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演练法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09王美杰
王美杰
(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甘肃 白银 730913)
急诊科因为其工作的环境特殊,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急救应急能力,在抢救的每一个环节上需要做到准确、及时、有效、迅速[1]。如何帮助低年资护士迅速地进入角色,增强其急救的综合能力,是培训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本研究对情景模拟演练法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急诊科的20名低年资护士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的20名低年资护士为观察组。观察组,年龄20~24岁,平均(21.37±1.46)岁。对照组,年龄20~24岁,平均(21.54±1.39)岁。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急诊科传统护士培训方法,将对照组患者分为3组,对于每一组护士均安排给予一位指导老师,主要参与急诊抢救培训和护理,同时,急诊科护士长和专职导师按照急诊科理论培训安排课程进行讲课、讨论病例以及急救技能培训。
观察组:进行情景模拟演练法,时间为6个月,每月3个案例,将20名护士分为4组,每组5名。主要选取急诊科常见疾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严重创伤、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中毒等,针对以上7个疾病主要进行培训和理论讲解,内容如下,心肺复苏的操作和理论、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洗胃和包扎等,以上操作和理论讲解由急诊科培训老师进行,再逐个指导护士练习,每星期进行培训考核。情景模拟演练的具体方法:由模拟人或者学员扮演患者,主治医师或者护士长扮演医生,低年资护士可以自由组合。A护士(头位)呼吸道培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以及对疾病的严重程度作出预估,记录实施医师医嘱;B护士(左侧):检验相关,主要负责患者在急诊科的化验以及医师医嘱的执行;;C护士(右侧):监测生命体征、急救复苏等实施。所有护士在培训期间,应该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式护理和抢救,同时应该具备有独立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应急能力,如,当医院突然停电、仪器突然不能使用等等。以上模拟训练结束后,由培训老师以及急诊科护士长对护士施救和护理过程进行评分,并且告知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拟训练时所有护士应该注意抢救过程中站立位置,分工、各项操作的规范化以及抢救医嘱的执行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理论成绩和医护配合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为(94.58±13.42)分、理论成绩为(96.17±13.89)分、医护配合满意度为100.00%(20/20);对照组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为(82.39±11.75)分、理论成绩为(85.14±12.25)分、医护配合满意度为75.00%(15/20);观察组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理论成绩和医护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急诊科患者往往病情比较危重,且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因此,患者极易出现烦躁、害怕和焦虑等心理[2]。这就需要急诊的护理人员具备比较专业的应急能力,以便迅速地识别患者病情,及时作出急救应对措施[3]。现在,年轻的低年资护士(工作≤5年)已经成为急诊队伍的主力军,但由于其临床经验尚不足,工作时间比较短,沟通技巧缺乏,急救技术不熟练,容易造成各种的矛盾[4]。目前,我院急诊科的护士不断表现出低龄化特点,在全科的护理人员中,低年资护士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不但缺乏临床经验,还缺乏应急的能力,会引起护理隐患问题。因此,必须需要针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方面的培训,增强其应急工作的水平。情景模拟演练可以把多项演练和操作以不同形式串联至整个抢救过程中,重点培训医护人员的配合以及操作项目的衔接,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和反复的演练,使护士能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抢救的全过程,还能增强低年资护士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5]。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急救技能考核成绩、理论成绩和医护配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急诊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使用情景模拟演练法能够明显提高其急救技能考核成绩、理论成绩和医护配合满意度。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演练法在急诊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