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CD-1、LYSC在干眼症病人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表达及意义

2020-12-09旭,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泪膜泪液结膜

陈 旭,申 颖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视眼激光治疗中心)

干眼症(dry eye syndrome,DES)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由于任何原因造成眼泪质量、动力学异常改变,最终导致泪膜不稳定、眼表损害,临床上DES病人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易疲劳、有灼烧感或异物感、瘙痒、畏光、眼红、视疲劳等[1]。中国DES患病率约为21%~30%,经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发现,DES发病病人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病人多于男性病人,老年病人多于青年病人。DES发病原因众多,临床表现各异,发病机制较为复杂[2]。硬脂酰辅酶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是一种限速酶,其反应的主要产物油酸是人脂肪组织三酰基甘油的主要脂肪酸,与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有关[3]。有学者研究发现,SCD-1敲除后小鼠表现出睑板腺异常[4]。溶菌酶C(lysozyme C,LYSC)是所有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多种溶菌酶之一,是细胞中的关键免疫蛋白,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较强的抑菌活性[5,6]。Piera等[7]研究表明DES病人泪液中LYS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关于SCD-1、LYSC与DES的相关研究在国内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测定SCD-1、LYSC在DES病人的结膜上皮细胞以及所分泌泪液中的表达水平,以探究其在DES病人结膜上皮细胞以及泪液中的表达关系及其特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DES病人55例为DES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34例,年龄13~60岁,平均年龄38.52±7.36岁;同时选取于我院进行体检且眼科检查无异常的非妊娠健康人群50例作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8.26±7.10岁。DES病人纳入标准均符合《干眼症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诊断标准[8]。排除标准[9]:(1)近期眼部有炎症反应症状;(2)眼部曾做过手术或有眼角膜移植史;(3)近期一周使用过滴眼液;(4)合并免疫系统疾病。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与检测 对照组在首次入院检查时采集样本,DES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样本。结膜上皮细胞采集:用干净刀片轻刮研究对象上睑结膜,放入冻存管中,置于-20℃冷冻冰箱保存,待测。泪液样本采集:将0.9%生理盐水注射液60μL滴入研究对象结膜囊内,让泪液与生理盐水混合充分后,分别收集左、右眼所分泌的泪液并置于离心管中,混匀后放入-20℃冷冻冰箱保存待测。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CD-1水平 利用qRT-PCR技术检测SCD-1水平。用Trizol试剂盒(货号:RP2401,北京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取总RN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8000,上海精密仪表)检测RNA纯度。反转录试剂盒(货号:KL266,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扩增试剂盒(货号:ZY-14806,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步骤执行,以GAPDH为内参基因。实验循环参数:提前预热至95℃,预变性30min;取出并降温至90℃,变性5s;迅速降温至58℃,退火20s;使温度保持在60℃,延伸45s,共40个循环。引物序列由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SCD-1上游引物:5’-AGATACACTCTGGTGCTCAACGC-3’,下游引物:5’-CAGGATGTTCTCCCGAGATTGA-3’;GAPDH上游引物:5’-GACTCCGCTAACATCAAATG-3’,下游引物:5’-GAGGGAGTTGTCATATTTCTC-3’。用2-Ct法计算SCD-1相对表达量。

1.2.3 微量快速比浊法测定LYSC含量 利用微量快速比浊法测定LYSC含量[10]。LYSC测试盒、染色菌液制备、LYSC标准液制备及标准曲线绘制,均按照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LYSC测试盒(JN1255-BRE)购自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标准溶菌酶干粉(LM100406-10)购自上海联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标仪(RT-6000)购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临床指标检测

(1)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测:在所有研究对象下睑结膜囊内涂抹20 g/L的荧光素钠溶液1μL,嘱受试者闭眼使荧光素钠溶液均匀的涂抹于角膜表层,通过裂隙灯在钴蓝光照射下仔细观察角膜,嘱观察对象瞬目后保持不动,观察在泪膜上产生的首个破裂点计为泪膜破裂时间。破膜时间<10 s则呈阳性结果,重复实验3次取其平均值;(2)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轻拨开受试者下眼睑,避免刺激其流泪,嘱受试者眼球上翻保持不动,在下眼睑中外1/3结膜囊内轻放入泪液分泌试纸,闭眼5 min后读取试纸湿润长度,结果以长度不足5 mm为干眼;(3)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在研究对象的结膜囊内滴入20 g/L的荧光素钠溶液1μL,用0.9%生理盐水冲洗后,通过裂隙灯在钴蓝光照射下仔细观察角膜,以瞳孔中心为中点,将角膜划分为4个象限,根据染色情况对角膜破损程度进行评分(无染色记0分,离散点状染色记1分,密集点状染色记2分,片状染色记3分),共计0~12分。给予已确诊的DES病人0.1%玻璃酸钠滴眼液(德国URSAPHARM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150)1滴/次,5~6次/天,2周后复查。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将DES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在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所含SCD-1、LYSC的水平进行比较

DES组病人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所含SCD-1、LYSC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DES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在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SCD-1、LYSC水平比较(x±s,n)Tab.1 Comparison of SCD-1 and LYSC levels in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cells and tears between de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before treatment)(x±s,n)

2.2 对DES组病人治疗前后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SCD-1、LYSC水平比较

