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运用分析
2020-12-09马甜
马 甜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察院,甘肃 兰州 730046)
我们生活在大地上,由于地壳运动、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各种灾害被统称为地质灾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质灾害并不罕见,对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巨大的威胁。地质灾害的出现不仅仅会导致生存环境和财产方面遭受损失,更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产生威胁。因此想要进行长久的安全发展,就必须对地质灾害进行一定的治理。在我国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水工环地质对于地质灾害的治理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事实证明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的之力过程中的确能够贡献相应的作用。因此应当对于水工环地质进行相应的重视,从而增大其在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1 常见的地质灾害以及其特点
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其实一直都在进行。想要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做到最好,那么就需要对于常见的地质灾害种类进行充分的掌握,同时也要掌握各种地质灾害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其特点。拥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后,能够很好的帮助后续工作得到良好的进行。经过多年的探索后发现,主要有一下几种地质灾害[1]。
(1)地震。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陆板块发生运动,在大范围的地壳运动中将力量爆发出来。这种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突发性都很高,在2012年四川就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举国默哀。地震一旦发生,对于灾害地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场大地震的发生可以将一座城市变成废墟。虽然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对于地震的预警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人们依旧还是不能做到对地震进行精准预测[2]。
(2)地面崩塌、滑坡、泥石流。这种地质灾害的发生相比较于地震,发生的突然性有所降低。在发生地面崩塌、滑坡、泥石流之前,地面首先会出现显著地质结构变动。同时发生灾害的地区也会出现相应的作用力变动。通过对于以往的这类地质灾害记录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这种灾害的发生原因大部分都与人类的活动有着直接关系。滥砍滥伐会发导致泥石流、滑坡的发生,而豆腐渣工程、不正规建造会导致地面崩塌的发生。
(3)地面塌陷。这类地址灾害的发生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质量不过关或者建设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3]。人类建造的不合理工程会对地面以及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在长时间工程结构的作用力下就会发展成为地面塌陷。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这种地面塌陷显著出现于矿产资源开采、道路建设、地铁建设中。因此对于这些工程,需要进行良好且严谨的建设,比如地铁,在混凝土的选择上需要十分严谨。这种情况在北方较为少见,多见于南方的多雨地带,潮湿松软的土壤会加剧这种情况的发展。
(4)地裂缝。这种地质灾害带给人们的并不是突发性的毁害,而是一种长期慢性的地质变化。通过调查发展,这种情况大多数出现于对地下水不合理开采的地区。地下水虽然不是土壤,但依旧属于地质结构中的一部分,一旦地下水开采不合理,就会导致地质结构发生改变。该片区域并不会直接塌陷,而是会发生缓慢的下沉,进而形成地裂缝。这种地裂缝的存在对于城市中的楼房和农村中的瓦房都是非常巨大的威胁。
2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了一些地质灾害。针对于这些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了能够有效的帮助我国实现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工环地质就成为了必要的手段。在我国过去的地质灾害防治中,水工环地质也不负众望的做出了相应的重大贡献。而对于不同的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那么对于不同的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的应用策略如下:
(1)水工环地质针对于地震的作用。地震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巨大的作用力,通过这种作用力会导致地面上的建筑物会出现损坏或坍塌。在地震结束后,还会出现由于地震而形成的生态变化。这种生态变化由于过于急促,会导致出现火灾或洪水的可能性升高。而在地震防治过程中,水工环地质的应用也就是需要对于这些灾害类型进行掌握,在实际防治中切实掌握好发生灾害的具体类型。使用水工环地质能够有效的掌握好灾害的预兆,并对这些细微的信号进行精确的分析。经过以上的过程,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获取到地震发生之前的征兆,这样也就能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损失。而水工环地质还能获取到一些宏观信号,这种信号是指一些较为反常的大现象,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是指:动物集群迁徙等等。无论是微观信号还是宏观信号,经过水工环地质的处理后,能够有效的进行分析,这就是水工环地质的价值所在。而在地震发生前夕,还可能会出现磁场和重力的改变,只是由于之前的科技水平和观测手段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也就导致了对于这些发生地震的征兆不容易被观察到。使用水工环地质,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察觉到地震之前的各种征兆。
