生重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稳定性好,美系杜洛克仔猪在第3胎初生重最大。品系也是影响仔猪初生重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相同胎次下,加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比美系大。春季分娩的美系杜洛克仔猪在初生重上的表现优于其他三季,但美系、加系杜洛克仔猪初生重在春秋冬季,夏秋冬季上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