DES组病人经治疗后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SCD-1、LYS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DES组病人治疗前后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SCD-1、LYSC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SCD-1 and LYSC levels in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cells and tea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DES group()

表2 DES组病人治疗前后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SCD-1、LYSC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SCD-1 and LYSC levels in conjunctival epithelial cells and tea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DES group()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n 泪液LYSC(mg/mL)1.08±0.24 1.59±0.32 9.456 0.000 55 50 SCD-1 0.84±0.13 0.91±0.18 0.338 0.021 F P--结膜上皮细胞SCD-1 0.81±0.11 0.87±0.14 2.499 0.014 LYSC(mg/mL)8.15±1.24 10.26±1.48 8.104 0.000

2.2 DES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DES组病人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UT延长,SIT值增加,CF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DES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Tab.3 Changes of clinical indexes in DES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DES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Tab.3 Changes of clinical indexes in DES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n 55 55 t P--BUT(s)5.10±1.26 8.57±3.42 7.061 0.000 SIT(mm)4.68±1.22 5.24±1.49 2.157 0.033 CFS评分3.86±1.05 3.46±1.02 2.026 0.045

2.3 DES组病人SCD-1、LYSC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DES组病人结膜上皮组织、泪液中所含SCD-1、LYSC的水平与BUT、SIT均呈正相关(P<0.05),与CF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见表4)。

表4 DES组病人结膜上皮组织中SCD-1、LYSC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Tab.4 Correlation between SCD-1、LYSC levels in conjunctival epithelium and clinical indexes in DES group

3 讨论

DES可引起病人眼睛红肿、充血,严重时会造成角结膜病变,影响视力。目前研究认为,DES核心机制是由泪液高渗透压和泪膜不稳定引起的[11]。泪液量减少是泪液渗透压增高的主要原因[12],由于炎性介质破坏泪腺组织及潜在可逆的流动性神经分泌被阻断,导致泪液量减少[13]。炎症因子进入泪液,引起眼睑上皮细胞损坏,导致泪膜不稳定,促使泪液渗透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SCD-1是一种含铁的同素酶,可催化饱和脂肪酸向单不饱和脂肪酸转化,在脂肪酸合成和代谢中起关键作用[14]。Tan等[15]研究发现,miR-199a-3p可能促进脂肪细胞增殖,通过下调SCD和改变脂质形成过程中的脂肪酸组成来抑制脂肪细胞分化。SCD-1也是癌症的潜在药物靶标[16],在癌细胞中,SCD-1的活性上调利于癌细胞增殖。Angelucci等[17]研究发现,在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肿瘤细胞中,膜流动性调节SCD-1表达上调,确立其在肿瘤细胞固有运动和驱动肿瘤细胞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泪液主要由脂质、蛋白质、无机盐和粘液组成[18]。泪液蛋白在保护眼部表面免受外部伤害方面起重要作用[19],还能调节眼部伤口愈合,有助于维持泪液膜的稳定[20]。Inaba等[4]通过对SCD-1缺陷型(SCD-1 KO)小鼠泪液和眼组织的分析研究发现,SCD-1 KO小鼠泪腺脂质代谢基因表达降低,并且缺乏SCD-1会引起与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相关的泪液量和粘蛋白水平代偿性增加,为治疗干眼症提供新策略。眼泪的产生与人类代谢综合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21,22]。本研究结果显示,DES病人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SCD-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SCD-1水平高于治疗前,提示SCD-1可能与泪液中的脂质含量存在某种关系,参与DES作用。

溶菌酶(LYS)是一种碱性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各个组织及分泌物中[23]。在目前已知的6种LYS类型中,LYSC是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类型[24]。LYSC是由主泪腺腺泡分泌的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等特性的多功能链多肽[25]。陈彦等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病人LYS、表皮生长因子(EGF)和乳铁蛋白(LF)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经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后,病人泪液中LYS、EGF和LF水平均显著升高。有学者报道,LYS主要由嗜中性粒细胞分泌,当眼结膜受到炎症因子作用时,嗜中性粒细胞活性增加,刺激LYS分泌,使其水平升高,可作为指示机体防御功能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DES病人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LYS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LYSC水平高于治疗前,提示LYSC水平变化与DES的发生,发展有关。

本研究对DES病人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UT延长,SIT值增加,CFS评分降低。泪液中的蛋白质不仅起消毒杀菌作用,还提供脂质载体,稳定泪膜形态,保护滋养角膜及角膜上皮细胞。推测DES病人可能经长期炎症因子或者免疫因子侵蚀,眼表皮的免疫微环境稳态被破坏,临床症状加重,可以通过滴注人工泪液的方式减缓DES病症。利用Pearson分析DES患者结膜上皮组织及泪液中SCD-1、LYSC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结膜上皮组织及泪液中SCD-1、LYSC水平SCD-1、LYSC水平与BUT、SIT均呈正相关,与CFS评分均呈负相关,提示SCD-1、LYSC可作为评价DES病人病情好坏的指标。

4 结论

本研究发现,DES病人结膜上皮细胞和泪液中SCD-1、LYS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后,SCD-1、LYS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UT延长,SIT值增加,CFS评分降低,提示SCD-1、LYSC水平变化可能与泪液中的脂质存在某种关系,参与DES症状的发生、发展,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泪膜泪液结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泪膜破裂形态的临床研究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被“夸张”的眼病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吃口香糖,切洋葱时就不会流泪?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泪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