(2)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这种地质灾害作为一种较为严重也较为常见的现象,我国对于这几种地质灾害非常重视。在地震结束后,这几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更大。而在对于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的防治过程中,需要进行前期的预防。如果能够进行良好的前期预防,就能够极大的降低这些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例如针对于泥石流与滑坡,就需要在森林砍伐时进行重视,杜绝滥砍滥伐。树木在能够有效的防治过量水土流失的发生,因此,在对森林进行砍伐结束后,应当及时进行树木栽培。而水工环地质在落实的过程中,能够对于森林砍伐过度的区域进行及时预警,对于水土流失的情况也能进行相应的计算。对于地质情况的改变,需要大范围的进行铺设仪器进行相应的预警,在地质情况发生改变后,就可以做到及时预警。在获得了相应的土壤数据后,应该对于地质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通过水工环地质能够有效的计算出灾害发生几率。提前做出评估后,能够有效的帮助有关部门进行各项灾害的应急预案制定。
(3)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塌陷中的应用。和地面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一样,对于地面塌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应用与治理。使用水工环地质能够有效的帮助技术人员对于地面塌陷情况进行分析。经过了提前的分析后,相关人员能够有效的进行及时治理,同时还能够对于一些预见点进行提前了解。对于地面塌陷来说,这种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岩溶地区,这是由于这种地区的土壤以及岩石较为松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于岩溶地带进行水工环地质情况的加强查看,首先需要了解该块地区的土壤情况。在了解了这片地区的地质情况后,能够有效的帮助相关人员计算出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对于一些岩溶地区,要加强对于地质情况以及相应的地质结构变化进行了解,对于各层面都要进行仔细的查看与测量。长此以往进行坚持,才能有效的提高对于地面塌陷的预警作用。
(4)水工环地质在地裂缝治理中的应用。在地裂缝治理过程中,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帮助相关人员对于地裂缝治理进行深一步的检查。在以往的地裂缝灾害背后,往往都是由于对于地下水的开采控制不良。因此不仅仅需要要求人们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还应该让人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对于地下水的开采进行控制。一旦对于地下水进行过度开采,就会导致这片地区的稳定性下降。而使用水工环地质后,能够对于这片地区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从地下水资源的情况来对地裂缝的情况进行了解。防止出现地裂缝,进而导致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造成危害。
3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的应用
(1)GPS技术。在当前我国的地质勘探过程中,GPS这项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中得到良好的使用,这种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将原本的地面勘探技术得到更好的创新优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GPS技术最少需要三颗卫星,越多的卫星参与,就能越发保证地质勘探的精准性。在水工环地质的技术勘探过程中,GPS系统能够有效的帮助水工环地质实现精准性。
(2)地质雷达技术。GPS技术能够达到远距离全面查看,而对于一些短距离的勘测,地质雷达能够有效的帮助进行测量。在短距离中,地质雷达技术能够有效的保证测量的精准度,进而也能有效的帮助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地质雷达一项技术的使用,不仅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水工环地质技术实现地址情况的勘探,更为重要的是,这项技术是可以进行自动化探测的。不仅仅能够有效的保证对于地质情况探查的准确性,更能极大程度的降低地质人员的工作困难。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更为繁琐的工作参与,通过这种工作的进行,获取的相关信息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获取的数据准确性。
(3)瞬变电磁法。在水工环地质的勘察过程中,瞬变电磁法也得到了相应的使用,这种技术的主要方向是通过电磁设备来讲脉冲电磁波向地下进行发射,再对二次涡流场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就了解了地下的地质情况。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明显的将地质情况中的隐患以及问题得到明显的显示,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那就是地下电磁场有时会对电磁情况进行影响,出现眼圈效应。
4 结束语
综合上文可以得知,在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种类的地质灾害。这其中包括:地震、地面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等。以上的地质灾害都属于常见的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的介入能够有效的帮助有关部门对于地质灾害进行相应的预警与防治。通过对于各种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再通过水工环地质知识进行分析,就能有效的提高对于地质灾害的治理水平。